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梦游八国
2089700000143

第143章 一命换来铁矿场

舟桥部队两艘冲锋舟排列,一点一点地过网筛捞,挑灯打捞到夜九点,把偌大水坑打捞两遍,仍然没有发现邱喜来的尸体。把十几个战士累得各个汗流满面。看到战士们太辛苦了,家属

和彭大年感谢部队的支援,就决定暂停打捞。据经验介绍,尸体如果没有坠重物,一两天后,尸体会自己漂浮上来。

晚上,彭大年几人就厮守在在大水坑边,盼望邱喜来能够显灵或者托梦。西岗村老少爷们看彭大年几人太重情义,就纷纷赶来和他几人相依为伴。还给他们送来茶、饭、菜。有几个年轻

人一直陪伴到半夜才回家。

第二天早晨,白虎堂的大小弟兄都陆续按时赶到王八坑,人人臂带黑纱、各个胸佩白花;点上香烛、烧上冥纸、低头啜泣,哀悼堂主邱喜来。众弟兄哭诉一番,祭奠完毕,一齐赶到铁矿

场。到场门先把门卫解除,又把那二十多个看家狗打跑。彭大年带人闯进办公楼会议室,一坐在原来村长坐的位子上。副矿长蔫蔫地走过来说:“你们几位还有啥事?”

彭大年说:“我们今天就是来讨人命官司!你能做主吗?”

副矿长说:“哟,老兄,可别高抬我!这事和我没有关系。要找还是找村长的家里人!”

彭大年说:“好,请你把他的亲友、弟兄们找来,我们要和他们对话!”

副矿长说:“别看我是副矿长,实际我就是人家的小使。人家叫我干啥我就干啥!好,你们稍等我去村里找他们来就是!”副矿长摘开自己的责任就踮踮的跑回西岗村找村长的家属和弟

兄二人。副矿长说:“白虎堂的人正找你们,他们要和你们打人命官司!”

这兄弟二人说:“他们想干啥?想占领铁矿场不成?”

副矿长说:“这个我不清楚,还是你们去看看吧!”说完就跑回铁矿场。

村长兄弟三人,他是老大,因为家产之事兄弟三人不和。现在村长被抓走,这个矿还值五十万购买权的,这不能便宜别人。在利益驱使下哥俩准备去见白虎堂的人。但他们知道白虎堂的

人都会打架,万一打起来自己吃亏,就到各家磕头作揖请各家派人去跟他们和白虎堂的人谈判,好给他哥俩壮胆。出村之前还到小嫂子那里把此事说给小嫂子听。小嫂子哪敢出头?就把权利

下给两个小叔。她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办不了大事,还是你哥俩看着办吧!”兄弟二人得到小嫂子的口风就带了二十来人去铁矿场。兄弟二人前脚走,西岗村的老少爷们后脚就跟着去看热

闹。村民们不希望让这哥俩捞便宜。因为这哥俩的脾性和他哥差不多,是韭菜、麦苗,一路货色!

兄弟二人带领二十多个小伙子,以为就足可镇住白虎堂的人。一路趾高气杨,耀武扬威,来到铁矿场办公楼看见彭大年一伙坐在会议室里以主人自居,一股怒火立刻从胸中烧起。

二人大喊一声,劈头就问:“你们是干什么的?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谁家的地盘?也不问问主人?你们就这么胆大无忌?”

彭大年看看一下子来了二十几个人,就说:“看来是想动武嘛?我们可是来谈判的!也好,我们提一些要求和条件,你们谁来回答?”

“我大哥犯罪有国家制裁所以跟你们没有关系。你们无权提出无理要求!”哥俩不耐烦地威胁说,“我劝你们该干啥干啥去,少在这里发威!这里可不是吃素的地方!”

“好样的,不但不说客气话,言谈话语还带着凶气!”彭大年看看这哥俩的恶相就知也不是好枣,就说,“杀了我的人,凶手自然受到法律制裁,但人命不能对等,要包赔受害者的经济

损失,这就是我们的要求!”

“新鲜,我们还没有听说过对被害人有经济包赔!头一次听说。”哥俩摇头摇得像拨浪鼓,“所以,你们提出的条件我们没法答应,你们该找谁就去找谁,这里不是保险公司!”

彭大年说:“这好说,你如果不答应条件,就拿这个铁矿场包赔就是了!”

兄弟二人瞪大双眼说:“你们可是做梦娶媳妇想得真美!死个人不过值三五万,你们那个人是他和田玉?还是他黄金铸身?就能值五十万?现在什么都贵,就是人不值钱,他人太多了!

死个把人也要惊天动地?想讹人是不是?”

彭大年说:“怎么?不答应?你们还在话里带口令?你们不答应不要紧,我们只好就住在铁矿场这里不走了!”

兄弟二人说:“你们是犟牛拉车不打不走!好,兄弟们,上!快动手!”

彭大年说:“白虎堂的弟子们,你们只管用招打,我在这里给你们观敌了阵,上!”

“白虎堂”这次把弟子们全招来给邱喜来祭拜,各个心中都是气冲牛斗,巴不得打一场架。得到师傅的命令个个奋勇争先,交起手来拳脚不留情。

那兄弟二人带来的小伙子都是西岗村的村民,哪个能真心实意为他们哥俩打架卖命?所以,一动手就跑了一大群,越跑越少,最后只有兄弟二人和两个朋友在招架。没几下子就被打趴在

地。彭大年为占理,又不想把事闹大了,看打得差不多了,就出面制止说:“适可而止,饶他们一条狗命。看他们的表现再说不迟!”

“白虎堂”众兄弟们收手。彭大年说:“现在告诉你们二人,条件就是一个,包赔人命经济和家庭损失,你们可敢答应?”

兄弟二人一看,就是全村老少爷们都来打架,也打不过这些人。就赶快服软说:“我们也没办法呀,你们说咋办就咋办吧,我们不过是代兄受过,也不图财了,我们撤出就是!”

彭大年说:“你们认为这样好,就代你哥写一个字条,答应我们接管!”

“好好。”兄弟俩不得不提笔代哥写了一个字据,写完签上字就交给彭大年。彭大年看过字据点点头,就放他兄弟二人走了西岗村的众乡亲听说把铁矿场无条件转让到“白虎堂”手里,

非常高兴。因为就是转包五十万,也是落入他们的腰包,村民也得不到一分一厘钱。由“白虎堂”接管,可能比村长承包好,下一步就可以向“白虎堂”提互惠条件了。

彭大年知道村民的希望,他马上把年纪大一点的村民请过来说:“我们承包,一包十年。每年签合约,每年交给西岗村的股份肯定比他们高。你们放心,这第一步可是我们用性命换来的

。第二步,我们要和西岗村签合约,每年获得的纯利30%交给村里。而且要你村派一人监管财务收支,行不行?”

西岗村村民听了这个条件,热烈鼓掌,表示支持。

当天晚上,彭大年就把村里有威望的村民请过来洽谈事项。当场定下合约。

“白虎堂”为承包主体。实行股份制。在股份制中,西岗村出一名代表,监察财务收支。

为纪念邱喜来,设邱喜来任董事长,每月照领工资。任志阳任总经理。“白虎堂”为纪念邱喜来,尊称他仍是白虎堂堂主,任志阳仍是二堂主。任志阳不但管理铁矿场,那个自由市场仍

然由他收取保护费,职责不变。

副经理由原来的副矿长担任。门卫全由白虎堂的弟兄接管。其他机构还是原班人马。只有财务室大换班,财务室负责人由大姐的妹妹崔亚娟担任。

彭大年为何把铁矿场的财政大权交给大姐的妹妹?他有他的理由。

大姐名叫崔雅凤,二妹名叫崔雅娟。姊妹二人自小就没有了父亲。母亲难忍生活的艰难就出门改嫁,和县城的一个小干部董玉章结婚。

崔雅凤十六岁就被下放到离县城百里远的小山村当知青。

二妹崔雅娟财会中专毕业分到县城供销社当现金出纳。崔雅凤下放的地方是辽西北有名的贫困地方。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两年后,继父凭关系把她抽回县城在百货公司当一名售货员。

姊妹俩长得身材高挑,面容姣好,人见人爱。在县城里是出了名的俩美人。

后来继父辞职下海,在当地开一座矿山冶炼厂。他开采的矿山冶炼厂生产国防工业急需的特种钢材添加稀有金属钼。不久他就成远近闻名的财富大亨。当时他四十几岁,崔雅凤的老妈已

经是五十岁的老妪。人老珠黄,对她早已经失去兴趣。有时偶尔姐俩回家,继父对姊妹俩还动手动脚。姊妹俩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所以有时一两个月都不敢回家。如果想老妈就在某商场见见

面。老妈老的太快了,因为她经常遭到继父的毒打,心里生闷气敢怒不敢言。不久,老妈坐继父的桑塔纳车去锦州联系业务,半路会车,突然刹车失灵发生车祸,老妈当场身亡,司机身受重

伤,汽车报废。继父摆设灵堂,假哭一场,就把老妈火葬完事。

对这场车祸,崔雅凤姐俩深有怀疑,但没有证据,只好闷在心里。

半月后,继父找到崔雅凤,他不顾廉耻地说,他要娶崔雅凤为妻!

崔雅凤破口大骂:“我妈尸骨未寒,你就想入非非!你又想娶我?你还是人嘛?你这不是乱人伦吗?我看你死了算了!”

他一点也不生气,死皮赖脸地说:“我说,咱们就是结婚也是受到宪法保护的!一,咱们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二,我是你们的大恩人。你想想看,不是凭我的关系能把你早早调回来?能

把你妹妹安排在县供销社?你们何时都要知道‘受人滴水之恩,终当涌泉相报’。”

崔雅凤说:“你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不会答应,我哪怕是卖一辈子苦力挣来钱还你,我也不会和你结婚!”

他说:“那好那好,咱们走着瞧。我就等你挣钱来,如何报偿我!”

但是,他有钱,他随便拔一根毫毛就比你的大腿粗。他最崇信‘有钱能买鬼推磨’这句格言。实践也能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他凭借各种关系,在没有经过崔雅凤同意的情况下,就

办好一张和崔雅凤结婚的结婚证。这可把崔雅凤气昏了。但有什么办法呢?她想把结婚证骗到手,然后把它撕得粉粉碎,可是他比猴还奸。只让看、不许摸。后来她也想,退一步说,和他结

婚也不犯法,只是有点难听,唉,也许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确实想软下来。但是,最不可饶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筹划结婚这档子事时,他把一个小姐请到家里,就在崔雅凤的眼皮底下二人办那媾且之事,气得她三天没有登门。等回来之时又发现他在屋里对妹妹崔亚娟动手动脚,把雅娟吓得大

喊大叫!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抓起身边的折叠椅就砍过去,他一声没吭就歪在一边,姊妹俩上前摸摸他还有鼻息,二人就放心了。

崔雅凤说:“妹妹呀,咱俩宁可死在外边也不能回来了!”

二人连夜逃出县城,一气跑到锦州火车站,上了火车进了关里,在北京转车来到顺德。来到这里是两眼一抹黑,无亲无友,仅凭一点积蓄,先找地方住下,然后就做小买卖,

彭大年喜欢姊妹俩有气魄、有胆量;当然更喜欢姐妹二人的姿色。姊妹俩也喜欢彭大年的行侠仗义。

把崔亚娟安排这里当财务室的负责人。崔雅凤就留在家里休息,因为她已经身怀六甲!

这正是:一命换来铁矿场,有理有利有奖赏,只要村民得实惠,利益均沾又何妨?欲知后来事,请看第一百四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