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太在意的话,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会快乐一些。快乐些的包括这么两类学生:一类是确定了将来方向的学生,比如少数城市户口的学生,毕业了就去待业招工,完全不用担心未来;另一类是成绩压根不好的学生,根本没有可能在未来决定命运的高考中出现什么一丝可能性,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毕业证。接受了越高的教育,人的眼界和思想越开阔,就会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渴望,当一旦明白这种渴望根本是一种奢求,反而重新面对现实的时候,能够接受高一点的教育带来的满足就会让人快乐了。
方小冬一直把自己划归上面的第二类,只是在偶尔想到毕业后做什么的时候才会感到有一些压力。
有三堂课是他最喜欢的,体育课、自习课、物理课,原因也很简单,体育课可以踢足球,自习课可以看小说,物理课可以睡觉。除了学习之外,这些都是他用以消遣娱乐的所有活动。
当然还有一种活动稍微隐秘一些,属于他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不仅仅是消遣,而且有所寄托。
这种活动好多人都有过,每个班里流行着一种塑料皮的日记本,有时候封面是一些女的电影明星,就躲在课桌抽屉的最深处或者书包的角落里,用来记一些个人喜欢的东西,比如一首歌词,一些名句,或者是一些诗句。女同学的本子上还会多了一些粘贴画,这些画多是一些明星图片,大家熟悉的有小虎队、翁美玲、周润发等,翁美玲的多是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剧照。
在八八年,追星是理智的,只是用来装饰生活。
方小冬也有一个专门写这些的日记本,不过里面没有粘贴画,最主要的是,里面除了摘抄的大量的文章和诗句,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写的,而且,模仿着写一部分诗句。
不能说这些诗句有什么文学价值,因为里面或者有仿唐诗的痕迹,或者有徐志摩或者席慕容的痕迹。但这些诗句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十六七岁少男少女的心里话,在同环境的同龄人看起来,更容易引发共鸣。
之所以隐秘,是因为在他看来,即使是抄录的东西,也有些是触动自己的心事的句子,仿佛看了日记本就能看穿自己的心事,写的东西只能自己看,最多可以给很知己的同学看。
有时候自己写的诗句就混在名人名句里,别人没看出来,还可以小小的自我陶醉一下。
能看到这个本子的还有四个人,一个是董军,一个是吴倩,再就是新来的韩燕和翁红妹。
董军是方小冬的死党,两人出身教师家庭,除了具备农村教师家庭特有的消瘦体型外,还带有性格上的有些过分的认真,共同的家庭状况和性格,使他们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吴倩就是四大碾砣里的一个,算是与外界稍微有点交流的,坐在第一排董军前面位置。新来的翁红妹和韩燕在第二排,和董军、方小冬并排着,由于教室四排桌椅有些拥挤,中间两排桌椅靠在了一起摆放,因此第二排他们四个其实像同位一样。
几个整天挨在一起的少年男女很快会发现彼此的秘密,很快四个人的日记本就互相传看了。吴倩也偶尔写点诗,一直和方小冬传看着日记本,自然加入到了这个行列。
最近几个人开始偷偷地看《红楼梦》。
☆☆☆
读书的缘起是董军和翁红妹,有一次看过电视剧《红楼梦》后,在晴雯是不是金陵十二副钗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但红妹坚持说晴雯是副钗之一。
争执的结果是红妹胜利,董军表示可能是自己记错了。
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可第二天,他从家中拿来了整套三本的红楼梦。
这次的结果是,红妹留下了这套书,在课间的时候看。
韩燕和方小冬也就分别看第二册和第三册,除了忙着学习外,这几个人在所有空闲的时间开始安静的研读《红楼梦》。
吴倩没有看,只是偶尔在自习课转过身来,听后面的四个红学迷探讨一些奇怪的问题。她没有空闲的时间,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属于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其实她羡慕坐在身后的四个,甚至希望像他们一样轻松,可是她不敢稍有松懈,尽管她一直是班里的第二名或第三名,但想到老师说女生一到高二高三名次就会往下滑,就感到身上压力倍增。
后面的四个也明白这一点,只要是她不回头参与,他们也绝对不会主动找她。
经历过学生时代的都有体会,学校禁止的东西往往是大家感兴趣的。比如早恋,不知为什么国家教育部门的专家没有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对此现象加以引导,改变单纯强行禁止的方式。大禹治水的经验不仅仅适用于水利,有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思,这么简单的道理在学校里却没有人进行实践。其实男女学生之间有交流的***和需求是正常的,多数人在自己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对此能正确认识,但多年后对着自己的子女在男女交往的问题上,这种认识就惊人地改变了,很少有人能用最正确的方式作出最恰当的处理。
同样,对于学校禁止读的课外书,几个年轻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氛围,学习的效率也是相当惊人的。
很快,四个人就能熟练的背诵出前面几个章节的回目,对于冷子兴演说的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人物关系也都烂熟于胸。
他们认为,这对于读懂复杂人际关系的小说是至关重要的。
☆☆☆
这天下午的自习课,方小冬自己在看红楼梦,看到探春远嫁的时候,想起来探春的判词来。就向红妹要来了第一部前四十回翻看,看到“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句时,就翻开自己的日记本,抄下了这一句。
红妹看到他在日记本上写,就要了去看。
看到最后,用肘轻轻的碰了下他问:“这是写探春的吧?”
“是啊”,他轻声的说:“探春算是结局好的,尽管离家千里,但终归是有所依靠,没经历到家破人亡。”
“探春恐怕并不喜欢这样,否则就不会有千里东风一梦遥了”,红妹叹了一口气。
“离家远也没什么,增加一些阅历也不错”,方小冬顿了顿坚定地说:“有时候我很向往草原戈壁,纵马驰骋的生活。”
红妹的眉头紧皱着说:“这么说倒是简单,见不到爸爸妈妈兄弟姊妹,人怎么能开心。”
这时韩燕听到扭过头来说:“好好的说什么探春,说的我都想家了。”
红妹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趴在桌子上不再说话。
她俩都是离家千里来这儿读书,一提起离家的话题就都不开心了。
方小冬不知该说什么安慰,看着韩燕哄着红妹说:“就要放暑假了,我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他赶紧说:“到时候我去送你们。”
“谁稀奇!”韩燕这一句说出来后也有些不好意思,就笑了,毕竟也不怪他。
方小冬看到气氛不紧张了,就跟韩燕说:“给我看看”,然后用手比划着日记本的样子。韩燕前后看了看,偷偷的从桌子下面把日记本递了过来。
韩燕的日记本封面是粉红色的,前面都是写的一些诗词句子,她看起来偏爱席慕容,里面多是席慕容的句子。
前面方小冬都看过了,翻到后面,看到最后一页写了一首小诗。
/就是去远了
湘江悠悠
也只是
揉碎了千红
珍藏起那把破碎的折扇
似藏起
云飞云展/
他一下就被小诗的精致感染了,想了一下,提起笔来加了几句:
/那是红尘中的不了缘
多年后能记起的
也只是你醉后的浅笑
那从芍药
无人再怜/
写完后他吧笔记本递回去,韩燕看到他写上了东西,翻到最后看了一会儿,又转过头望着他沉吟了一下,眼神一转,低下眉去,没再说话。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