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21092800000017

第17章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业务(4)

图书馆行业竞争处在非市场环境中,主要是围绕信息用户开展的,“一个不能吸引并留住广泛用户的图书馆,不管它在短期内的经费如何,文献资源及工作人员队伍如何,从长远看,它都很难继续赢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维持其长久发展”。可见,用户的需求是培育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土壤。用户及信息需求一旦为图书馆所掌握,就可以转化为重要资源。这种资源是一种真正独有的资源,是图书馆一切能力和工作的核心。而实现用户价值则取决于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效率和服务团队能否使用户满意,能否获得稳定的用户资源,并因此决定其社会的价值认同。如本书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所述,有50%的高校图书馆开展了企业信息服务(地方高校图书馆22%,部属院校图书馆12.5%,职院图书馆15.5%),其中39%的高校图书馆为大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相同性质高校图书馆比较,60%的部属院校图书馆,42.2%的地方高校图书馆,38.5%的职业院校图书馆开展了社会化服务,而三类不同性质院校图书馆开展企业信息服务的比例则依次分别为58%、60%、60%。因此可见,高校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核心信息产品、品牌服务确立了其行业信息服务的优势地位。比如,扬州大学图书馆研制开发的中小企业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查新、代检代查和定题服务。重庆大学图书馆成立了“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立了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与企业建立联系并签订合约,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力。开展企业信息服务并不意味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对象和建设任务的“本末倒置”,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仍然是要以学校的基本用户为主,以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主,所以,企业信息服务用户必须是有选择性的,要依据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条件,通过企业信息需求市场调研,锁定信息需求量大,并且有能力提供信息服务的目标用户,围绕既定用户制定企业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对企业目标用户的定位,逐步提升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的综合实力,实现图书馆与企业的互助双赢的良好局面。

良好的企业信息服务效果,能够促使更多的社会用户深入了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价值,并主动利用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进行阅读和学习,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品牌效应,扩大高校图书馆在全面文化教育中的影响力。高校图书馆只有锁定稳定的目标用户,拥有把握目标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服务,并且在企业信息服务市场大有作为。

4.4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规范

规范是指确立的群体行为标准,这个标准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企业信息服务规范主要是指面向企业的基础信息服务标准和专题信息服务指南等。具体的就是指制订出企业信息服务规章制度和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守则,明确基础信息服务和专题信息服务相对统一的服务规范、服务程序、服务质量、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及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企业信息服务的规范化管理,目的是调节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约束图书馆在企业信息服务活动中的行为,使企业信息服务逐步纳入图书馆正常的业务轨道,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高校图书馆社会信息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4.4.1信息资源建设及其规范化管理

具有产业集群特色的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及规范化建设是有效开展企业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企业信息资源在建设内容上,要具备新颖性、完备性特点,使用原则上则要具有便捷性和易用性特征,要充分反应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资源的增值利用价值。

当前,复合型社会信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实体电子资源、虚拟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高度融合,共同构成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内容。数字化资源的快速增长和复合化发展态势,既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也给用户的检索造成了不便,无形中降低了用户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信息资源建设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服务的优势,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建共享,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构建自有品牌产品,开展网络化、社会化信息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设施建设得到极大的重视和全面普及,但数字化服务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不同性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同时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1.数字化资源理论体系建设问题

图书馆所蕴含的核心能力是信息资源所体现的知识和应用价值。与纸质文献相比,数字化资源的知识获取及整合利用优势日渐显现,但作为新生事物,数字化资源的理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缺乏政策性指导和对馆藏数字化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评价,如数字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态势与结构体系、影响因子的计算与评价、建设标准与规范研究等。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规范要求,各馆对引进资源和特色资源的建设缺乏计划性,多是依赖高校图书馆联盟的集团采购,导致同质性数据库资源过度建设,而符合本馆特殊需求的异构数据库建设则显不足,电子资源应用面也因此不及传统文献广泛而深入,用户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时,更愿意通过搜索引擎而不是图书馆查找。因此,必须确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资源分析与评价指标,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规范化要求,科学评价数字化资源利用情况,为面向企业的自有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特色数字化资源建设问题

当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多是举一馆之力自行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标准和评价指标,因此,在建设规模、内容、质量和学科分布上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一些特色数据库未能体现可资利用的特色,建设内容泛而杂,属于粗放型“搬砖式”的简单累加,可利用性不强;部分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或是空架子,或是数据库商转赠资源库,长期不予更新,数据非常滞后,几无“特色”可言;除CALIS联合共建的特色资源外,多数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仅限于提供IP范围内全文浏览、下载,应用面窄狭;一些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对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习惯于共享中心馆数字化资源,如湖北省高校图书馆2010年资源共享专项经费的使用为37.41万元,2011年为27.04万元,从对湖北省36所高校图书馆该项费用使用的排名情况看,位于前五名的基本为重点院校图书馆,其中两所985高校所占比例分别为67.87%和77.12%。由此可见,一些图书馆为弥补资源建设、技术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的不足,共享实力雄厚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

产业集群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企业总体情况介绍、企业年度报告、企业出版物等基本信息;企业组织结构信息;产品技术和服务信息,商标、专利权信息及其企业许可证信息。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及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居行业领先地位,作为长期建设任务,企业特色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不仅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出地区产业经济的特色,而且在服务流程和服务形式上也要体现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专业性特色。一方面,在提供资源服务的过程中与本馆其他各类载体资源互为补充;另一方面,建立企业集群的集成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专题讨论(talkIRC)、网络新闻(news)、电子公告(BBS)、网络信息服务(WWW或Web)提供集群企业的信息交流和项目交流。

同时,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合作集成化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整合及系统集成的方法,对企业信息系统、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组织、利用,通过构建统一标准下的企业信息资源组织与集成化信息服务平台,协调共享多元化企业信息资源。

3.自有资源区域性合作共建问题

现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核心理念是共创、合作、分享,但图书馆囿于体制,始终不能跨越条块分隔的局面。用户是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知识服务环境和众多的潜在用户,高校图书馆应该从真正意义上打破现有体制、机构、地域等人为限制,为用户提供真正信息自由的虚拟服务平台。

目前,区域性图书馆网络联合体已形成一定规模,但资源共享与利用仍处于薄弱环节,如信息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标准化建设,各馆在经费、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资源共享的成本分摊、利益分配等问题,使区域性资源共建共享始终得不到有效开展。自有资源建设的核心作用是为高等院校、政府机构、社群企业提供不同地区经济和文化特色、不同专业和学科特点的数字化资源,目的是打造高校图书馆联盟特色资源服务门户,并将其集成到区域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和企业门户网站,使不同的用户群体通过不同站点直接获取统一检索界面下的特色资源服务。因此,其建设任务,一是满足不同类型用户对专题知识信息的需求,推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工作;二是传承区域民族文化历史,满足城市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三是实现统一性、标准化、特色化和开放式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多层次的信息资源建设是开展企业信息服务的前提,理想的模式是谋求与企业在优势资源建设上的合作共享。这其中包括高校图书馆与企业达成文献资源共建,并共享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协议;企业共建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协议;“馆企”共建的收益与风险协议;网上特色数字化资源和馆藏实体电子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等。企业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集群,因此,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及其管理方式应该有别于高校基本用户群的服务管理方式。包括企业信息服务理念、企业信息服务工作制度及信息活动的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规范、人员配备与技术设备的支持、服务手段与服务质量的规范化管理等,要能够确保面向企业信息服务工作持久稳定地开展。

4.4.2信息服务流程及服务模式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