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20905700000094

第94章 游石钟山记

季羡林

幼时读苏东坡《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履其地。今天竟能于无意中来到这里,真正像做梦一般,用金圣叹的笔调来表达,就是“岂不快哉!”

石钟山海拔只有五十多米,摆在巍峨的庐山旁边,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限的地面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天又修饰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从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从怀苏亭起,步步高升,层楼重阁,小院回廊,花圃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花,翠竹修篁,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掬,令人难忘。

这里的碑刻特别多,几乎所有的石头上都镌刻着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字。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里留下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至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达七百多首。从陶渊明、谢灵运起直至孟浩然、李白、钱起、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文天祥、朱元璋、刘基、王守仁、王渔洋、袁子才、蒋士铨、彭玉麟等等都有题咏。到了此地,回忆起将近二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真想发思古之幽情。

此地据鄱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几次激烈鏖兵。一晃眼,仿佛就能看到舳舻蔽天,烟尘匝地的情景。然而如今战火久熄,只余下山色湖光辉耀祖国大地了。

我站在临水的绝壁上,下临不测,碧波茫茫。抬眼能够看到赣、皖、鄂三个省份,云山迷蒙,一片锦绣山河。低头能够看到江湖汇流,扬子江之黄与鄱阳湖之绿,泾渭分明,界线清晰,并肩齐流,一泻无余,各自保持着自己的颜色,决不相混,长达数十里。“楚江万顷庭阶下,庐阜诸峰几席间”,难道不能算是宇宙奇迹?我于此时此地极目楚天,心旷神怡,仿佛能与天地共长久,与宇宙共呼吸。

不由得心潮澎湃,浮想不已。我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勤奋劳动,繁殖生息,如今创造了这样的锦绣山河万里。不管我们目前还有多少困难与问题,终究会一一解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真有点手舞足蹈,不知老之将至了。这一段经历我将永远记忆。

我游石钟山时,根本没想写什么东西。有东坡传流千古的名篇在,我是何人,敢在江边卖水,圣人门前卖字!但是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激动,不能自已,必欲一吐为快,就顺手写了这一篇东西。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没有能在这里住上一夜,像苏东坡那样,在月明之际,亲乘一叶扁舟,到万丈绝壁下,亲眼看一看“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亲耳听一听“噌吆如钟鼓不绝”的声音。我就是抱着这种遗憾的心情,一步三回首,离开了石钟山。我嘴里低低地念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我心中吟成的两句诗:“待到耄耋日,再来拜名山”,我看到石钟山的影子渐小渐淡,终于隐没在江湖混茫的雾气中。

1986年8月6日七十五周岁生日,写于庐山九奇峰下

【鉴赏】

季羡林的早期散文多带有沉郁、感伤之情,而作者到了晚年,散文却洋溢着朝气与活力,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这篇《游石钟山记》是作者在1986年写的,而此时的作者已是七十五岁高龄了,作者有感于眼前绮丽多姿如同神造般的湖光山色,心中的愉悦之情不可遏止,就留下了这一篇传世之作。

作者开头写到了幼时读苏东坡《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由此可看出作者对于石钟山是何等的向往与景仰。作者的这种景仰之情,作者用“从来也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履其地”,用登上石钟山;真正像做梦一般这样夸张的语言来表述。作者也许觉得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力度还不够,又引用了金圣叹的“岂不快哉”,将自己心中欣喜之情“喷发”出来。

作者这样写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也引发我们对石钟山美好景致的神往与遐想。

这篇散文篇幅不长,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登山的过程所见以及感悟上。其中作者着重为我们描述了人文景观。

“石钟山海拔只有五十多米,摆在巍峨的庐山旁边,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我们看了这句话,心中不禁要问石钟山如此短小,它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何处呢?

作者马上解答了我们的疑惑,“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限的地面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所地势,钩心斗角’。今天又修饰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从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从怀苏亭起,步步高升,层楼重阁,小院回廊,花圃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花,翠竹修篁,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掬,令人难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钟山的魅力所在了,石钟山不仅吸引着人,而人的力量又使石钟山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作者除了写“处处逸致可掬”的建筑外,作者还写了登山过程中触目可见无数碑刻和名人题咏,“这里的碑刻特别多,几乎所有的石头上都镌刻着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人。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里留下了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到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达七百多首。从陶渊明、谢灵运起直至孟浩然、李白、钱起、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文天祥、朱元璋、刘基、王守仁、王渔洋、袁子才、蒋士铨、彭玉麟等等都有题咏。到了此地,回忆起将近二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真想发思古之幽情。

从这里我们更能发现,石钟山的美好景致吸引着人们,而无数文人雅士的题咏也同样增加了石钟山的文化意蕴,更激起了人们对它的神往与遐想。

作者接着写了自己登上山顶后的感受,石钟山乃“鄱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如今战火久熄,只余下山色湖光辉耀祖国大地了”。

作者于此浮想不已,“我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勤奋劳动、繁殖生息,如今创造性了这样的锦锈山河万里。不管我们目前还有多少困难与问题,终究会一一解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真有点手舞足蹈了,不知老之所至了。这一段经历我将永远记忆”。

作者写到这里,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作者由对景致的描写上升到歌颂祖国现实美好生活的这一高度,也同时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期待国家飞速发展、民族兴旺发达。

作者结尾写他带着遗憾的心情,一步三回首,离开了石钟山。作者再次写到了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既照应了开头,同时也交待了自己的遗憾从何而来。作者感到遗憾的是:“他没有能在这住上一夜,像苏东坡那样,在月明之际,亲乘一叶扁舟,到万丈绝壁下,亲眼看一看“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亲耳听一听”噌吆如钟鼓不绝的声音”。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石钟山的礼赞已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同时作者恰到好处的引用原文,也增加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总之这篇散文语言既清新流丽而又质朴自然,结构整饬,大量引文的使用,既体现了作者的渊明学识,同时也提升了文章的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