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困难、诱惑不计其数,能否克服困难、经得住诱惑,关键要看自己的定力足不足。养成随时自我反省的好习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对我们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控制坏情绪,保持好心情
愤怒的情绪是人性的一大弊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发怒,这是一种心理病毒,它比其他身体疾病更加厉害,甚至于摧毁人的一生。有所成就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保持好心情,这样才会获得成功、拥有幸福。
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往往情绪激动,指手画脚,就会把原本能办成的事情搞杂。这是做人做事的大忌。
很多人都有动不动就发怒的习惯,虽然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当遇到一些看不惯的事情时,就忍不住大发雷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时不满的情绪就会如火山爆发一样祸害到他人,任这种不良情绪自由发泄。
不良的情绪发泄完之后,也许就会听到有人说:“我太冲动了,本身不该发怒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种说法明显是在掩饰自己发怒的坏习惯,自己都意识到这种不良的情绪是可以阻止的,但就是没有控制情绪的好习惯。所以我们要养成控制情绪的习惯,想发怒的时候进行自我暗示。坚持做到这一点,时间久了,无论你遇到实在令你看不惯的事情你也不会发怒。
愤怒既有两面性。一种是你看到令人生气的事情后做出的选择,另一种则是一种习惯表现。事实上,无端愤怒是一种精神错乱,每每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便显得有些精神错乱。以此类推,当你气得失去理智时,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可想而知无端的愤怒对人的身心损害有多大!所以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发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反应,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人也不会无端的发怒。当遇到与主观不合的或者是让人无法接受、面对的时候,会本能的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沮丧、灰心便油然而生。接后,便会作出愤怒的反应,因为在发怒的你会认为这样能够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便把发怒当成了一种本能的习惯,认为它是人的本性之一,是理所当然的。一旦这种想法产生了,动辄发怒的坏习惯就随之养成了。而它将会成为阻止你成功的绊脚石。
大凡有作为的人是不会被愤怒情绪所控制的。历史上有好多这样的例子。三国时期,关云长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此事激怒刘备,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无济于事,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是曹操,非孙权也。宜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汉,当图中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上交,不得卒解也。”诸葛亮也上表谏曰:“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皇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议。”执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
从这件事中就可看出,在关键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做你的主人,也不要让情绪左右你。不然你会为此付出代价。
只要能改正愤怒的恶习,控制情绪的好习惯便会自然生成。那么,怎样消除愤怒这一恶习呢?下面列举了两种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了解愤怒的来源,巧妙化解。
如果你心中的愤怒无法停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方式来发泄。然而,不妨试试,是否可以在生气时换一种新的思维支配自己,并在心里默默的念:“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为什么要作践自己呢?”这时候你就会发觉自己发怒的情绪降低了。是别人的错而不是你的问题造成错误的。没有必要伤自己的身体。
第二,换位思考作比较,分清厉害关系。
每当以愤怒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时,为什么不多一份宽容呢?那个时候也要想想自己也不说十全十美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那别人会怎样对待自己呢?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大发雷霆呢?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世界岂不是要变成世界末日了。别人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标准,也不会事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因此,自己那美好的愿望则永远不会实现。
常常因自己看不惯的人或事动怒,其实是回避现实的一种表现。其实她自己也很无奈靠发泄情绪来达到心里平衡。这种表现往往会使自己不知不觉陷入发怒的误区,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别人有权按自己的方式来说话、行事,别人根本就不知乎你对此事的态度和看法,也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来行事,因为这世界上没有性格、习惯安全相同的两个人。只要你能想到这里,愤怒的情绪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针对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看不惯,但决不要发怒。发怒会让别人看笑话,甚至会引起心理上的疾病。当遇到令自己生气的事情时,完全可以做出选择,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就能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了,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不仅可以培养不易发怒的好习惯,还可以保持怡然自得的好心情。
所以,为了避免消除发怒这一误区,首先要以一种平常心态来对待;其次,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心情愉快;最后,把犯错的人当作是自己决定要不要发怒。总而言之,就是从多方位来考虑问题,实施换位思考,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争做情绪的主人。让自己来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自己。
在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对生活的态度严格得近乎死板,这是一种相当糟糕的态度。只要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精神抖擞、微笑挂脸上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幽默。幽默的言语也可以消除愤怒。
幽默,实在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还可以使你把愤怒的情绪降到最低。
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觉,有个小偷摸进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乱摸。巴尔扎克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啦!”小偷听后却自觉的离开了,这就是幽默的魅力所在。
每个人应该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做到这点你就会拥有一个好心情,做起事情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
2、谦虚一点点,进步一大截
有句古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要低调,要养成谦虚的好习惯,这是做事最基本的原则。“满招损、谦受益。”说的是谦虚的好处。
一个骄傲自大的人,其事业也不会有多成功,甚至停止不前。其见识、经验、阅历等都会受到限制,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事业上必定会吃大亏的,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而那些谦虚谨慎的人,不但能倾听他人的建议,还能虚心向他人请教,这样的人容易进步,有更好的领悟能力,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这个观点完全可以证明谦虚的必要性,可想而知谦虚谨慎对想成就大事的人是多么的重要。
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无完人。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么显赫,知识有多么渊博,都有不足之处。虽然在某一特定领域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跨越这一领域,就变成了门外汉。如果想获得其它领域的有关知识,还得虚心向别人请教。由此看来,养成谦虚的好习惯对人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养成了这个习惯才能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谦虚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赐予人们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可以帮助人们搞好人际关系,但前提是要看人们是否具备谦虚谨慎的好习惯。只有在好习惯的指引下,谦虚的作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谦虚并不意味着低贱,并不是告诉人们见了谁都要像古代茶馆里的“茶博士”那样,见人便低头哈腰、满脸堆笑。与别人见面后,主动跟对方打招呼,一副生怕得罪人的模样。谦虚的人,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与人相处时,只要做到不傲慢自大就可以了。
谦虚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当然这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见了谁都把对方当神灵来供奉,对别人的意见、看法也不须完全言听计从,只要懂得以礼待人、宽容忍让就可以了。
做人应该既不失礼于人,也不卑躬屈膝。既要自尊自重,又不可傲慢无礼;既不可心无定性,主动向他人献殷勤,也不要矜持傲慢,等别人主动和你打招呼。
谦虚谨慎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做事先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又何谈做事?所以,人们要养成谦虚好习惯,不但完善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做起事来也比较容易成功。
谦虚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谦虚能创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谦虚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了许多“人情味儿”;能使社会文化得到充盈,总之,谦虚对人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对人的生存发展百利而无一害,所以要养成谦虚习惯。
3、经常自我反省,时刻保持清醒
每个人都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毕竟人无完人。但是要知道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反省自己是改正错误的原动力。
不会反省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也不会知道如何去改进,不会经常自我反省的人也无从进步,永远都是原地踏步走。
因此,要把反省当成一种习惯来培养,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你就会发觉每天都在进步,与成功也拉近了距离。
反省是自我认识水平进步的动力,反省是对自我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著名作家李奥·巴斯卡力,写了大量关于爱与人际关系方面的书籍,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鼓舞的作用。他有今天惊人的成绩,据说完全得力于小时候父亲对他的教育。每次吃完饭以后,父亲就会问他:“李奥,你今天都学了些什么?”这时李奥就会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有时候在学校偶尔学到的也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他就会从百科全书学一点东西,然后再向父亲汇报所学到的知识,父亲赞同后才上床睡觉。这个习惯一直到维持到今天,每天晚上他就会拿10年前父亲问他的那句话来问自己,如果今天什么也没学到,他就会在心里默默的告诫自己不学到一点东西绝不睡觉。这个习惯一直激励他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日积月累便产生新的思想,促使他不断进步,以致于写出大量鼓舞人们的一些书籍。
人为什么要经常自我反省?因为时时自我反省,才会逐渐变得完善。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性格上的缺陷、智慧上的不足。年轻人由于缺乏社会历练,常常会说错话、做错事、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反省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自我监督的内在反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们可以及时知晓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不当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反省机制是自我心灵中的一种“自动清洁系统”或“自动纠偏系统”。反省是砥砺自我人品的最好磨石,它能使人的想象力更敏锐,使你能够真正认识自我。
孟子云:一日三省吾身。这是圣贤的修身功夫,凡人不易做得到,但时时提醒自己,审视自己的言行却不是太难办到的事,一个人有了不当的意念,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可能瞒过任何人,但绝对骗不了自己。人之所以会做对不起别人的事,不单是外界的诱惑太大,更多的原因是自己的欲望太强烈,理智屈就于本能冲动。一个常做自我反省的人,不仅能增强自己的理智感,而且必定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时下,许多行业都很注重培养员工反省自己的习惯,以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西方一家企业在一天工作结束时,抽出下班前的10分钟,让员工集合起来一起做一次“晚祷”,由老板领头朗诵下面几句话:我今天8小时的工作,是否有偷懒的行为。我今天的工作是否有任何缺点?我对今天的工作是否尽了全力;我今天是否说过不当的话?我今天是否做过损害别人的事?
这种方式对于某些人来说过于迂腐了些,但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借鉴。反省的方式灵活多变,养成习惯自我反省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是为自身不足作一个检讨,以达到提升自我、健全自我和改善自我的目的。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反省、看待反省:
首先,学会正视人性的弱点,认识自我反省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人的通病都是“长于责人,拙于责己”或以“自我为中心”。反省要求的是“反求诸己”,而不是找他人的不足。反省是一面心镜,通过它可以洞观自己的心灵。人本身就如同眼睛一样可以尽情地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却无法看到自己。反省机制的建立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限。反省难就难在个人的意愿上,关键看你愿不愿意去审查自身缺陷,有没有勇气去洗刷它。
其次,反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成功学专家罗宾认为:我们不妨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改进?我是否对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如果你每天都能改进自己的能力并且过得很快乐,必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真诚地面对这些问题就是反省,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省察自己,开创成功的人生。
再次,反省的内容就是时时扪心自问,检察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每天进行“心灵盘点”,有益于及时知道自己近期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
最后,反省的立足点和取向主要是针对自己,省悟自身的不足。这不仅是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手法,而且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比如,“念自己有几分不是,则内心自然气平;肯说自己一个不是,则人之气亦平”;“自知其短,乃进德之基”;“先问自己付出多少,再问人家给了多少”等等,都是很好的反省方法。若我们能时时这样去反省自己,就能心平气和待人处世,就能广结善缘,力求进取,开创辉煌的人生。
在茫茫的人生旅途跋涉,人们必须养成自我反省的好习惯。“一日三省吾身”,时时叮嘱自己:“一路走好,每天进步一点点”。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人生才会更完善。
4、失败是教训,不轻易放弃
有人说过:“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上。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时,便放弃了。”这句话确实精辟入微,实际生活中,那些平庸者就是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才会半途而废,被成功抛在脑后。所以,人们要克己自律,严格地要求自己,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