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20922700000008

第8章 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营养素(4)

就这位不幸的年轻人而言,他合理的生活目标,已经在意外中突然改变了。如果他以当运动员为生活目标的话,那他一定会非常的忧虑,因为他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的运动了。所以对这样的人而言,重新建立合理的生活目标,找一个适合自己而又喜欢的工作,会增加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会因看到希望和前途而重新振作起来。

学会自我称赞,自我欣赏,培养自信,坦然对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绪稳定,心境良好

如果你充满信心,“结果”就会朝好的方向走。有位成功人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知道要往哪个方向去,世界会为你让出一条路来!”

当然,矫正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改变错误的自责自罪观念,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一旦你对周围事物和自己做客观的分析后,对现实生活就有了正确的领悟。那么,你将置身于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情感的世界中,心情会豁然开朗。尽管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之事,但不会由于一时的认知偏差,造成感情挫伤,失去对生活中美好意境的追求。

(三)扩大人际交往

悲观的人周遭大部分都是悲观者,而乐观的人身边亦多为乐观者,因此要想改变命运,你必须要和乐观者学习。不要拘泥于自我这个小天地,应该置身于集体之中,多与人沟通,多交朋友,尤其多和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人相处。这些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人会使你更多地感受到事物的光明和美好。

(四)学会宣泄

要善于向知心朋友、家人诉说自己不愉快的事。当处于极其悲哀的痛苦中时,要学会哭泣。另外,多参加文体活动、写日记、写不寄出的信等等,都可以帮助消除心理紧张,避免过度抑郁。

(五)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地使生活有规律

规律与安定的生活是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按时起床、按时就寝、按时学习、按时锻炼等等有规律的活动会简化你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别的事情,保持身心愉快。而多完成一件事,就会使人多一份成就感和价值感。

(六)阳光及运动

多接受阳光与运动对于抑郁症病人有有利的作用,多活动活动身体,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或多或少改善一个人的心情。

(七)药物疗法

如果一旦出现了抑郁症,应该找专门的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依照指示服药,不可以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而且用药也不要好了就停,要继续服药直到完全好了为止。同时,也不要和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否则可能会产生危险的副作用或降低药效。药物的及时有效的作用,可以改善很多人在患病的急性期可能会有的自杀念头或行为,因为这种想法一旦实现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基于各种因素没有定期检查或放弃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加上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多处理生活问题及修正性格的有效方法。

(八)饮食疗法

吃醣类食品对脑部似乎有安定的作用,蛋白质则可提高警觉性。要多吃含有必需脂肪酸和(或)醣类的蛋白质的食物。鲑鱼和白鱼都是好的来源。避免进食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猪肉或油炸食物。脂肪会抑制脑部合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并造成血球凝集,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尤其是脑部。

所以,尽量让自己的饮食可以综合醣类和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素,让脑部活动达到平衡。比如,选用全麦面包制作火鸡肉三文治就是一种很好的综合食品。如果你感到紧张而希望能够振作起精神,则可以多吃蛋白质。有忧郁倾向者,不妨尝试摄取富含蛋白质和多醣类的食物,例如火鸡和鲑鱼,对提升精神状态会有所帮助。

抑郁和抑郁症通常是由轻度演变为重度,如果在轻度忧郁的时候,及早发现、及早调整和治疗,效果通常会比较好,且治疗时间可缩短。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以免耽误,造成不良后果。

你能帮助患抑郁症的人

抑郁症病人非常需要来自亲人或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你身边有人患上抑郁症,伸出援手扶他们一把,这是至关重要的。

(一)协助他们得到适当的诊断与治疗

陪他们看医生,注意他们是否按时服药。

(二)情绪上的支持

了解、包容、关爱及鼓励。和他们说话时要仔细聆听他们的心声,绝对不要忽略有关病人自杀的意念或低估自杀的可能性。若察觉病人有此倾向,应即刻向医生报告。

(三)邀请病人散步、外出、看电影及其他活动

若被拒绝,应继续表现你的殷勤、温和及诚恳邀请,但不要强迫他们一下子参与太多的活动。抑郁症病人需要休闲娱乐及同伴,但是太多的要求会增加他的挫折感和压力感。

(四)关心爱护

绝对不要责备抑郁症病人是装病或是偷懒,或者是期望病情突然好起来,关怀他们是帮助他们复原的第一步。

(五)正确看待

要使抑郁症的治疗更为完善,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我们要知道,忧郁不是一个人虚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复杂的、有着真正诱因的医学疾病。增加对抑郁症的了解,可以帮助患者和那些有忧郁迹象的人对抑郁症有所认识。同时,去除人们对忧郁的不良印象将使抑郁症患者就医更为容易。

杜绝和预防抑郁症

抑郁症使人觉得疲累、无力、人生没有意义、绝望,甚至会想要放弃生命。但是,这些负面的想法只是疾病的一部分,它会随着治疗和效果消失,如果你想要尽快脱离或避免加入抑郁症的行列,请牢记以下各大要点:

1.不要定下难以达成的目标或承担太多的责任。

2.把巨大的任务区分成好几个小项目,分优先顺序,尽力而为。

3.不要对自己期望太高,这将会增加挫折感。

4.设法和别人在一起,避免经常独处。

5.参与能够使你欢愉的活动。例如:轻松的运动、打球、看电影、参加宗教活动或社交活动,不要太劳累。

6.不要做重大的决定,例如转行、转业或离婚,专家建议把重大的决定延到抑郁症的病情改善为止。

7.不要期望抑郁症会突然变好,这种情况很少见。尽量帮助自己、宽待自己,不要因为未能达到水准以上的表现而责备自己。

8.切记不要接受负面的想法,它只是病情的一部分,而且会随着治疗而消失。

9.当你自己觉得忧郁的现象日趋严重时,不必害臊,要立刻去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10.家人或朋友出现忧郁的现象,且日趋严重时,要鼓励他们去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11.如果出现轻微的忧郁,休个假、享受自己的嗜好、从事剧烈运动或宗教活动,通常可以得到改善。

12.愈早治疗,效果愈好。

13.要慎防自杀或杀人的举动。

抑郁症无孔不入,男女老少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如不及早治疗,抑郁症可能会严重影响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有自杀的危险。所以,密切留意自己和家人朋友的情绪,有效掌握抑郁症的资讯,不要让它轻易入侵我们的生活。

(第7节)厌倦情绪的克服与调节

厌倦情绪从何而来

一般说来,厌倦情绪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作狂

有些人上岗工作只知道拼命干。一开始在晚上加1~2个小时班,不久便整星期地加班,最后连周末也成了办公时间。实际上,工作成了霸占他全部光阴的蛮横客。这类人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这样时间长了,不免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反感。

(二)做的工作或目前的生活方式自己不喜欢

每天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得拼命完成它,就算薪水不错,但时间长了,你不感到厌倦才怪呢!

(三)人际关系不良

有的人每天早晨一想到上班就害怕,部分原因是因为与周围同事相处不好。这时心里就会想:“这种看别人脸色的日子真让人厌倦。”

不再厌倦的方法

和厌倦说再见的方式有:

(一)重建理想

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从工作形式到工作环境,然后确定自己所追求职业的标准或目的。具体方法是,可把所追求的理想职业划分成尽可能短的各阶段。

如果发现自己目前离理想比较远,你就必须寻找一条能帮助自己达到较高理想的成长之路。你可以先在较低的职位上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爱自己的职业有百利而无一弊。然后找机会进修。最低限度也要找出妨碍你日后发展的不利因素,加以改进。差距太大时,不能太好高骛远,要先分段实现目标。谨记,循序渐进是改变不称心工作的最好方法。

(二)寻找工作外的成功

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消遣活动,培养业余爱好。把自己的爱好和业余活动当作本职工作一样认真对待,并同样引以为豪。这有利于拓宽视野,改善心情,排遣心中的不快,还可以陶冶情操,增进个人修养。

如今,许多人只把来自办公室的成绩看成真正的成功,结果导致这些人事业上得意时沾沾自喜,一旦工作遇到麻烦,就感到羞辱不堪。如果你能把自尊系于你的职业努力之外,那么工作中受挫时,就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三)改变对待他人的态度

如果你每天早晨一想到上班就害怕是因为你与周围同事相处不好的话,虽然你不喜欢与他们一起工作,但最低限度,也应该和他们积极相处。当你在电梯里对人微笑时,别人也会报以微笑,在办公室也是如此。以礼相待是人的本性。与不理不睬的人一夜之间就建立亲密关系是不现实的,但若你真诚地去改善关系,你的同事迟早会感受到这一点。假如你对周围一切都心存厌烦——厌烦你的工作、厌烦你的上司……你就更要用一种积极方式与人交谈,谈些你喜欢的事,至少你可能会找到与同事的某些共同点。

(四)热情

美国文学家R·W·爱默生曾写道:“人要是没有热情是干不成大事业的。”

大诗人S·乌尔曼也说过:“年年岁岁只在你的额上留下皱纹,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热情,你的心灵就将布满皱纹了。”

人们有了热情,就能把额外的工作视作机遇,能把陌生人变成朋友,能真诚地宽容别人,能爱上自己的工作,不论给你什么头衔,有多少权力或报酬;人们有了热情,就能充分利用余暇来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一位领导可成为出色的画家,一个普通职工也可成为一名优秀的手工艺者。

人们有了热情,就会变得不再厌倦,心胸宽广;就会变得轻松愉快,甚至忘记病痛,当然还将消除心灵上的一切皱纹,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动力。

(第8节)神经衰弱症的自我调节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长期得不到调适,就会导致身体的疾患,神经衰弱症就是其中之一。

神经衰弱的起因

高峰,男,19岁。由于高三学习紧张,很疲劳,一度出现了头昏的情况,并且有时想呕吐,在学习上也不能继续了,头脑昏昏沉沉的,晚上也睡不着。因为这一年是复读,心理上压力很大,家里也老是说他。他自己说心情好的时候很少,越来越忧郁。

苗天,29岁,男,未婚。最近工作紧张,头部容易出汗,汗量很大,容易疲劳,情绪不太稳定,有脱发现象。

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神经衰弱的表现。“神经衰弱”直译为“神经的虚弱”。

如果你有以下四组症状中的三项,一般就可以确认是神经衰弱,你就应该去看医生。

1.衰弱症状。精神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困难,工作学习不能持久。

2.兴奋症状。工作、学习、用脑均可引起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对声光敏感,同时语言增多。

3.情绪症状。紧张,易激动,烦恼。

4.心理症状。紧张性疼痛(头痛、腰背或肢体痛),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乏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悸、多汗)。

神经衰弱的自救措施

长期以来,如果某人主诉有失眠、多梦、记忆力不好、注意力易分散及焦虑、抑郁等症状,无论内科还是精神科医师都会确诊为“神经衰弱”,并建议患者服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疗效往往会令医患双方都感到沮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于从心理的角度来探讨“神经衰弱”的病因问题,并且惊奇地发现,这是一条医治此种病症的有效途径。

原来,此病与患者长期存在的未能解决的内心冲突有关,也就是说有些人表现出来的身体不舒服、神经功能紊乱是内心冲突的结果。长期压抑、心情不愉快是导致躯体症状的直接原因,而在其背后则存在着迄今未知的内心冲突。只要解决了内心冲突,消除了焦虑、抑郁等不愉快的心情,躯体症状就可以消失了。因此,它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但跟其他疾病的治疗有所不同,并不是靠药物而是靠患者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值得注意的是越是依赖医生和药物,此病就越是顽固,甚至会产生其他副作用,因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决。

一般说来,此种病症的患者多为青壮年,脑力劳动者居多。因此,只要有与疾病做斗争的愿望和决心,从解决认识问题入手,并在行为上进行自我调节,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健康。

(一)消除引起神经衰弱的情绪紧张,减轻心理压力

首先应认清,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决不是什么绝症,也不会变成精神病。尽管自觉脑力不济,实际上照样能应付日常生活及一般工作和学习,不会造成精神残疾。

其次,应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可能分清。比如,希望自己总是精力充沛,永无疲劳,能考上名牌大学,但实际上自己学习时已经是超负荷运作了,应该休息了。不要为脑力下降而焦虑,必要时也需降低自己的奋斗目标,要量力而行,要把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而又不会导致精神崩溃的限度。将目标降低,轻装前进,能收到出人意料的好结果。人世间的事情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其中大部分并非人力所能克服,很多事情并不能心想事成,“人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不能要自己想要的”。只要自己尽力去做了,就应感到心安理得。如果能这样想,压力感不就小多了吗?再说目标也不只有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过得充实,生活得有意义,就应感到满足。当然,一个人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不容易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慢慢体会、领悟。

(二)认识自身内部的冲突

尽管此种病症患者的内心冲突是处于潜意识状态的,但只要从下述三个方面去对照自己,便不难搜索出自身内部冲突的根源。

1.自卑。当一个人自认为低人一等,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时,他就已经把自己摆到了一个容易诱发冲突的不利地位。因为自卑者同样具有正常人的一切正常愿望,但往往临阵退却、坐失良机而陷入深深的自责、责人的冲突之中。一般来说,一个人所持的消极自我评价越多,他所遇到的麻烦就越多,与周围人的关系就会变得越紧张,经过反馈,就更容易构成恶性循环。

2.自我设障。患者往往会凭借想像为自己制定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规则。其思维方式陷入“非此即彼”状态,认为自己必须服从某些条条框框,否则就会产生紧张、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他们否定了生活的多变性、丰富性以及人们之间的差异性等基本事实,实为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