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20924100000008

第8章 :识破人心的心机(3)

综上所述,初醉、微醉乃是谈话和听话的黄金时间,所谓“酒后吐真言”,就是指这个时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听者应当集中精力,努力获取信息,切勿以酒后之词无足轻重而弃之。如果说话人已进入大醉的阶段,则听者必须注意,切勿随意地把“酒后吐真言”的说法滥推到这个阶段。如果人已进入大醉、沉醉的阶段,则此时之言,多不足信,听不听都可。

[BT2]6.慧眼识人的底牌

察言观色是识破人心的最常用的方法。出门看天色,进门看颜色。无论与什么人接触,一定要懂得察言观色,摸清对方的底细,才是真正的心机。

观察一个人的平常表现与援救行为,就可以明白其品质的复杂情况;观察一个人感触外界变化的反应,就可以确定其平常情况的态度;观察一个人的突出素质,就可以知道其确切的声誉;观察一个人所作所为的动机,就可以分辨出其亲近与相似的类别;观察一个人对爱和敬的坚守程度,就可以了解其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观察一个人的情感变化机能,就可以分辨出胸怀的宽窄;观察一个人的缺点,就可以知道他的优点;观察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就可以了解他将成为什么的人才。

要了解人的内心,一要面对面地交谈,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二要可以灵活、主动地掌握谈话议题,以便及时、深入地了解情况;三要有问有答,可以迅速交换意见和看法,及时沟通感情和认识;四要可长可短,达到目的为止,容易操作。

古人有一套识人的方法,包括派他到远处去任职,以观察其忠诚;让他在身边任职,以观其谨慎;派他做烦杂之事,以观察其能力;突然问他问题,以观察其机智;仓促约定会见的时间,以观察其信用;托付他大笔财富,以观察他是否为仁人君子;告诉他情况危急,以观察他的节操;故意灌醉他,以观察其本性;与众人杂处中,观察其为人处世的态度。

凡是成功的人,大都很注意识人看人的玄机,如刘备之用渚葛亮,刘邦之用萧何,秦始皇之用商鞅、李斯等等,识人的方法是:必须发掘对方的优点,容忍他的缺点,使人有被重视的感觉。以这种方法搓近对方,逐渐喜欢他,然后活用他的长处。

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不能任人唯亲,重用“歪才”;也绝不能苛求全才,而对在某些方面有缺点或弱点的人弃之不用。

宋代时,大帅宗泽曾对初出茅庐的岳飞说:“你的英勇与智谋,武艺与才气,就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你,但是只擅长野战,还不是万全之计。”宗泽非常喜爱岳飞的才华,因此,有意对其栽培,使其了解、精通更多的作战方法,给岳飞一张作战的阵图。岳飞接过阵图仔细看了以后,便对宗泽说:“古今时代不同,平地和山险不同,怎么能按一定的阵图用兵?”宗泽反问道:“像你这样讲,阵法岂不是没有作用了?”岳飞回答说:“列阵而后战,乃兵家的常规,但其运用之妙,却存乎于心。”宗泽听了岳飞的议论,心中十分佩服,认为岳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

世上真正有才能的人,常常隐蔽得很深而不容易显现出来,不遇到一定的事件和机会,有的人往往一辈子都发现不了;琢玉的匠人最担忧的是像玉一样的石头;相剑的人最担忧的是有像吴于那样的劣剑。忠奸相混、贤愚相杂,不易识别,所以‘大奸若忠”。

玉和石的样子相像,只有技艺精良的人才能识别出来。松树还没长到高可笼云时,有谁知道它有傲霜雪的品格。得到天下的人,以了解人为最困难,以亲近贤才为最急迫的事。但由于潜伏着的感情和隐藏着奸诈,是很难从一个人的外貌了解到的。

在生活中,具备做一个有才能的人并不太难,发现有才能的人才真正困难。有人感叹贤才与非贤才之间,似是而非,难以分解,而像和氏璧这样的连城之宝,贫寒之人是买不起的;高出世俗的人才,一般人是不能识别的。识才不易,而能识别人才的人必是有见识的人。

现今的人们都没有识别凌云木的慧眼,直到它高耸人入的时候才称说其高。若不是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谁能认识隐居茅庐的诸葛亮呢。所以,世俗人常说,画虎难画骨,知人难知心,画骨难。认识人的外貌容易,认识人的内心就困难了。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天下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因为识别人才的人太少了。

[BT2]7.做一个读心高手,彻底解读对方的内心活动

现代人正确地掌握“读心”技巧,彻底解读对方复杂的内心活动,就无异拥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足以使你笑傲江湖,纵横天下,潇洒走四方。

我们处于现代社会里,不论你是否喜欢,总是被重重组织所包围,而生存于其间。比如说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国家的一分子,也是政府或某公司的一员,更是家族中的成员。不仅如此,我们还是各种同学会、战友会、老乡联谊会等里面的一分子。由此可知,我们确是生存于各式各样的组织机构中。

这些不同的组织机构都有各自独立的规则,一旦我们脱离或违犯了这些规则,就会为组织所排斥,甚至被组织清除出去。

构成这些规则的基础,可以说就是该组织里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成功与否,便与正确了解他人的内心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取决于你的“读心”水平。所谓“读心”,就是洞悉对方内心活动的技巧与方法。

“猎奇之心,人皆有之”,不论大人小孩,都有某种程度的好奇心,总想了解对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们每天都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人,除了工作和家庭外,像乘出租车会与司机有所接触;在咖啡厅或餐厅也会与服务人员有短暂的接触,即使在这种再普通不过的偶然接触中,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想了解对方的心。当然,对方也会设法窥视你的心。有时,因为了解错误,往往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发生纠纷而引起不悦。此外,任何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负,而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正是因为这种偏爱自己的心理,便往往自以为不会误解对方的心思,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人与人之间相处不融洽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仅仅由这种最普通的现象,就可以知道自己常处于误解对方心思的状态,这种错误对任何人,特别是对生意人来说极为不利。由于误解对方的心思而不知失去了多少机会,遭误解的人说不定还是对你有极大影响的重要人物。由于没有好好把握与这些人的人际关系,说不定来之不易的成功机会便会白白地与你擦身而过。

现代人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人的成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换言之,离不开你每天所要打交道的这些人。你的成功就取决于你每天所要交往的这些人。一个生活在“真空”里不和人交际的人,既算不上什么真正的社会人,更谈不上什么成功不成功。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你的成功取决于读心水平的高低。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怎么与人打交道,如何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是你掌握处世技巧的第一课。掌握“读心”术,是你建立成功人际关系的秘诀。

熟悉下象棋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若你想赢得这盘棋,除了要清楚棋盘上的棋子外,还必须要看透对方下这步棋的用意,并进而判断出其后的布局,方能最后赢棋。正所谓“高手前后看三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读心”也是这样,既不能仅看表面和片断,更不能仅从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就轻率地断定是对方的肺腑之言,其实这或许正是对方为了掩饰自己的行动而故意施放的“烟幕弹”。一定要记住:人心是无法仅从浮浅的表面所能够了解的。

现代人正确地掌握“读心”技巧,彻底解读对方复杂的内心活动,就无异拥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足以使你笑傲江湖,纵横天下,潇洒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