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20910800000030

第30章 无需迎合别人

“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庄子·应帝王》)

不迎合才能合拍。圣人的心像一面镜子,自身是完美的。镜子不照东西还是镜子,很多人不照镜子却不是人,这就说明镜子的境界高于人。

人心容易变化。老是迎合别人,必无效果。因为前一刻他这样,这一刻他又那样,所以你永远不能与他合拍。

就像追逐流行的人,等他赶上潮流时,又有新的开始流行了。下属拍上司马屁老是拍在马脚上,心里就怪上司善变,其实不能怪上司,只能怪你不知道他本在变。

男人追女人也是这样,你花尽心思讨她喜欢,看见她某天喜欢某样东西,你就偷偷买来给她,谁知她并不在意。于是你大骂这女人装,殊不知这是她的真实感受,几天前的东西只能在几天前喜欢,今天心情自然又不一样。

不但东西会过时,人也会过时,娱乐圈把昔日红星不再走红叫“过气”,这个词很准确。气是流动的,瞬息千里,人一过气当然就失之千里了。

因此,老是追赶别人、或追赶某样东西肯定会落空,因为双方都在变动,怎么可能合拍?

因此,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如要达成某一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本不用迎合别人,我自行我道。

这样再加上合理运用即有资源、大胆占用将有资源,你就可以通过对有限资源的重组达成某种效果。

你要笑,就要旁若无人大笑。

你要哭,就要淋漓尽致大哭。

千万不要半哭半笑,那样是很难看的。

你要做事,就放手去做,不要迎合别人,“虽千万人吾往矣”,自然境界不同。

做人要与众背道而驰,这样才会找到自己的目标。随波尝逐流,必被淹没。《圣经》上说下地狱的门是宽的,走的人也多。上天堂的门是窄的,走的人少。我们当然要一人去走窄门。

庄子指出“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就是说我们根本不用迎合别人,即可有所得。

庄子讲了一个故事“道不能靠迎合得来”:

南伯子葵问女:“你这么大年龄,面容却像孩童,是何缘故?”

女答道:“我得道了。”

子葵:“道可以学得到吗?”

女:“不可以,以圣人之道传给圣人之才,才容易领悟。我用三天忘了天下,再七天而忘万物,再九天而无虑生死,心境才明彻,明彻才能感受‘道’,得道才能超越古今,而后才能无所谓生死。道之为物,无迎无送,无毁无成。”

子葵说:“那么你从哪儿得来的道?”

女说:“从文字那得到的,文字通过背诵得到,背诵通过见解明彻得到,明彻通过附耳私语得到,附耳私语通过实行得到,实行通过吟咏领会,领会通过静默得到,静默通过高旷寥远,高旷寥远通过迷茫之始得到。”

上面有两句话说得很好:“道之为物,无迎无送,无毁无成。”也就是“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的意思。一言以蔽之,不迎合。

不迎合才能合拍。

圣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它自身是完美的。镜子不照东西还是镜子,很多人不照镜子却感觉不像人,这就说明镜子的境界高于人。

我们把一面镜子放在山顶的石头上,可以看到镜子里面不时有鸟儿飞过,有白云朵朵,非常漂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渐渐变暗,最后镜子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看镜子的人于是无趣起来,怪镜子不再发光。但这关镜子什么事呢?镜子还是镜子,生气的是人。

人不能指望从镜子里得到什么,因为镜子最真实,它不迎合你。丑陋的人不会照出漂亮来,就像《白雪公主》上那个王后问:

“镜子镜子,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答案是残酷的,镜子告诉她最漂亮的人不是她,而是白雪公主。王后生气了,把镜子摔坏,但事实就是那样。

镜子是宝贵的,因为它真实。我们每人心中都应该有一面镜子,随时照照自己丑陋的嘴脸,当然也要发现自己的美。

得道就是得自己,得自己就能得道。

道是什么?道是镜子。它本身可以照物,但它不因物而存在。它就是它自己。

镜子要磨才亮,而这磨的过程并不是迎合照镜人的虚荣,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本来就可以发亮。

万物都是镜子。

当万物都是镜子时,一切都是透明的,朗朗乾坤,了无纤尘。那时人就可以来往于各种空间,逍遥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