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20924100000003

第3章 :谋求发展的心机(1)

治国要有方略,打仗要有计谋,下棋要有心机,做人则要有心机。心机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谋略。个人谋求发展离不开能力也离不开心机。求发展,做人必须要识时务。做人不能太过固执,太过死板,你只有适应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出人头地。

[BT2]1.做一个聪明的人,识时务才有出路

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做人要“识时务”,要能看透世事发展的趋势,并顺应世事发展的潮流,以便及时采取应变之策。

古人说:成者王侯败者贼。而古今中外之成大事的人,无一不是识实务的俊杰。“识时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变”的哲学。“穷则变,变则通”实乃千古不变的真理。

“变则通,通则久。”有了这样的生存适应能力,人生往往能够平稳地走下去。

时务是指事态的发展状态,发展趋势。做人要根据这趋势把握自己的行为举止,根据趋势决定自己何去何从。

时务学理论认为,任何世事的构成或运动变化都是由系统内外条件和多种因素决定的。当某些条件和因素达到一定的排列组合和结构状态时,只要从系统外部再加入一定的能量、信息或物质,整个世事就会发生结构上的重大变化,而身处局内之人可能就会因此而被卷入这一变化之中。即将发生变化的这一转折点可以称为“世事”。“世事”的事机对应着的时间数轴上的某一点,被称为“时机”。事机和时机统归于时务的涵概之下。时务在事机和时机之上更具有待选择、决策和行动的意味。抓住时机和事机选择、决策和行动,能出现更高的工作效率,不仅时效高,效能大,运动的势能强,而且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最大。任何世事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时机和事机,尤其对人生选择、经营决策、计划实施等至关重要。做人能够较准确地识别时机和事机的到来,并据此做出人生抉择,即为识时务的俊杰。

时务中最重要的是时机问题。准确地把握时机,便能事半功倍;一旦失去时机,两手空空一无所获不说,走向失败甚至毁灭的境地也不为过分。而良机不能坐等。捕捉时机,转移视角或重新选择都贵在积极的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机具有开放价值,它对每个人都公正无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和驾驭好,其原因正如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只有辛勤劳动、反复思索,才能抓住灵感,赢得最佳时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坐失良机和不思变异而留下了千古悔恨和终生遗憾。

人生总有各种各样难以应付的局面出现,关键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保全自己。越王勾践对夫差服首称巨,表面上是软弱,实则为东山再起积聚力量。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听从谋士的建议,大力改变个人生活。《史记》中记载:“沛公(刘邦)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公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做人要跟据时局的变化而调整自己,成就了刘邦统一天下的大业。

孙中山、郭沫若、鲁迅,早年都是学医的,但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变化,各自都先后进行了人生大目标的调整。

孙中山后来投身政治,为推翻清王朝,创建中华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鲁迅转而献身文学,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倡导者之一。

郭沫若则亦文亦政,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又参加过南昌起义,担任过新中国中央政务院副总理等高级领导职务。

以上三个成功的人士,都先后把学医之志调整掉了。

毛泽东早年想当好一个教师,学的也是师范,后来却转向闹革命,成为大军事家、政治家。

王朔是当代中国市民文学的知名人物,可后来也改行从事影视公司经营工作,当起“总经理”来了。

做人的心机就是就要审时度势,睁大眼睛,不断进行人生步伐的调整。只要能识实务的调整,就一定会使自己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只要是识实务的改变,就一定会使自己踏上通往成功的快车。

[BT2]2.对时势要看得准看得透

古人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做人应该从细微的先兆中认清后来的发展形势。能认准形势,就能抓住机遇。明势不仅要明家国天下的大势,还要明日常生活琐事的小势。

“管中窥貌,略见一斑”,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是做人成大事的基本能力,好眼力是成功做人的资本之一。

有记者采访比尔?盖茨:“比尔先生,为什么您能成为世界首富?”比尔回答:“我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有三大秘诀,第一就是带着望远镜看世界。”

“带着望远镜看世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要有超前的目光,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势有大小之分。大者,国家政局的变化,世界格局的重组等;小者,市场的需求,自身的优势等。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大到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小到一个乡镇芝麻小官的去留,都会对自己有影响。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人更是有直接的关系。做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方向努力,事半功倍,比如俞敏洪的成功,就是赶上全国性的英语热和出国潮这种“势力”。做反了方向,比如说,某行业国家正准备制定政策进行限制、淘汰,你偏赶在这时昏头昏脑地撞了进去,那真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要钻”,一定会鸡飞蛋打。

毛主席说过: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国父孙中山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两位伟人说的话同样可以视为指导我们做人的根本思想。

张果喜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已经28年了,他一直保持不败的秘诀你知道吗?

张果喜自己这样认为:我们的企业在中国,就应该了解中国的国情。掌握我们国家各个阶段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企业的方向。所以说,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不能不关心政治。

对于政治,很多人都忽视了它的存在。绝大多数人的心里,都存在一种难以扭转的习惯心理:我经我的商,你从你的政,井水不犯河水。在这一心理的支配下,还能从政治领域里挖到商机吗?

一个姓范的普通温州商人,在浏览天安门城楼时,突发灵感:要在此地开设“马列书店”,专卖伟人著作。书店开张后,火暴不已。

温州一家报纸曾专门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温州人都关心政治,60%的生意人者“因为某项政策的出台而放弃或者更有信心做某项生意或投资”。

泸州老窖出酒大典每逢盛大节日或贵宾视察时才举行,而1999年9月8日那次出酒大典意义更是非同一般,因为这次活动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泸州老窖集团将利用其具有400多年池龄的“泸州老窖国宝窖池”(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酿制出2吨珍贵的美酒,包装了1999瓶,并对每瓶酒进行了绝版编号。除4瓶公开拍卖外,其余均不在社会上流通。其中编号为0002、0003的两瓶酒将分别赠送给香港和澳门首任行政长官。其余将作为泸州老窖珍藏品,每逢国家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时才赠送出去。此次活动获得了巨大的社会轰动效应。

更为精彩的是,其中编号为0001的国窖酒将暂时珍藏在泸州老窖史陈列室,等到台湾统一后,将赠送给台湾首任行政长官。到那时,其意义将更加深远,也必将会引起更大的轰动效应。

古人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做人应该从细微的先兆中认清后来的发展形势。能认准形势,就能抓住机遇。明势不仅要明家国天下的大势,还要明日常生活琐事的小势。

宋朝年间,有一次临安城失火,一位姓裴的商人的店铺也,随之起火,但是他没有去救火,而是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出城采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建筑材料。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市场上建房材料热销缺货,此时,裴氏商人趋机大发其财,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和百姓的需要。“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是做人的必备素质,也是成功必备的能力之一。

[BT2]3.要顺水而下,不要逆流而上

现实世界是一个变化莫测的社会,如果做人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势必会落伍,甚而处处碰壁。反之,做人能够识时务,当随就随,遇事善于灵活变通,择势而为,那么你必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做人要有心机,更要善于变通,勇于择势而为。

人做人处世要随从自然变化的规律、随从人生动态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些是不能违背的,只要及时顺从就能大通顺。随,必须要识时务。当情况有所改变时,应知变从权,当随而随。

事业发展的一个原则是与时俱进,做人要能够认清形势,适应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随波逐流,顺风转舵,多因会有贬义色彩而被人们抱有成见。其实,顺着情势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是成功的人一贯做法。当然,顺势而为要有非凡的眼力,才能因势应变,游刃有余。

澳瑞特健康产业集团位于山西长治,是由做过矿工的郭瑞平在一个破产的小自行车厂基础上组建,时间只有短短10来年,年产值现在已超过上亿元。郭瑞平做人成大事的秘诀是什么?就是顺势而为!

本来山西长治地区是个穷地方,一些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心思搞什么健身?在毫无经验的基础上,将创业定位于在本地毫无市场的健身器材,在当地许多人看来等于找死。但是郭瑞平有一个很好用的头脑,他利用了当时国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大势,将创业目标定位于“群众喜欢用群众乐用的健身器材”避开了与国内众多专业竞技体育器材生产厂的竞争;又利用国家发行体育彩票,其中一部分收入指定用于群众健身器材投资的机会;利用一直以来精心与国家体育总局官员建立并保持的良好关系,首先将一整套“群众性体育健身器材”安装在了国家体育总局龙潭湖家属院,然后又从这个家属院走向了中国。现在你走到北京街头看一看,都是这种刷成黄色、红色、橙色的健身器,一组下来少的也有10来件,上面都标着“澳瑞特”的字样,仅这一单生意,就让郭瑞平赚了个盆满钵满。

顺势而作,其实就是顺水行舟。李白有一句诗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说的就是顺水行舟。后来苏东坡坐船回老家走的和李白是同一条路,却整整花了3个月。这是为何?没有其它原因,李白顺水,苏东坡逆水。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做人成大事一定要跟对形势,要研究政策,明了大势。

比如说,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创业之成败更有莫大的关系。做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层面努力,可能事半功倍;做反了方向,比如说,某个行业、某类型企业,国家正准备从政策层面进行限制、淘汰,你偏赶在这时懵懵懂懂一头撞了进去,一定会鸡飞蛋打。

做人应知权从变、当随则随、灵活应对,要随时间、随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应对,当然,“随”也要有原则性、有自己的立场,既要当随则随,又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才能“随”出好的结果。

用现在的眼光看,我们不能封闭自己,要开放。特别是搞商品经济,更要看清世界上的潮流变化,及时追随。只有这种开放性,才能使自己不失时机,并因而成大事。

总之,做人要随从自然变化的规律、随从人生动态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最本的做人心机这些是不能违背的,只要及时顺从才能赢得人生大通顺。

[BT2]4.低头做人还要抬头看路

一次机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作为一个人,在任何时期都要有把握时机的能力,尤其在人生发展的初期,这种能力决定了人生的发展的成败。

刘永好为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机会仔细地做好准备,所以当别人纷纷下马时,他成功了。正如他所说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1992年,刘永好有意识地提出了一个口号:“做人干事业都要抬头看路。”

刘永好的善识时务有三层含义,一是不断学习,二是把握大的方向,三是了解市场的潮流。”

另外,在经济界,尤其是国内的企业界,一种政策的确定,往往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更是需要时刻“抬头看路”。这是刘永好对识时务的一个最佳总结。

刘永好说:“我们抓住了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型的先机,早走了几步,赢得了竞争优势。如果没有改革开政,就没有今天的‘新希望’事业,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有些经商者是靠胆量与拼搏,其中也有少部分人靠聪明才智抓住双轨制下的机会获得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单靠胆量和勇气,甚至是利用双轨制下的政策机会的可能性越来越少,这是历史的必然。做人应该脚踏实地,坚苦创业的传统不能丢。另一方面,做人要顺时代潮流而动,去探索,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不断创新,还要用现代科技武装自己,像掌握最新的生物科技和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企业发展才更有后劲,不落伍,才更有发展前景。

“显然,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饲料业我管得相对少一些,但有时间了光用来打高尔夫球还不行,因为社会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加入WTO后,新机会需要去把握,新的经验需要去探索。这几年我们做得多的是在金融领域里投资发展机会,先是成为民生银行的主要股东,抓住这个机会,民生银行的上市又给我们带来收益和回报,我们相信在民生银行的投资是正确的,回报很好。民生保险我们也是主要股东之一。另外,我们会在金融方面加强研究的力度,为此我们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团队研究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世界经济一体化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更好的结合,研究在一个相对垄断的领域里,在逐步开放的过程中把握新机会,求得快速的发展,把握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抵抗可能的风险,把握金融行业逐渐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的民族金融资本如何与国际趋势有机的结合,存在的发展机会与潜力。我觉得我们做研究有所准备,就有可能迎接新的挑战,不至于落后。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加大了研究和投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组建的新希望农业上市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劳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也积极参股一些上市公司。把金融和投资做成产业投资的板块。我觉得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产业的创新,我们一家传统的饲料企业,怎么在金融领域做些投资发展,这是一个新的机会。”

面对中国“入世”,刘永好把它又当做了人生发展的一个机会,而为此,他早已准备和盘算了多年。他说:“我们五年以前就开始为WTO做准备了,当时认为我们的准备晚了,以为很快就会加入,结果一等就等了五年,这五年,我们研究中国加入WTO前后会带来一些变化和一些机会,怎么样去迎接这样的一些挑战和把握这样的机会,我觉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