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21092700000029

第29章 取舍有道,不被繁花迷双眼(2)

俗话说:“舍得,有舍才有得。”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人生中的处世智慧与道理。因为,真正豁达的人,懂得超脱;真情的人,懂得奉献;幸福的人懂得放下;智慧的人懂得得与失。

有一天,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二人结伴下山,到集市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集市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来,再过一条大河即可,不过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独木桥,未知哪天会桥断人翻。

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走的是近路,这样一天一来回,就会省时省力了。他们轻松下得山来,正准备过桥,突然细心的大和尚发现独木桥的前端有一丝断裂的痕迹。他赶紧拉住抬头一路走的小和尚并说:“慢点,这桥恐怕没法过了,今天我们得回头绕远路了。”小和尚经大和尚的提醒,也看到了桥的断痕,但他认为:“回头?我们都走到这儿了,还能回头么?过了桥可就是镇上了,回头绕远路那还得有多远啊?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桥或许还能撑得住。”

大和尚知道小和尚性格倔强,见他执意要过桥,便不再言语,只是抢道走到了小和尚的前面,并随手捡了块石头在手中。只听到“砰”的一声,腐朽老化的独木桥应声而落,坠入三四丈下湍急的河流中。偌大的独木桥竟经不起大和尚手中小石块的轻轻一敲!小和尚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继而庆幸自己还没来得及踏上危桥,又暗自为自己的鲁莽倔强和固执感到羞愧。

在回头的路上,小和尚感激而又疑惑地对大和尚说:“师兄,刚才幸亏你的投石问路,要不然,我可要葬身河水之中了。你说,我当时咋就那么懵呢?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回头太难,过了桥便是镇上了,绝不能回头了。压根儿就没想过桥万一真垮了摔下河怎么办。”大和尚不无深意地说:“只要懂得放弃,其实回头并不难。”

只要懂得放弃,其实回头不难。人生的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该放弃时不放弃,继续下去可能遭遇更可怕的后果;该放下时不放下,身心的负担只会越来越沉重。

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放弃意味着什么?放弃是一种勇气,但放弃绝不是对自己的背叛,放弃自私,放弃虚伪,你就会变得高尚,你生活的天空将是晴空万里。放弃一段缥缈的感情,你就会变得踏实,如释重负,轻轻爽爽。

放弃,不是怯懦,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暴自弃,更不是陷入绝境时渴望得到的一种解脱,而是在痛定思痛后做出的一种选择。

放弃,不是退避,而是一种贮藏,贮藏更大的勇气。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这里的“能屈”不是懦弱,是一种长远的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

得不偿失,是一个警钟长鸣的问题,但是我们却常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愿意舍弃一点点的小利益,总是不能够放弃一点点的小获得,经常被蝇头小利迷惑,经常被一时之便所诱。所以,我们痛苦地说我们从没有大收获,我们无奈地说我们从没有碰到过大收获的好机遇。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因小而失大,强得而忘失。

放弃那些力所不及、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盲目扩张的欲望,放弃那些我们不想拥有的和那些对自己毫无意义的、甚至有害的东西,放弃一切该放弃的东西,瞄准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努力拼搏,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生活中,对待任何事都不要太执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某些时候你的执著与坚持可能会被别人的一句话所改变,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执著与坚持是那么的可笑,甚至有些愚昧,有些事情真的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包括自己的家人,就像一个思乡的游子对自己的家人说很想念他们,想回去看看,但家人却说,可以的话,就回来吧。就只要这么几个字,却足以将你一直以来的坚持与执著击得粉碎。

生活中,也不要说永远,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许多的人和事,我们曾经以为我们会把他们永远地记在心里,但许多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心根本就装不下那么多的人和事,而那些藏在心底的事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淡,淡到你回忆起他们时,自己都会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过,发生过,经历过,不得不感叹某些事竟是如此经不起岁月的洗礼,有些我们认为会直到永远的事,往往却是转瞬即逝,我们还来不及抓住,还来不及细细体会,就已经成为过去了。

拿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担。做你爱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可以活得更精彩。人类的智慧不是埋藏在前人的经验里,而是潜伏在自己的心灵中。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勇于放下,把握当下

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说:“选择和放弃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却是成功的前提。”

其实,放弃并不一定意味着失去。放弃贪婪,就得到了轻松;放弃痛苦,就得到了快乐;放弃患得患失,就得到了洒脱;放弃阴霾的昨天,就得到了晴朗的今天。

人生中,必要的放弃不是失败而是智慧;必要的放弃不是懦弱而是升华。所以,我们说必要的“舍”是一种理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升华,因为这样的“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得”。真所谓“有舍,才有得。”

2000年年初,生意人吴宇发现了一赚钱的商机:生产IP拨号器。因为整个机器成本才五十块钱左右,可是因为是新生事物,所以当时的市场价却高达一千多元。其实,IP拨号器的技术原理很简单,基本是电话机原理,只不过多了块控制芯片而已。

吴宇了解到这一行情后,马上行动,买来了数万元的生产调试设备,并招聘了一批技术人员,日夜兼程地设计、生产、调试。很快,产品便推向市场。吴宇的分析也得到了市场验证,他因此而大赚了一笔。就在别人以为他会立即扩大生产规模时,他却来了个急刹车,放弃了这一生意。他卖掉了设备,辞退了技术人员,转租了厂房。

很多人对此很不理解,有的人甚至说吴宇是个十足的傻瓜,放弃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但只有吴宇自己最清楚这样做的原因。他清醒地认识到,IP拨号器利润是超高的产品,竞争对手肯定会纷纷跟进,而且其中好多都是实力雄厚的电话生产厂商和大通信公司。他们一旦介入,自己的产品就毫无优势可言。与其到时候灰溜溜地被别人打败,还不如自己提前撤退,所以他明智地选择了放弃。吴宇的放弃又一次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我们看到吴宇一次次放弃无疑是正确的,没有放弃就没有收获,人的精力有限,当你把精力放在了势头渐衰的事情上时,自然没有精力去做势头正盛的事情,可想而知,你的人生之路也会随之势头渐衰。

有些人就是不能做到知足知止,贪心不已,他们的人生永远在选择,在追逐更好的东西,以便壮大自己的名望、地位,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放弃那些不足取的东西。因此,他们的人生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一个人如果没有放弃的勇气和胆识,你就无法比别人看得更远,无法比别人走得更远。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个时间段内,我们也许能做好一件事情,但不可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

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如果你能够领悟“放下”的道理,你将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人生在世,如果不能把一些不是很必要的东西放下,你的“人生行囊”将会很快装满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从而让你不堪重负。

“舍”和“得”是一对很有意思的反义词,“舍”就是放弃,“得”就是得到,但是,有时候的“舍”的结果却是另一种“得”,这就是事物的辩证原理。被迫地“舍”很多时候不会得到任何的东西,相反还可能失去更多的东西;主动地“舍”才能“得”到一些原本看似得不到的东西。这就是选择的魅力。

苏格拉底的“如何寻找最大麦穗论”就是在教我们如何选择:在一块麦田里先走上三分之一的路,观察麦穗的长势、大小、分布规律,在随后的三分之一的田地里选定一个相对最大的,然后从容走完剩下的三分之一。即使在这三分之一里面还有更大的麦穗,按照规律来说也不至于令你太过遗憾了,总比一上来就匆匆选定,或者行程快结束了才胡乱抓一个更具有科学性,更能使人心安理得。

苏格拉底的“寻找最大麦穗理论”是选择的技巧,也是放弃的智慧。有时候你的目标太多,不妨扔掉一些,这样选择对你而言才会是快乐而不是苦恼的。

现实中,一个不成功的人,往往并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太多。这样的人不懂得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们什么都想要,但因为精力和时间有限,结果什么都没有做好。如果不懂得选择,那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自己成功的机会。所以,舍弃有时是必要的,必要的“舍”往往能换来更大的“得”。

人生短暂,生命无常,谁也无法预言将来,只有放下过去,把握现在,才有美好未来!没智慧的人总希望别人给他快乐,有智慧的人是自取快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切唯心,就看你对生活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其实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很多悲剧往往就是无法放下,如果你能够领悟放下的道理,将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患得患失,对自己已经失去作用的事物却一直耿耿于怀,不能放下。其实一旦放下,放眼长空,你就会发现不仅可以使自己释怀,更多时候还能使他人获益。

名利万千,当退则退

在自然状态中,人们自由自在,人,呈现出天然本质,物,也呈现出天然本性。人,假如能常守自然本性,便能外在态度安详,内在精神平静,有一种天德,也就成了生命自然的宠儿。于是,人敬人爱,外物也不伤不害。应当明白:行事,只能行可行之事;辩论,只能辩可辩之理;智慧,就是在于发现不可勉强进入的地方,叫人止步。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生是我们的开始,死是我们的结束。发落齿疏,生老病死,鸟吟花开,这些都是生命进程中的自然规律,是必然要发生,而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善于为自己谋取利益,但由于他们往往不够洒脱,因而常常执著于名利,一贪而不可收拾。但是命运是捉摸不定的,小聪明的人无法从繁荣之中看到衰微的征兆,因此最后也往往难逃可悲的命运。

文种曾经是勾践的重臣,为打败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继续辅助越王。在这期间范蠡曾写给他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长相,颈项细长如鹤,嘴唇尖突像乌鸦,这种人只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现在不离去,更待何时?”后来文种也称病返乡,但做得不如范蠡退隐彻底,他留在越国,其名仍威慑朝野,于是佞臣陷害于他,诬称文种欲起兵作乱。越王也有“走狗烹”之意,故而以谋反罪将文种杀死。

像这样只知进,不知退,久居高位,遭“文种之祸”者,又何止一人?此等人最大的弱点是心中始终有个小聪明,误以为还能“收获名利”。可见,见好就要收,处世不贪,是多么重要。

说客出身的范雎任秦国宰相,以“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为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可是到了晚年,他却出现重大失误!他推荐的将军带领两万将士投降了敌人。投降乃是“株连九族”之罪,推荐者也难逃其咎。范雎虽深得秦王信赖而免于一死,但他心中一直忐忑不安。这时他的一位属吏蔡泽劝慰说:“逸书里有‘成功之下必不久处’之说,你何不趁此时辞去宰相之职呢?这样你不仅可保伯夷般清廉的名声,又可享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般长寿!若还眷恋宰相之位,日后必招致祸害!请您三思。”范雎听完大悟,于是请奏辞职并荐蔡泽为相。范雎可算是善于纳言的君子,因而祸害最终未殃及他。

人生中,“善于放弃”是一种境界,是历尽跌宕起伏之后对世俗的一种不屑,是饱经人间沧桑之后对财富的一种感悟,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充满自信的一种流露。只有在了如指掌之后才会懂得放弃并善于放弃,只有在懂得并善于放弃之后才会获得大成功。而这些,是只拥有小聪明的人无法理解的大智慧。

杨玢是宋朝尚书,年纪大了便退养于家,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坐在书桌旁,正要拿起《庄子》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便宜了他!”

杨玢听后,问:“别着急,慢慢说,他们家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是的。”侄子们回答。

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解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宅子大。”

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旧宅地,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侄子们说:“虽无影响,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杨玢笑着说:“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们有什么用?”侄子们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们,状子都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杨玢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淡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

一个人立身处世,事事都须谨慎,不能只进不退,更不能居功自傲。

王导是东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西晋灭吴后,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王导为了要在吴境建立以北方士族为骨干的东晋朝,必须先树立司马睿的威信。他精心安排朝见司马睿的仪式,非常威严,南方士族都敬服拜于道左,司马睿威信大增,王导也因此备受宠信。司马睿登上皇帝宝座后,为感激王导辅佐,多次请王导与他一起接受群臣们的朝贺,王导固辞不就,因而更得司马睿的倚重。公元322年,王导堂兄王敦认为司马睿远贤近佞,要起兵讨伐,另立新主,王导不从,王敦只得作罢。公元323年,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敦派其兄王含进攻建康,要推翻司马氏自立,王导言辞讨伐,又用计打败王含,保住了司马氏政权,从而进位太保。然而他功成不居,深得各朝皇帝的信任和大臣的拥戴。

王导深明退让之道。他为了家族和利益,自己不居功,在家族中有人想造反的情况下,居然能全身而退,依旧荣宠不衰,以至于民间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谣。这就是王导退让的结果。如果他也骄横跋扈的话,也不会风光太久。

人生苦短,活着更是不易。因此,在争取拥有的同时,懂得学会放弃,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那才是真正的聪明。

退让是一种低姿态,如果在一些问题上适当退让,不但会让自己占据有利位置,更会博得以后的更大成功。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自然不会急躁、轻狂。丰富的知识使得他们的思想深沉,涵养有素,懂得低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