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战争与和平
20914800000127

第127章 (25)

“哎,老乡,在这儿安置我们吗?还是到莫斯科?”他说。

皮埃尔正在想心事,没听清他的问题。他一会儿看看就要与伤员车队碰面的骑兵团,一会儿看看停在他旁边、上面坐着两个伤员、躺着一个伤员的马车,他觉得正是在他们中找到了一直在困扰他的问题的答案。一个坐在车上的伤员好像脸受了伤。他的整个头都用纱布缠了起来,半边脸肿得像小孩的头,嘴巴和鼻子歪向一边。这个士兵正望着教堂划十字。另一个年轻人,看来是新兵,长着浅色的头发,脸色苍白,削瘦的脸上好象一点血色也没有,他带着善意的微笑望着皮埃尔;第三个人趴在那里,几乎看不见他的脸。骑兵歌手从大车旁走过。

“啊,不知去向了……你这刺儿头……”

“你流落异乡……”他们唱着士兵舞蹈歌曲。空中传来了悦耳的钟声,此起彼伏,宛如在给他们配二声部。灼热的阳光照射在对面山坡顶上,也形成一种欢快的景象。然而在山坡底下,在躺着伤员的大车旁,在皮埃尔旁边气喘吁吁的小马旁却是既潮湿、又阴冷、又哀伤。

脸肿起来的士兵生气地看着骑兵歌手。

“哼,花花公子!”他责备地嘟囔着说。

“现在不光是士兵,还有农夫!连庄稼汉都赶来了,”站在车后的士兵苦笑着对皮埃尔说:“现在根本就不管谁是谁……要所有的人都去拼命了,一句话,为莫斯科。他们打算拚了。”尽管这个士兵说话口齿不清,皮埃尔还是明白了他想说的意思,他赞同地点了点头。

路让开了,皮埃尔下了山继续前行。

皮埃尔一面走,一面朝道路两边望着,想找个熟人,但到处都是各个兵种的陌生军人的面孔,他们都同样惊奇地看着他的白帽子和绿礼服。

走了四俄里后,他遇到了第一个熟人,便高兴地向他打招呼。这个人是军队里的一个军医官。他坐着四轮马车迎着皮埃尔走来,旁边坐的是一位年轻的医生,他认出皮埃尔后,就让坐在赶车人座位上的哥萨克把车停了下来。

“伯爵!伯爵大人,您怎么在这里?”医生问。

“我是想来看看……”

“是啊,是啊,就会有的可看了……”

皮埃尔停下来,下了车,跟医生谈了起来,告诉了他想参加战斗的想法。

医生建议别祖霍夫直接去找勋爵。

“打仗时候何必去人地生疏的地方呢,”他与自己的年轻同伴交换个眼色,说道:“反正勋爵认识您,大人他会亲切接见您的。老兄,就这样办吧,”医生说。

医生显得很疲惫,又很匆忙。

“那么您认为……我还想向您打听一下,战场在什么地方?”皮埃尔问。

“战场?”医生说。“这就不是我管的事了。朝塔塔里诺瓦走,那儿挖了很多战壕。从那儿往山岗上走,就能看到了。”医生说。

“从那儿能看到?如果您能……”

但医生打断了他的话,朝大车走去。

“我倒是想送您去,但,您看,我的事情都多得(医生指了指脖子,表示忙得不可开交),我得赶紧去找军长。我们这儿怎么样?您知道,伯爵,明天有个硬仗要打:十万部队至少得按二万伤员计算,而我们的担架、床位、医士、药品连六千人都保障不了。只有一万辆大车,还需要别的。反正只能将就了。”

那几万曾经怀着快乐和好奇的心情打量着他帽子的活泼、健康、年轻和年老的人当中注定会有两万人受伤或死亡(也许就是他见过的人),这个奇怪的念头让皮埃尔大为吃惊。

“他们也许明天就会死,为什么他们不想着死亡,却在想着别的?”由于某种思维的神秘联想,他突然生动地想起从莫扎伊斯克山的下坡路、拉着伤员的马车、响亮的钟声、斜射的阳光和骑兵的歌声。

“骑兵们正去打仗,他们碰到了伤员,然而他们一点也没去思考等着他们的是什么,对伤员挤挤眼,就从他们身边过去了。而他们当中有两万人面临着死亡,可他们却对我的帽子大惊小怪!实在令人费解!”皮埃尔想着,继续朝塔塔里诺瓦方向走去。

在大路左边一栋地主的宅院旁停着几辆轻便马车和带篷马车,一群勤务兵和几个哨兵站在那里。勋爵就在那儿。但皮埃尔到来的时候他正好不在,司令部里几乎没什么人。所有的人都在做祈祷。皮埃尔就向前面的戈尔基走去。

皮埃尔上了山岗后,来到了一个村子的一条小街上,他第一次看见几个民工在道路右边长满杂草的大山岗上汗流浃背地干着活,他们帽子上带着十字,身穿白衬衣,兴致勃勃地高声说笑着。

他们有人在用铁锨挖土,有人用手推车沿跳板运土,还有人站在那儿什么也不干。

两名军官站在山岗上指挥他们干活。皮埃尔看到这几个民工显然对自己这种新的、军人的身份很开心,他又想起了莫扎伊斯克的伤兵,他现在明白了当那个老兵说起他们要所有的人都去拼命了时,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几个在战场上干活的大胡子农民的外表、他们那古怪、笨重的皮靴、淌着汗的脖子、有人敞开衬衣领子、从里面露出晒黑的锁骨,这一切使皮埃尔比在这之前所见所闻更强烈地感受到此时此刻的庄严和重要。

二十一

皮埃尔下了车,从干活的民工旁边走过,上了医生说可以看见战场的山岗。

当时是十一点左右,太阳在皮埃尔的背后偏左一点,阳光透过清新、稀薄的空气照耀在他前面越来越高的半圆形山岗上。

左边,斯摩棱斯克大道穿过位于山岗下,离山岗五百步远的一座有白色教堂的村子(这就是波罗金诺),沿着这个半圆形山岗弯弯曲曲向上延伸,把山岗分成两半。大道穿过村子、小桥,下坡,又上坡,一直蜿蜒延伸到六俄里外可以看见的瓦鲁耶沃村(现在拿破仑就驻扎在那里)。过了瓦鲁耶沃村,大道隐没在地平线上一片黄色的森林里。在这片长满白桦和云杉树的森林里,位于大道右边的科洛恰修道院的十字架和钟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那深蓝色的远方,森林和道路的左右两边,很多地方都能看见冒着烟的篝火和敌我双方数不清的部队。沿科洛恰河和莫斯科河向右是一片多峡谷的山地。峡谷之间能看见别祖博沃和扎哈林诺两个村子。左边的地势要平坦一些,是长满庄稼的田野,那个正在冒着烟、燃烧的村庄就是谢苗诺夫村。

皮埃尔在左边和右边看到的一切都不很明确,无论是田野的左边还是右边都完全跟他的想像不一样。哪儿都没有他期望看到的战场,全是田野、林间空地、部队、森林、炊烟、村庄、山岗、小河。无论皮埃尔怎样努力,他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地方找不到战场,也分辨不清我军和敌军。

“应当向知情人打听打听,”他想,就朝一个正好奇地打量着他这并非军人的庞大身体的军官走去。

“请问,”皮埃尔对军官说:“前面是什么村?”

“叫布尔金诺,还是什么?”军官疑惑地问自己的同伙。

“叫波罗金诺”另一个人给他纠正。

看来军官很高兴有个说话的机会,就向皮埃尔走过来。

“那边是我们的人吗?”皮埃尔问。

“对,再远一点就是法国人了。”军官说:“瞧,那就是他们,能看到。”

“哪儿?在哪儿?”皮埃尔问。

“肉眼就能看见,那边就是!”军官用手指了指河左边升起的炊烟,他的脸上显出了那种皮埃尔所碰到的很多人脸上的庄重、严肃的表情。

“对啦,这是法国人!那么那边呢?”皮埃尔指着远处的另一个长着一棵大树的山岗,它位于一个从峡谷里可以看见的村子旁,村子也冒着烟,还有些发黑的东西。

“这也是他的,”军官说,(这就是舍瓦尔金诺多面堡)“昨天还是我们的,现在是他的。”

“我们的阵地怎么样?”

“阵地?”军官满意地笑着说:“我可以清清楚楚地告诉你,因为我几乎参加了所有工事的修筑。那边,看见了吗?我们的中心在波罗金诺,就是那个,”他指了指前面有白教堂的村子。“那是科洛恰河渡口。而那个,看见了吗?有一排排割好干草的低地,那是桥。这是我们的中心。我们的右翼在那里(他直指右方很远的峡谷),那是莫斯科河,我们在那儿筑了三个多面堡,相当坚固。左翼……”这时军官停下了。“您看见了吗?这很难给您讲清……昨天我们的左翼在那儿,在舍瓦尔金诺,那边,看见了吧,有一棵橡树的地方,现在我们把左翼向后撤了,现在在那里,那里,看见那个村子和烟了吧?这是谢苗诺夫村,就在这里,”他指了指拉耶夫斯基山岗。“但是战斗不一定会在那儿进行。他把部队调到了这里,是骗人的;他肯定会从莫斯科河向右迂回。不管在哪儿打,明天一定会损失好多人!”军官说。

在军官说话的当儿,一个走到他跟前的老士官一直默默地等着他把话说完,但这时,看来他对军官的话不满意,就打断了他。

“该去取土筐710了,”他严肃地说道。

710无底圆框,用来加固地面。

军官好像有些难为情,似乎他明白,可以在心里想明天会损失好多人,但是不该说出来。

“是的,还派三连去吧,”军官连忙说。

“您是谁,是医生吗?”

“不是,我只不过……”皮埃尔答道。于是皮埃尔又从民工旁边走过,下山了。

“哎呀,这帮讨厌的人!”军官说,跟在他后面,掩住鼻子,从干活的民工旁边过去。

“瞧啊!他们来了!抬来了,他们来了……就是他们……马上就到了……”突然传来叫嚷声,军官、士兵和民工都沿着大路朝前跑去。

一个宗教游行队伍正从波罗金诺的山脚下上来。在灰尘滚滚的大路上,走在最前面的是排列整齐的步兵,他们手拿高筒军帽,枪口朝下。步兵后面传来了教堂唱诗班的圣歌。

士兵和民工都摘下帽子,朝着过来的人飞奔,赶到了皮埃尔前面。

“抬的是圣母!是保护神!伊韦尔圣母!”

“是斯摩棱斯克圣母,”另一个人纠正他道。

民工,还有村子里的人,在炮台干活的人都扔掉铁锨朝着宗教游行队伍跑来。在灰尘飞扬的大路上,走在步兵营后面的是穿着法衣的神甫――一个戴着僧帽的小老头带领的教士们和一个唱诗班。在他们身后,士兵和军官抬着一个很大的、缀满金属饰片的黑脸圣母。这就是从斯摩棱斯克运出来,一直跟着军队的圣像。在圣像前后左右全是光着头的军人,他们有的走着,有的跑着,有的跪拜在地。

上了山以后,圣像停下了;用布抬圣像的人换了班,执事重新点起了手提香炉,开始祈祷了。灼热的阳光垂直地照下来,清新的微风吹拂着人们没带帽子的头发和圣像的装饰带,圣歌在广阔的天空并不显得很响亮。一大群光着头的军官、士兵、民工围着圣像。在神甫和执事后面的一块空地上站着的是有官衔的人。一个脖子上戴着圣乔治奖章的秃头将军就站在神甫后面,他不画十字(看来是德国人),耐心地等待着祈祷的结束,他觉得有必要听完祈祷,可能是想鼓舞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另一个将军以军人的姿势站着,一只手不断在胸前划十字,不时地打量着周围的人。站在一群农民中间的皮埃尔在这些官员中认出了几个熟人,但他不看他们,他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这群士兵和民工的严肃表情吸引了,因为他们全都虔诚地盯着圣像。疲惫的执事刚懒洋洋地、习惯地唱起(唱的是第二十遍祈祷词)“万能的圣母,拯救你的奴仆出苦海吧!”,神甫和助祭就随着唱了起来:“我们投向您,像逃进一个坚不可摧的城堡,得到您的保护。”所有人的脸上立即又闪现了那种意识到庄严时刻就要到来时的表情,这种表情他在莫扎伊斯克山脚下见过,在今天早晨遇到的许许多多人的脸上也经常见到,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低下头,抖动着头发,传来叹息声和胸前十字架的碰撞声。

围着圣像的人群突然闪开,推挤着皮埃尔。根据这种人们在他面前匆匆忙忙躲开的架势来看,走到圣像前的大概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这就是巡视完阵地的库图佐夫。他在回塔塔里诺瓦村的路上,来做祈祷。皮埃尔根据他特有的、与众不同的体形一下就认出了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肥胖的身体穿着一件长礼服,他的背有点驼,没戴帽子,头发花白,浮肿的脸上一只眼睛因患眼内房出水而发白,他迈着一腐一拐、摇摇晃晃的步伐走进人群,在牧师后面站住了。他用习惯的动作画着十字,用手触着地,重重地喘息着,低下了花白的头。库图佐夫后面是贝尼格森和随员。尽管有总司令在场,但他只吸引了所有高级官员的注意,而民工和士兵继续祈祷,没人朝他这边看。

祈祷仪式结束后,库图佐夫向圣像走去,吃力地跪下来,行了个触地礼,因为身体重,又无力,试了半天也没站起来。由于用力,他那灰白的头颤抖起来。最后他终于站了起来,像天真的孩子一样把嘴唇伸出老长去亲吻圣像,又深深地鞠了一躬,手触到了地。将军们都照着他的样子做,然后是军官,军官后面就轮到了士兵和民工,他们相互挤压,你踩我,我踏你,气喘吁吁,脸上却带着激动的表情。

二十二

皮埃尔被挤得东摇西晃,他向周围张望着。

“伯爵,彼得·基里雷奇!您怎么在这儿?”皮埃尔听到声音,转过头去。

鲍里斯·德鲁别茨科伊一边用手拍着膝盖上的土(看来他也吻了圣像),一边笑容满面地向皮埃尔走过来。鲍里斯穿着很雅致,又带着军人的威武。他身着长礼服,像库图佐夫一样斜挎着绶带。

这时库图佐夫进了村,坐在村边上一栋房子荫凉处的凳子上,这是一个哥萨克兵飞跑着送来的,另一个哥萨克兵赶紧铺一小块毯子。一大群穿着华丽的随员围着总司令。

圣像由一大群人簇拥着又向前走去。皮埃尔跟鲍里斯说着话,在离库图佐夫约三十步远的地方停下来。

皮埃尔说他想参战,来看看阵地。

“您这样办吧,”鲍里斯说,“我给您安排个营地711。您从贝尼格森所要去的地方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我就在他手下任职。我会向他报告一下。如果您想巡视阵地,就跟我们一起走,我们马上就要去左翼。然后我们回来,欢迎您在我这儿留宿,咱们凑一局。您认识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吗?他就在那边,”他指了一下戈尔基村的第三栋房子。

711原文系法文。

“但我倒想看看右翼,听说右翼很强,”皮埃尔说:“我想从莫斯科河出发,把整个阵地都看一遍。”

“这以后也可以看,而最重要的是左翼……”

“对,对。您能不能给我指一下,博尔孔斯基公爵的部队在哪里?”皮埃尔问。

“是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吗?我们会路过的,我送您去。”

“左翼怎么样?”皮埃尔问。

“我告诉您实话,不过只是咱俩私下说说712,我们的左翼,天晓得情况怎么样,”鲍里斯充满信任地压低声音说。“贝尼格森伯爵设想的根本不是那样。他想在那个山岗上设防,根本不是那样……但,”鲍里斯耸了耸肩。“勋爵不同意,或者说是别人跟他说得太多了。要知道……”鲍里斯没说完,因为这时凯萨罗夫,也就是库图佐夫的副官正朝皮埃尔走来。“啊,派西·谢尔盖耶维奇,”鲍里斯毫不拘束地笑着对凯萨罗夫打招呼。“我正设法给伯爵讲解阵地的情况。勋爵怎么能那么准确地猜到法国人的意图,真让人吃惊!”

712原文系法文。

“您说的是左翼?”凯萨罗夫问。

“是啊,是啊,正是。我们的左翼非常、非常坚固。”

尽管库图佐夫把所有的多余人员都从司令部打发走了,但他进行改组后,鲍里斯还是留在了总司令部。他在贝尼格森伯爵手下找到了差事。像鲍里斯任过职的所有上司一样,贝尼格森伯爵认为年轻的德鲁别茨科伊伯爵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