然后,法布尔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凸透镜,让这位青年用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到纸上的某一点,很快这张纸就燃烧了起来。
这时,法布尔对这位有些迷惘的青年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试试看,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这位青年恍然大悟,由此受到很大的启发。
伊格诺蒂乌斯·劳拉说:“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容易成功得多。”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诸多领域内都付出努力,难免会分散精力,阻碍进步,最终一无所成。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能省的都省
节省的每一分钱都是地地道道的纯利润。假如纯利润是10%的话,你节省一元钱,就相当于多挣了10元。
美航(美国航空公司)是美国最大也是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美航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执行长官罗伯·柯南道尔及其管理团队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其中包括开发出产业中的最佳信息系统、有效的行销策略(例如经常搭机旅客里程优惠方案)、高品质的顾客服务,以及追求将成本降到最低的热情。
美航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节省成本,包括更换现代化、短程而且更省油的飞机,发展轴辐式的路线结构以减少间接成本,增加每班机的座位密度,通过劳动契约和双层工资结构减少劳工成本,以及削减燃油与其他非劳工的变动成本。
除了代表美航标志的红、白、蓝条纹外,美航飞机不加任何油漆,这项策略降低了油漆和燃油的成本。一架不上漆的DCIO大约轻了400磅,因此每年每架飞机的燃油大约可以省下12万美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航把每架飞机的内部重量至少减轻了1500磅,而重量之所以能够减轻,是因为装上了较轻的座椅。他们把金属推车改换成强化塑钢,换用较小的枕头和毛毯,在头等舱中使用轻型器皿,以及重新设计服务空厨。这些改变为美航的每架飞机每年至少节省22万美元。
柯南道尔和他的管理团队在追求成本最小化的过程中,做到了巨细无遗。有一回,柯南道尔在美航班机上,把未吃完的剩菜倒入一个塑料袋,交给机上负责餐食的主管,下令“缩减晚餐沙拉的分量”!他还不满意,又下令拿掉每位旅客的沙拉中的一粒黑橄榄。如此一来,又为美航每年省下了7万美元。
有一回,柯南道尔为了省钱,开除了一条看门的狗。在一次访谈中,柯南道尔自己说:“没错,我们在加勒比海边有一栋货仓,早先我们雇用一个人整夜看守,后来决定要省掉这项支出。有人说:‘我们需要个人来防止盗窃。’我就说:‘把他换成临时工,隔天守夜一次,也不会有人知道他在不在。’过了一年。我还想减少成本,便告诉他们:‘何不换成一条狗来巡守仓库·’我们就这么做了,而且有效。又过了一年,我还想把成本再往下降,下属说:‘我们已经降到只用一条狗了。’我就说:‘你们干吗不把狗叫的声音录下来播放·’我们如此做了,也行得通,没人知道那里是否真的有条狗在看守。”
让财富增值
人们通过卖出产品赚钱,卖产品卖的往往不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而是附加值。附加值越高,获得的利润就越大,自己的劳动也就越有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个犹太商人对他的儿子说:“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能不能想到一加一大于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父子俩幸存下来,并来到美国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1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
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是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20年后,父亲去世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很多铜制品,如铜鼓、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奥运会的奖牌等,甚至把一磅铜卖到过3500美元,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然而,真正使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当即就买下了这堆垃圾。
纽约很多人对他的愚蠢举动暗自发笑,因为纽约州对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被环保组织起诉。就在别人要看这个得克萨斯人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
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将废水泥块和废木头加工成底座,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致富没有什么秘诀,无非是善于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善于抓住一切资源和信息,学会让手中的物品增值。
将钱用于投资
把不赚钱的投资剔除,将钱投资于赚钱的关键之处,从而产生最高价值的回报。
诺贝尔奖每次约100多万美元的奖金的确让大家关注,诺贝尔基金会每年发布5个奖项,因而每年必须支付高达5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
我们不禁要问,诺贝尔基金会的基金到底有多少,能够承担起每年巨额的奖金支出吗?事实上,诺贝尔基金之所以能够顺利支付,除了诺贝尔本人捐献的一笔庞大的基金外,更重要的应归功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
诺贝尔基金会是于1896年,由诺贝尔捐献980万美元建立的。由于该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用于支付奖学金,基金的管理不容许出任何差错。因此,基金会成立初期,其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基金的投资范围,应限制在安全且固定收益的投资上,例如银行存款与公债,尤其不应投资于股票或房地产,那样会让基金处于价格涨跌的风险之中。
这种保本重于报酬率、安全至上的投资原则,的确是稳健的做法,避免了发生损失的情况。但牺牲报酬率的结果是:随着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会运作的开销,历经50多年后,低报酬率使得诺贝尔基金的资产流失了三分之二,到了1953年该基金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了。
眼见资产将逐渐消耗殆尽,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及时觉醒,意识到提高投资报酬率对财富累积的重要性,于是在1953年做出了突破性的改革——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将原先只准存放银行与买公债的基金转向投资股票和房地产。新的资产理财观一举扭转了整个诺贝尔基金的命运。
其后的几年,巨额奖金照发,基金会照常运作,到了1993年,基金会不但将过去的亏损全数赚回,基金的总资产更是成长到2.7亿多美元。
如果40年前诺贝尔基金没有改弦易辙,仍保持着以存银行为主的理财方式,今天或许早已会因发不出任何奖金而销声匿迹了。
诺贝尔基金会成长的历史,再次验证了理财的重要性。即使初期基金金额虽大,若不理财的话,也耐不住长年的坐吃山空。坐吃山空的速度虽快,若善于理财的话,财富成长的速度更快。
理财有秘密
理财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爱惜钱、节省钱、钱生钱、坚持不懈。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打开财富的大门。
所谓理财,就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合理管理自身财务资源的一个过程,是贯彻一生的过程。
说得通俗点,理财就是以“管钱”为中心,通过抓好攒钱、生钱、护钱三个环节,管好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稳步、持续的增值,使自己兜里什么时候都有钱花。理财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财务自由,让生活幸福和美好。
当我们步入成年之前,主要依靠父母为自己理财。而步入成年独立生活之后,就只能依靠自己自主理财。那么,怎样才能理好财?理财有没有什么秘密呢?
洛克菲勒是19世纪美国三大富豪之一,他一生赚了大约10亿美元,为公益事业捐献了7.5亿美元,但他自己却非常节俭。
洛克菲勒到饭店住宿,从来只开普通房间。侍者不解,说:“您儿子每次来都要最好的房间,您为何要这样·”
洛克菲勒说:“因为他有一个亿万富翁的爸爸,而我却没有。”
有一次,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到了饭店前,发现停了很多车,车位很紧张,而旁边的贵宾车位却空着不少,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那儿。
“这要花10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盖茨说。
“我来付。”朋友坚持道。
“那可不是个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在盖茨的坚持下,他们最终还是找了个普通车位。盖茨最讨厌物不等值,对应该花的钱,他从不小气,看看他这些年为慈善机构捐款的数字就知道了。
1626年,荷兰人花60荷兰盾(约合24美元)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可能你会觉得这个价钱很便宜。我们做个假设,如果当时这24美元不用来买曼哈顿岛,而是拿这笔钱去投资,我们仅以每年8%的收益率(复利)来计算,到382年后的今天,这笔钱值多少?非常惊人,大约值50万亿美元。拿这50万亿美元,同样可以把今天的曼哈顿岛买下来。
通过上面的几个故事,我们便揭开了理财的秘密。理财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爱惜钱、节省钱、钱生钱、坚持不懈。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打开财富的大门。
创业者的智慧
“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正是这样的人生座右铭,赋予了创业者非凡的智慧,非凡的毅力,和非凡的苦干精神,从而也形成了他们傲视一切困难,不惧任何风险的品格。
1938年,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惠尔特和普克德,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看到求助他人谋生的艰辛,看到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走投无路的窘态,忽然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为别人创造工作的机会。
于是,他俩摆脱了受雇于人的思路,决定合伙开创自己的事业,两人凑了538美元,在加州租了一间车库,办起了公司,公司以两人姓的第一个字母合为名。
刚开始时,迎接他俩的是挫折。研制出的音响调节器推销不出去,试制出的显示器无人问津。但两人毫不气馁,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改进,四处奔波去推销,还好,他们研制的检验声音效果振荡器有了几个买主。到了第二年总算没有白干,赚了1563美元。
他们深知,创业固然比受雇于人的名声响,气魄大,但付出的辛劳代价更大,也更多。他们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挖空心思,苦心研制,试验推销……终于使惠普公司变成了美国电子元件和检测仪器的大供应商。
创业的可贵,在于永不停步,永远进取。上世纪70年代初,普克德一眼就看中了当时还处在幼年时期的微电子工业,认为微电子是工业的未来。于是普克德决定在“硅谷”创业,以微电子工业作为惠普的发展方向。
1972年,惠普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手持计算器,后来,这成了微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惠普又研制出激光喷墨打印机。时至今日,惠普在电子计算机硬件技术方面仍是全世界微电子工业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配套设备供应商之一。
“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正是这种宏大的人生座右铭,赋予了创业者非凡的智慧,非凡的毅力,非凡的苦干精神,从而也形成了他们傲视一切困难,不惧任何风险的品格。
换一种自我认定的模式
自我认定的转换很可能是人生中最有趣、最神奇和最自在的经验,当你换了一种自我认定,撕掉贴在身上的旧标签,你很可能就此超越了过去。
一只小老虎为一头山羊收养,小老虎喝山羊的奶,跟小山羊玩,尽力去学做一头山羊。然而,尽管这头老虎努力去学,它仍不能变成一头山羊。
它的样子不像山羊,它的气味不像山羊,它无法发出山羊的声音。其他山羊开始怕它,因为它玩得太粗鲁,而且它的身体太大。这头老虎退缩了,它觉得被排斥,觉得自己差劲,但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一天,突然发出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吼!山羊四散奔逃,只有小老虎端坐在岩石上不动。
突然,一个庞然大物靠近了它,它身体强悍,目如铜铃,它分明是一头巨兽。
“跟我来!”入侵者以一种不容抗辩的口吻说。
小老虎跟着巨兽走入丛林中。最后,它们来到一条大河边,巨兽低头喝水。
“过来喝水。”巨兽说。
小老虎也走到河边喝水,它在河中看到两头一样的动物。
“那是谁·”小老虎指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问。
“那是你——真正的你!”
“不,我是一头山羊!”小老虎抗议道。
突然,巨兽拱起身子来,又发出一声巨吼,整座丛林为之动摇,等声音停止后,一切都静悄悄的。
“现在,你也吼一下!”巨兽说。
最初很困难,小老虎张大嘴,但发出的声音像呜咽。
“再来,你可以办到!”巨兽说。
最后,小老虎感到有东西辘辘作响,一直下到它的小腹,逐渐涌向它的全身。
“吼!”这时它再也忍不住了。
“现在!”那头大孟加拉虎说:“你是一头老虎,不是一只山羊!”
小老虎开始了解到,为何自己跟山羊玩时总感到不满意,它没有认识到自己原来是一只老虎。从此以后,它再也不在羊群里混了,开始了它的老虎生涯。
“你是老虎不是山羊”!这里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们常常会被人认定是个什么样的,却无视于这样的认定是否正确,正是这种认定,对许多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难以想象,这头老虎如果一直被认为是一只山羊,那么,它可能会在羊群中混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赶不上一只山羊。然而,最后它改变了对自己的认定,成就了自己。
在生活中,你可能一直尝试作些改变,可是一再的失败,那一定是你所希望的改变跟你的自我认定不符所致。自我认定只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可以改变和扩展的。
改变和扩展自我认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然而,如果你不满意当前的自我认定,并下定决心去改变它,那么,你的人生将迅速而奇妙地得到改善,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
米蒂是一位精力充沛、热爱冒险的女性,但一开始她并不是这样,她经过了一个自我认定的转变。米蒂自小时候起就是个胆小鬼,她不敢做任何运动,凡是可能受伤的活动她一概不碰。
在参加过几次培训班后,她有了一些新的运动经验,如潜水、赤足过火和高空跳伞,从而知道自己事实上可以做到一些事,只要有一些压力即可。即使如此,这些体验还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变她先前的自我认定,顶多她自认为自己是个“有勇气高空跳伞的胆小鬼”。依她的说法,当时转变还没有发生,事实上转变已经开始了。
她说其他的人都很羡慕她的表现,并告诉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样的胆量,敢尝试这么多的冒险活动。”
一开始,她对大家夸奖的话的确很高兴,听多了之后她便不得不质疑起来,是不是以前错估了自己。“最后,”米蒂说道,“我开始把痛苦跟胆小鬼的想法连在一块儿,因为我知道胆小鬼的想法让我设限,我决心不再把自己想成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