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20924100000034

第34章 :说话留个心眼,直来直去最伤人(2)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另一个人的坏话,对此,你就得端正态度,用辩证的思维去考虑这种情况,把握好应对的分寸。

话不可说过头,讲话宜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例如,提建议或意见时,不宜伤人自尊,同时又能使人接受,这就不能直接指出他人的缺点而不给对方留下情面。

[BT2]4.曲径通幽、不战而胜的说话心计

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局,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与人交往中,为了利益,为了生存,有时不妨运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老粗”策略。故意使用对方所无法理解的语言,同时也故意装作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让对方失去方寸你就有机可乘了。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装聋作哑”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某公司有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说话,和人聊天,总是面带微笑。有一年,公司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的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寡言的女孩。

有一天,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哩叭啦一阵猛轰,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女孩主动鸣金收兵,但也气得满脸通红,哑口无言。

学习装聋作哑,除了可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以避免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而习惯性地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有时还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好处不少。

在一列车上,一位身着便服的侦察员走进厕所。冷不防,一个艳装的妙龄女郎一闪身也挤进了厕所,反手将门关上:“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否则,我就喊你侮辱我!”

一切来得这么突然。侦察员深知,在厕所里没有其他人,辩解是毫无作用的。稍一迟缓,这个女郎就立即会使自己身败名裂。陷入困境的侦察员随机应变,突然张着嘴,不停地“啊,啊”,装成一个十足的哑巴,表示不懂女郎说些什么。

女郎为难了,赶忙打手势。侦察员仍然窘急地“啊啊”着。女郎失望了,真倒霉,偏偏碰上了个哑巴!她正想转身离去。此刻,“哑巴”一把抓住女郎,抽出钢笔递给她,打手势请她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手上。

女郎不禁转忧为喜,接过钢笔就在侦察员的手上写道:“把你的手表和钱给我。不给,我就喊你侮辱我!”侦察员翻转手掌,抓住女郎说话了:“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诈骗罪,这就是铁的证据!”

女郎目瞪口呆……

这位便衣警察就是靠装聋作哑,机智勇敢地战胜了犯罪分子的。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方式。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使用这种方式的场合很多。

1.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言在谈话中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失言通常是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挽回失语,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很重要。

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班主任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时光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了许多,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象的。

2.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玩笑开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刘东身体肥胖,同班的李明、张绪“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刘东,扮鬼脸。面对拿自己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刘东气愤。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们,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刘东稳定住了自己躁动的情绪,轻轻地走过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李明,听说你有1米9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张绪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了,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进发出哄堂大笑,二人这时才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做下去了。

3.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贬损、揶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BT2]5.直言伤人,拒绝别人要委婉

如果把拒绝的话说得柔和婉转,就会使自己不致陷入左右为难的状况。相反,如果拒绝不当,可能就会受到别人的忌恨。因此,学会如何委婉地拒绝别人,的确很重要。

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会碰到一些自己不能办或不愿办的事情,这就需要以言语拒绝。当然,拒绝别人的请求接受你的意见,又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当你准备说“不”时,不妨委婉些。

在社会中与人相处,每个人都曾有过向别人提出要求,而遭到别人拒绝的时候,那种感受实在是非常尴尬。然而,人生就是需要不断地说服他人,以寻求合作。也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地遭到拒绝和拒绝他人。

三国时期的华歆在孙权手下时名声很大,曹操知道后,便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召华歆进京。华歆启程的时候,亲朋好友千余人前来相送,赠送了他几百两黄金和礼物。华歆不想接受这些礼物,但是如果当面谢绝肯定会使朋友们扫兴而归,伤害朋友间的感情。于是,他便暂时来者不拒,将礼物全部收下,并在所收的礼物上面悄悄记下送礼人的名字,以备原物奉还。华歆设宴款待众多朋友,酒宴即将结束之时,华歆站起来对朋友们说:“我本来不想拒绝各位的好意,却没想到收到这么多的礼物。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想我单车远行,有这么多贵重之物在身,诸位想想,我是否有点太危险了呢?”

朋友们听出了华歆的言外之意,知道他不愿意接受礼物,义不好当面拒绝,以免大家都没面子,内心里对华歆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便各自将礼物取回。

相反,如果华歆声色俱厉地拒绝别人,甚至心怀疑虑,认真盘问对方,事态就会扩大化,其结果必然使双方的友情出现裂缝。

当有人需要你帮忙,但你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帮他时,就需要运用拒绝的艺术。委婉的拒绝是消除别人误会的灵丹妙药。

说起海瑞,人们都会把“清官”这两个字与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的确,他是明朝一位品格刚正、耿直、廉洁的清官,百姓都尊称他为“海青天”、“活包公”。

可是你知道吗,他不仅为官清廉,还懂得如何巧妙地拒绝一些“小人”的要求。

一次,海瑞严厉处罚仗势侵夺民田的董其昌时,一些官员来替董其昌解围,对海瑞说:“圣人不做过分的事。”

海瑞却说:“诸公岂不知海瑞非圣人也!”仅仅一句话,就把说客顶了回去。

这句话既巧妙地表达了海瑞秉公执法严办董其昌的决心,又使得说客碰上了软钉子,无言以对,这也是在拒绝一些“小人”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

那么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呢?

1.拒绝之前,要让他人了解到你的苦衷和歉意

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模糊话语来回答。这种讲法或许你自认为是表达了拒绝之意,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可能会以为你在为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耽误了他人的时间。所以,拒绝时不能使用带有模糊字眼的语言。

以诚恳的态度委婉地说出自己拒绝的理由,使他人了解到你是爱莫能助,这种拒绝方法是很成功的。

2.拒绝时,态度要亲切和蔼

拒绝他人,不能在他人刚提出要求时,就断然拒绝;不能对他人的请求快速反驳,或面带不悦;也不能藐视对方,坚持永不妥协的态度……你应该态度诚恳地去拒绝别人的请求,这样才会让人接受。

3.拒绝他人时,要将理由明确说出

拒绝他人时,要将理由据实言明,不能模棱两可,以免对方搞不懂你的真意,以致产生种种误会,这就会使彼此间存在隔膜,使关系越来越淡化。

4.拒绝他人时,切不能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曾经对你有过帮助的人,特意来拜访你,请你为他办事,如果考虑到情面,就不容易拒绝。不过,倘若你将尊重他的意愿坦诚地表达出来,再率直地说出自己的难处,对方自然会原谅、理解你的。

5.拒绝他人,要给他人一个台阶下

拒绝他人,要给他人留足面子,要让他有台阶可下。你必须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诉说,等心里有了主意后,再去拒绝,他人就不会感到无地自容。

有些时候,拒绝不能将话说得太死,比如当异性当面向你表示爱意时,如果你不乐意接受,就可以委婉地说:“婚姻大事不可草率行事,我们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这样对方就会很知趣地明白你说话的用意了。

拒绝他人,必须讲求方法与技巧,这样,就可以把拒绝带来的遗憾缩小到最低限度。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与感情,又能取得对方的谅解与支持。

[BT2]6.以迂为直,反对话不要直说

通过间接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反而更容易被人接受,这大概就是说话以迂为直的奥妙所在吧!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打猎,并派烛邹来专管看鸟。一天,鸟全都飞跑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斩杀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处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之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以服众人之心。齐景公答应了。于是,晏子便对着烛邹怒目而视,大声地斥责说:“烛邹,你为君王管鸟,却把鸟丢了,这是你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儿而杀人,这是你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条罪状。以此三罪,你是死有余辜。”

说罢,晏子请求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景公早已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

这个故事就是下级迂回地批评领导,表达反对性意见,并被领导心悦诚服地接受的很好的一个例证。很明显,晏子是反对景公重鸟轻人的,但他看到景公正处于气头上,直谏反而不妙,于是就采取了以退为进、以迂为直的方法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齐景公得以领悟其中的利害关系和是非曲直,达到了既救烛邹之命,又得以说服景公的目的。而且,晏子也避免了直接触犯景公,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迂回地表达反对性意见,可避免直接的冲撞,减少摩擦,使领导更愿意考虑你的观点,而不被情绪所左右。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它支撑着我们的自信,是我们思考的结果。无论是谁,遭到别人的直言不讳的反对,特别是当受到激烈言辞的迎头痛击时,都会产生敌意,导致不快、反感、厌恶乃至愤怒和仇恨。这时,我们会感到,气窜两肋。肝火上升,血管贲张,心跳加快,全身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时刻准备做出反击。其实,这种生理反应正是心理反应的外化,是人类最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的反映。

自然,对于许多领导来说,由于历事颇多,久经世故,是能够临危而不乱,沉得住气的,不会立即做出过激的反应。而且,许多领导还是有一定心胸的,不会偏狭地受情绪左右,意气用事。但是,其心中的不快却是不能自控的,而且由于领导处于指挥全局的岗位上,又加入了权力的因素,领导是很难避免出现愤怒情绪的。下属的直言不讳,往往会使领导觉得脸上无光,威名扫地,而领导的身份又决定了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

过于直接的批评方式,会使领导自尊心受损,大跌脸面。因为这种方式使得问题与问题、人与人面对面地站到了一起,除了正视彼此以外,已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而且,这种方式是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对立情绪的。你的反对性意见犹如兵临城下,直指上级的观点或方案,怎么会使领导不感到难堪呢?特别是在众人面前,领导面对这种已形成挑战之势的意见,已是别无选择,他只有痛击你,把你打败,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与权威,而问题的合理性与否,早就被抛至九霄云外了,谁还有暇去追究、探索其中的道理呢?

间接的方法很容易使你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领导对你的敌意。在心绪正常的情况下,理智占了上风,他自然会认真地考虑你的意见,不致于先人为主地将你的意见一棒子打死。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有些问题可以不必采用直接批评的方法,相反,可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指出问题,有时效果反而会更好。

其实,领导也是很普通的人,通过迂回的办法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并力求使领导改变主张,仍然是十分奏效的方法。你无须过多的言辞、无须撕破脸面,更无须牺牲自己,就可以说服领导,接受你的意见。

美国经济学家,总统罗斯福的私人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在1939年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委托;企图说服罗斯福重视原子弹研究,以便在纳粹德国前面制造原子弹。尽管有科学家们的信件和备忘录,但罗斯福反应冷淡,他说:“这些都很有趣,不过政府若在现阶段干预此事,看来为时过早。”但他为表示歉意,决定邀请萨克斯于第二天共进早餐。

早餐开始前,罗斯福就提出,今天不许再谈爱因斯坦的信。但萨克斯含笑望着总统,说:“我想谈一点历史。英法战争期间,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海上却屡战屡败。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把法国战舰上的桅杆砍掉,撤去风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但是,拿破仑却想,船若没有帆就不能航行,木板换成钢板船就会沉没。他嘲笑富尔顿:‘军舰不用帆?靠你发明的蒸汽机?哈哈,这简直是想入非非,不可思议!’结果富尔顿被轰了出去。历史学家们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当初拿破仑采纳富尔顿的建议,19世纪的历史就得重写。”萨克斯说完后,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总统。

罗斯福沉思了几分钟,然后斟满一杯酒,递给萨克斯,说道:“你胜利了!”萨克斯终于说服了总统,揭开了美国制造原子弹的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