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20924100000027

第27章 :求人办事的心计(3)

求贵人办事时,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关键在什么?关键要了解贵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心理世界怎么想问题,就决定了他对你提出的事儿是给办还是不给办。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是外在情趣和利益诱惑的结果。他对一问题感兴趣,他就会说对它有利的话,也会做对它有利的事,反之,他便具有原始的不自觉的拒绝注意的心理。所以,人们在办事儿时,要想争取贵人应允或帮忙,就应该设法引起对方对这件事儿产生积极的兴趣,或者设法让贵人感觉到办完这件事儿后会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利益。

很显然,人们对什么事儿有兴趣或认为什么事儿有满意的回报,就会乐于对什么事儿投入感情,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资金。

利用情趣诱惑法必须让贵人感到自然愉悦,深信不疑,利用情趣或利益把贵人吸引住时,贵人才肯为你的事儿付出精力。

跟贵人一起用餐或出差时,对贵人偶尔吐露的话要牢记,并在恰当的机会中加以实践,这也是一种很讨人欢喜的“拍马屁”。

例如贵人说:“最近听说有家杂志曾刊载各界名人演讲酬劳一览表,有机会的话真想看看”这时就要抽空到书报摊或书店,找上述的书籍买回来呈给他看。

虽然贵人的话和工作根本扯不上关系,可是你的应该有随时听候差遣的心态,在可能的范围下,对贵人的一言半句都应给予实践。

虽然贵人说话时并不期盼别人来做,甚至没有一点渴望的语气,可是下属若对贵人的话都认真地属遵奉行,却是极讨人喜欢的。

将贵人无意间的谈话当真地予以实现,这是很能博得贵人欢心的做为。同样地,对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自己特别用心地去处理,这也是一招拍马屁的方法。

例如,同样是泡茶给贵人喝,请不要忘了贵人喝的是凉茶,茶太凉了要加热,茶太烫了则凉了后再呈上。日本叱咤历史的大人物丰臣秀吉,就是从一个下三级武士凭着用肚子温度替大将温鞋子,而崭露头角终至成为一代人物。

对贵人的言谈要用心外,当贵人与第三者谈话交易时,对方的一言半句也要随时提高警觉,遇有言外之意时,马上要懂得给予应和。拥有这种伶俐、敏捷的部属,是贵人最感骄傲和值得炫耀的,贵人对这种部属,当然是会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的。

只有真正了解到了贵人的兴趣爱好,才能真正使用好这一招,具体做法有如下一些绝技。

1.用兴趣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利用那些新颖的东西,与我们的经验接近引起我们强烈的注意,引起我们的好奇心,使我们常常情不自禁、穷追不舍地要弄个明白,这时人们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跟你“粘”在一起,再进一步,就可能被你牵着鼻子走了。

当我们很谨慎地根据贵人的兴趣,而设法接近贵人时,除了拿出“新颖”的东西之外,还得掺和着一些别人“熟悉”的成份。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不但要抓住贵人的注意,还必须把握住贵人的注意力而使他扶助你。

2.吊贵人的胃口:让对方感觉到希望的牵引

吊人胃口,也可以说是“利而诱之制人术”,是“诱之以利,将欲与之,而先不与”,让想要得到利益之人长期生活在隐隐约约的希望之中。这样,就会让这个抱着希望的人死心塌地的为你办事儿。

这一心理规则能够给要办事儿的朋友一个很好的启示:首先,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刺激起贵人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口大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这时就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

因此,大可不必有求于人便感觉低人一等的被动消极想法,而应利用本身的资本去吸引他,去打动他,这才是办事儿的最高境界。也许你会说我一无所有,没啥资本,叫我如何吸引他。其实,资本全在自己开发,一无所有本身就是资本,你有一条宝贵的生命,你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你有无牵无挂的潇洒,于是你会根据那时那刻的种种条件做出一条最有效的办事儿方案,付诸行动,包你成功。

3.求助于贵人,要循序渐进

求助于贵人,应由小到大,由微至着,由浅及深,由轻加重才是,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一定会遭受对方断然拒绝。

所以,一点一点引贵人接受,一点一点让贵人进入,既是找贵人办事儿的小技巧,也是嫁接成功的大原则。

了解了这些道理,找贵人办事的要领你也就基本掌握了。另外切记千万不要以难办的事、重大的事托贵人去办,这会一下子堵住了自己办事的路。循序渐进是一条应该记住的原则。

[BT2]8.架下架子摆正位子,求人时别把冷遇当回事

求人办事时,难免会遇到冷遇。这时你要放下架子,摆正自己的位子,极积主动地去克服困境,想办法找到突破口,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千万不要使气把事办砸了。

在求人办事时受到冷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或拂袖而去,或纠缠不休,或怀恨在心。这样的反应其实是不利于求人办事的,甚至有时会因小失大,影响求人办事效果。

如果是由于估计过高,对方未使自己满意而感到的冷落,自己应反躬自省,实事求是地看待彼此关系,避免猜度人和嫉恨人。常常有这种情况,在准备求人办事之前,自以为对方会热情接待,可是到现场却发觉,对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低调处理的办法。这时,心里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其实,这种冷遇是对彼此关系估计过高,期望太大而形成的。这种冷遇是“假”冷遇,非“真”冷遇。如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期望值,使之适应彼此关系的客观水平。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心里恢复平静,极积主动地去求人办事,除去不必要的烦恼。有一位朋友到多年不见面的一个老同学家去探望。这位老同学如今已是商界的实力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感到很疲劳,大有厌烦的情绪。因此,对一般关系的客人,一律不冷不热待之。这位朋友一心想会受到热情款待,不料遇到的却是不冷不热,心里顿时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认为这个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再不与之交往。后来才知道,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针,并非针对哪个人的。他再一想自己并未与人家有什么深交,自感冷落,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于是又改变了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反而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促进了友谊。

对于因对方考虑不周,顾此失彼,使你受冷落,应理解和宽恕。在接人待物上,有时人多,主人难免照应不周,特别是各类、各层次人员同席时,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是常见的。这时,照顾不到的人就会产生被冷落的感觉。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责怪对方,更不应拂袖而去,而应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给予充分理解和体谅。比如,有位司机开车送人去做客,主人热情地把坐车的迎进,却把司机给忘了。开始司机有些生气,继而一想,在这样闹哄哄的场合下,主人疏忽是难免的,并不是有意看低自己,冷落自己。这样一想气也就消了,他悄悄地把车开到街上吃了饭。等主人突然想起司机时,他已经吃了饭且又把车停在门外了。主人感到过意不去,一再检讨。见状,司机连说自己不习惯大场合,且胃口不好,不能喝酒。这种大度和为主人着想的精神使主人很感动。事后,主人又专门请司机来家做客,从此两人关系不但没受影响,反而更密切了。这种态度引起的震撼,会比责备强烈得多,同时还能感召对方改变态度,用实际行动纠正过失,使彼此关系得到发展。

即使对方是存心慢待,使你难堪,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予恰当处理。一般来说,当众给来宾冷遇是一种不礼貌行为,而有意给人冷落那就是思想意识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予以必要的回击,既是维护自尊的需要,也是刺激对方、批判错误的正当行为。当然,回击并不一定非得是面对面地对骂不可,理智的回敬是最理想的方法。例如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穿着旧衣服去参加宴会。他走进门后,没人理睬他,更没人给他安排座位。于是,他回到家里,把最好的衣服穿起来,又来到宴会上。主人马上走过来迎接他,安排了一个好位子为他摆了最好的菜。谁知他却把他的外套脱下来,放在餐桌上说:“外衣,吃吧。”主人感到奇怪,问:“你干什么?”他答道:“我在招待我的外衣吃东西。你们的这酒和菜,不是给衣服吃的吗?”主人的脸刷地红了。

对有意冷落自己的行为应持冷静的态度。有时候,对方冷落你是为了激怒你,使你远离他,而远离对方你又怎么求人家办事呢?这时,聪明的人会采取不在意的态度,以热报冷,以有礼对无礼,从而使对方改变态度。

[BT2]9.放下架子,低下头来说软话

世界上所有的人差不多都具有同情弱小和怜恤困难者的仁慈感情,找领导办事能否获得应允,有时恰恰是这种同情心在起作用。所以,不管你平常多么耿直自傲,这时候必须低下头来说“软话”,摆出一副可怜相才行。

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愿轻易去找上级办事儿的,上级盛气凌人的“架子”在一般下属那里是不会被愉快接受的。一般而言,下属不到万般无奈和迫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随便提出一件事让上级烦心的。所以,对一个人情世故相对成熟的下属来说,不经过“三思”,只靠脑瓜儿忽地一热乎便去找上级办某件事的人可谓寥寥无几。按照一般社会经验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事情是下属们经常要找上级出面办理和帮助解决的诱因。

1.与工作有关的利益

这些利益包括调岗、晋升、涨工资、分房子。调停与同事之间的矛盾、平息一些不利于自己发展的言论或舆论。这一类事能否办到,关键在于你在上级心目中的位置,位置高了,他会把利益的平衡点放在你身上;位置若是低了,则必须借助外在的或间接的力量起作用方能把事儿办成,否则便只能充当各种利益的旁观者了。

2.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利益

包括借贷、买卖、调节各类纠纷。参与婚丧嫁娶等各类红白喜事的协调,对各类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法律公断以及某些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等托办的事宜等等。办这类事儿,上级一般未必直接出面和直接行使权力,他们的间接活动有时却是非常有效的。

3.与家庭关系有关的利益

包括夫妻关系、儿女关系、亲戚关系。这些关系所涉及的利益有时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受到了伤害而自己又无力自我成全,于是责无旁贷,只好间接地承揽过来找某位上级说情,恳望他能出面干预或施加影响。如为子女找工作,帮助妻子调动工作,帮助某位亲属安置工作等等。

正是因为有以上这些利益关系,你才有可能经常要找上级办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几乎都可以涵盖在“困难”二字之下,如经济困难、思想困难、情感困难、地位困难等等,找上级办事儿,说穿了无非是托他们帮助解决这些“困难”。即言困难就有一些不堪负重的苦衷,要想把事情办成,最好的方法就是如何把这些苦衷通情达理、不卑不亢和牵肠挂肚地吐出来,切入肌肤地诱使上级产生同情心,从而帮助你把恳求办的事情办好。

要引起上级同情,必须了解上级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历,对上级曾经有过类似的切身感受过的事情,容易得到同情,从而得到支持和应允。

要引起上级同情,说软话时必须在人之常情上下功夫,必须把自己所面临的困难说得在情在理,令人痛惜惋惜和可悲可惜。所以,越是哪一点给自己带来遗憾的地方和痛苦的地方,则越是大加渲染,这样,上级才愿意以拯救苦难的姿态伸出手来帮助你办事儿,让你终生对他感恩戴德。因为大凡能激发人的公正之心、慈悲之心和仁爱之心的事情,都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它都能使人在帮助之后产生一种伟大的济世之感。

要引起上级同情,必须了解上级的好意,了解他平时爱好什么,赞扬什么,又愤慨什么,了解他的情感倾向和对事物善恶清浊的评判标准。上级的同情心有时是诱出来的,有时是忙出来的。如果上级对某个朋友有成见认为他水平很差,他不得志和受排挤,是不足为怪的。那么,你要帮朋友解决常年在基层受压抑之苦,并想藉此引起上级的同情,可能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了。只有没有成见的时候,才能产生同情心。

同情心可以促进领导对你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就会下定帮你办的决心,因为领导者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甚至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过问,这时,就需要努力激发领导的责任感,要使领导者知道,这是在他职责范围内的事,他有责任处理此事,而且能够办好此事。

所以,利用领导善良的同情心说软话,如果运用方法恰当,即使上司铁石心肠,也能收到“以情感人”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