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
21105600000010

第10章 高效率的五种习惯

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方案

有一只小猫在岸边钓鱼,旁边坐着一只老猫,也在钓鱼。奇怪的是,老猫不停有鱼上钩,而小猫一整天都没有收获。它终于沉不住气,问老猫:“我和你的钓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猫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令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连眼也不停地盯着鱼,见有鱼上钩,心情急躁,情绪不断变化,心情烦乱不安,鱼不让你吓走才怪,又怎会钓到鱼呢?”

同样,现在每个人都想如何钓到鱼,钓到最多的鱼,因此,必须拥有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你只要清除心中的一切杂念,那就可以对准自己的目标向前挺进了。

专心致志类似于运动员聚精会神。除了心态的警觉、清晰和沉着之外,集中注意力还意味着排除外界干扰,平息内心的不安,并且寻找各种方法,全神贯注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它要求把自己的意念从千百件你必须做的事情当中收回,变万念为一念。把注意力放在你手中正在干的事上。注意力集中的人将他所要完成的任务从繁杂的事务中独立出来,然后心平气和地、目标明确地使出浑身解数完成它。长时间地控制精力和思维点集中于特定的任务上以达到特定的目的。一鼓作气地将待解决的事情做完。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希望能拥有高品质的人生,有的人则希望自己改造这个社会,然而因为生活中的诸多挫折和日常琐碎,许多人的梦想就此缩水,甚至再也提不起劲想去实现。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很注意把精力用在一个目标上,专心致志,集中突破,这是他们成功的最佳方案。历史上不少人才被埋没,除了社会原因之外,没有找到他们为之献身的具体事业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今日点瓜、明日种豆,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曾经有人问牛顿怎样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回答说:“我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成功者始终将目光集中在他们的目标上,他们常常在向目标奋进的过程中运用想像提醒自己目标所在。

奥林匹克运动会十项全能金牌获得者布鲁斯·詹纳甚至用运动器械装备了整个寓所,以便每天提醒他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将十项全能每个项目的器械放在他不训练时也不得不看到的地方,跨高栏是他最差的一项,他就将一个栏放在起居室的正中央,每天必须跨越30次;他的制门器是个铅球;杠铃就放在室外廊檐下;撑杆跳高用的杆子和标枪在沙发后竖立着;壁橱里放着他的运动制服、棉织套服和跑鞋。布鲁斯说这种不寻常的陈设在他准备奥运会夺冠的过程中,帮助他改善了自己的竞技状态。

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目标创建一种经常提醒自己的方式。比如,将你确定的目标和实施计划写在便笺上或是记事本上,并将它们有计划地放置在你的家中和办公室里,使你能够常常看到它们。这样目标和计划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帮助我们始终将注意力放在这些最重要的事情上面。

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梦想始终环绕着我们,通过多种方法来建立自己的提示途径。采取什么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布鲁斯·詹纳的方法非常具有想像力,甚至有点出格了,但它的确帮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指出:“如果你能够将自己的努力始终集中在你的目标和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你了。”

秩序是工作的第一法则

在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的天花板上写着著名诗人波鲁的一句话:秩序,是世间的第一条法则。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有些习惯可能不好,但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而有些则是我们获取幸福与成功的最大阻碍。我们应该坚决改正它,将它摒弃,不然这些恶习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恶劣的影响。我们要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这会让我们终生受益。在每天的工作中,有些人做起事来有条不紊,而有些人却忙得晕头转向。究其原因,并不是他的工作量比别人大,而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工作,该先做什么。因此每个人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要保持桌面的干净,拿走不用的纸张,只留下与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东西。

这个习惯会让你更容易、更快捷地处理工作,同时它能使你工作起来有头绪。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位报纸发行人说,有一天秘书帮他清理了一下办公桌,结果发现了一台找了好久都没有找着的订书器。如果办公桌上堆满了东西,很容易让人产生混乱和无所适从的感觉。更糟糕的是,这会让你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永远也做不完。长时间受这种情绪影响,会使你忧虑得患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

美国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的董事长罗德·威姆斯认为,提高效率的第一步就是把桌子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仔细清理一下,留下亟待处理的一件事情。这样工作起来更容易,也更方便。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药剂研究室主任约翰·斯托顿教授发表过一篇论文《机能性神经衰弱引起的心理并发症》。在这篇论文中列举了十一条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的情形,其中第一项就是:“一种被强迫的感觉,没完没了的待办事项。”把桌面清理干净这么简单的事情,真的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吗?著名的精神病治疗专家威蒙·德萨尔曾经做过这方面的临床实践,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芝加哥一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山姆每天埋头在办公室里,处理着好像没完没了的工作。他第一次到德萨尔诊所的时候,已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他的脸上写满了焦虑、紧张。他告诉医生,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三张大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东西,他每天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可工作似乎永远都干不完。在与德萨尔仔细地交谈以后,他回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办公桌,最后只留一张写字台,当天的事当天必须处理完毕。从此,他再也感觉不到没完没了的工作的压力了,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

其次,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工作顺序。

享利·杜拉提是全美最大的市政公司的创始人,其分公司遍及全美各地。他说,不管他出多么高的工资,也找不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

这两种能力就是:有头脑能思考和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默默无闻的查理·卢西曼经过十二年的努力,成了家喻户晓的派登公司的总经理,年收入过百万。在分析自己成功的原因时,他认为自己具备了杜拉提所说的那两种能力。卢西曼从他的记忆所能想起的时候起,就每天清晨五点钟起床,此时是每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开始计划当天要做的事,并把当天的工作都按重要程度安排好。

美国最成功的保险代理人加理森·贝特,每天还不到五点钟,就已经把工作安排好了。他每天都给自己定下要卖的保险的数额,如果今天完不成,差额就累加到第二天,依次类推。

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始终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办事。但经验表明,按部就班地做事,总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要好得多。

如果萧伯纳每天不为自己定下严格的规定,每天必须写出五页文字,他或许一辈子只能做个银行出纳员。虽然他在九年之中只挣了30美元稿费,但正是由于一直把写作当成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来做,才使他后来成为一位全球闻名的作家。

再次,你遇到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时,要坚决果断地就地解决,不要拖延。

威尔逊在美国钢铁公司担任董事,每次公司董事会总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讨论问题,但能作出决定的很少。散会后,每个董事都得带着一大包文件回家看。

后来,威尔逊向董事会提了一个建议:每次开会只讨论一个问题,而且必须要作出决定,不拖延耽搁。虽然这样做会需要研究很多的资料,但是它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讨论下一问题之前,上一个问题肯定已经有了结果。改革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陈年旧账都得到了解决,董事们再也不用抱着一堆文件回家去了。这是一个好的办法,对你我都适用。

培养对工作的兴趣,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

1943年,加拿大国防部聘请阿尔卑斯登山队教练为威尔士军团的士兵进行登山培训。苏曼先生就是当时被聘请的教练之一。教练的年龄都比较大——大约在四十二岁到五十五岁之间。他们带着年轻的士兵们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在冰河与雪地之间穿行。每天,在完成了十五个小时的训练后,那些年轻的士兵们个个都精疲力尽了。

可是,这些比士兵年龄大得多的教练们的情形却要比士兵们好得多。他们虽然很累,但精神状态却很好。他们吃完饭之后,还要呆在一起聊个把小时才休息。难道是因为士兵们的肌肉锻炼得不够结实吗?当然不是,原因就在于教练们对登山充满了兴趣,那是他们的爱好,而士兵们却对登山感到厌烦。

当人们做一些很有乐趣,并让自己兴奋的事情时,很少会感到无聊、烦闷,也不会疲倦。

因为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能力能够发挥的地方。如果你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厌烦,不妨自己玩一个“假装的游戏”,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个小姐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她每个月都要做那件最让她乏味的工作——填写石油销售表。她为了培养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兴趣,让自己的情绪兴奋起来,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是什么样的办法呢?很简单,就是与自己比赛。首先,她统计出上午的打印数,在下午的时候争取打破这个记录。然后,在下班的时间再统计出全天的打印数,争取在第二天打破这个记录。通过这个方法,她的工作效率明显超过了别人,也节省了体力和精力,有效地防止了因工作烦闷而带来的疲劳,从而给她的休息时间带来了更多的快乐。

如果你试着装出对工作有兴趣,这一点点假装会使你的兴趣逐渐变成真的,你的疲劳、忧虑和烦闷也会因此而减少。

几年前,霍华特作出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决心让他的工作变得有趣。因为他的工作太无聊了:洗碟子、刷柜台。当别的男孩追求女友时,他却在替别人盛冰淇淋。

霍华特十分讨厌这份工作,但他又没有别的选择。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研究冰淇淋:它都含有哪些成分,是怎样做成的,为什么有的冰淇淋会更好吃一点?

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学成分,这使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他的化学成绩变得十分优秀。他对食品化学的浓厚兴趣,促使他高中毕业后在大学中选择了食物技术的课程。在上大学期间,纽约可可推广中心举办了一次关于可可和巧克力应用研究的征文活动,霍华特的文章得了最佳奖,他也因此获得了一份丰厚的奖金。

大学毕业之后,霍华特发现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于是他便在家中的地下室里建了一个私人实验室。开业没多长时间,政府颁布了一项新法案:牛奶中的细菌含量必须经过严格计数。霍华特的实验室承接了周边城市十四家牛奶公司的委托,为他们生产的牛奶检验细菌数目。为此,他还专门雇了两个助手。

二十五年以后,霍华特将很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袖人物。

当年那些买他冰淇淋的同学,现在有可能面临失业,抱怨自己没有遇到过机会。事实上,当初霍华特如不是决心将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恐怕他同样也不会有这种机会。

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卡文博22岁那年,在一艘运输船上找了一份差事,为船上运载的牲畜喂水和饲料,这样他就不用花钱而到达欧洲了。到了欧洲之后,他骑着自行车游遍了英国,接着他又去了法国。当他到达法国时,他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不得已,他把相机给当了,花钱登了一份广告,找到了一份推销工作。

卡文博不会说法语,但就是这个不会说法语的人,挨家挨户地敲门,一个月居然挣了五千美元的佣金,成为当年法国年收入最高的推销员。

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呢?

首先,他先让雇主把他的推销词用法语写下来,然后他把它背得滚瓜烂熟。接着他就开始去按门铃,主妇出来后,他便操着他那带美国口音的法语背诵推销词。然后,他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拿给主妇们看。如果主妇们问他问题,卡文博就耸着肩膀说:“美国人……一个美国人。”同时他摘下帽子,把藏放在里面的推销词指给主妇们看,主妇们总会忍不住笑起来,他也跟着大笑,然后拿出更多的图片。

卡文博讲这件事时承认,推销工作的确不容易。他之所以能坚持下去,完全是他决心让这件工作变得有趣。

每天出门之前,他总是要站到镜子前对自己说:“卡文博,如果想活下去,就得干下去。既然必须干下去,那你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干呢?你何不想像自己就是即将登台的演员,投入所有的热忱呢?”

卡文博每天这样打气从而逐渐改变了他。以前他十分讨厌和憎恨这份工作,现在他开始喜欢这件事情了。这也让他挣了更多的钱。

就是这段工作经历,让他对法国人的生活有了深切的认识,为他以后的新闻分析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如果你从事劳心的工作,你可能因为未完成工作而感到疲倦。这也就是说,工作并不会给人带来疲倦,倒是忧虑、挫折及不平之气让人倦怠。

有一个叫汤姆的年轻人,他实在找不到其他工作,只得从事一件没有太大意思而且枯燥的工作,他每天要站在车床前加工螺丝钉。既然必须从事这份工作,汤姆试着从中找到乐趣。于是他和另一个同事展开了竞赛,看每天谁做的螺丝钉多。工头对汤姆的生产速度与质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就把他调去从事一份条件较优越的工作。三十年后,汤姆已成为一家机车制造公司的董事长了。

1800年前,古罗马皇帝奥里欧斯在《沉思录》一书中写道:“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的思想创造的。”这句名言到今天同样是真理。经常提醒自己,你可以把思想引上快乐的轨道。如果你在工作中得不到快乐,那么在别的地方也找不到,因为你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改变自己的思想,培养工作的兴趣,那你就会把疲劳降到最低程度,这样你就会少一些忧虑和烦恼,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

把钟表拨快一分钟,立即行动,会把工作做得比平时更好

任何一位老板都会赏识勤奋工作的员工,勤奋是一种值得任何人尊重的美德,不论在哪里,都会让人赞扬。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有些人做事情总是习惯拖延,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去做。

“不着急嘛,再等一会吧。”

“明天再说吧!”

拖延其实是最具破坏性、最危险的一种恶性习惯。它会使你丧失主动进取的精神,失去旁人的信任。

某公司老板要出国同外商谈判,他要求几位部门主管把自己的一切物品都准备好。

在该老板登机的那天早晨,各部门主管都来送机。有人问其中一个部门主管:“你负责的文件打好了没有?”

对方睁着惺松睡眼,说:“我今早只有3小时睡眠,我熬不住睡去了。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用英文撰写的,老板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待他上飞机后,我回公司去把文件打好,再以电讯传去就可以了。”

谁知转眼之间,老板驾到。第一件事就问这位主管:“你负责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闻言,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已经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自己的报告和数据,而不白白浪费坐飞机的时间呢!”

这位主管此时的窘相大家一定可以想像的到吧!

作为一名员工,任何时候,都不要自己想当然地去计划工作,自作聪明地希望工作的完成期限可以按照你想像中的计划而后延。

做事总是拖延的员工绝对不是一名称职的员工。一名得到老板信任的员工应该今日事今日毕,否则可能无法做大事,也肯定无法取得成功。所以应该经常抱着“必须把握今日去完成它”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你的手表拨快一分钟,不再拖延,立即行动!

一个勤奋的艺术家为了不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当他产生了新的灵感时,他会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深夜,他也会这样做。

一个优秀的员工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家,他对工作的热爱,立即行动的习惯,就像艺术家记录自己的灵感一样自然。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如果将一天中的时间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生命。拖延是因为人内心深处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自己将要劳动时,或要做出一项决定时,我们就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在逃避中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如果你心存逃避的念头,你就能找出千万个理由来为自己的拖延辩护。

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要想进步和向上,把工作做得比平时更好,这里有两个原则:

第一,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行动,要下决心停止自己的拖延行为,立刻采取行动。

第二,将钟表拨快一分钟,永远以比别人更快、更积极的态度来完成工作。这样,你就能很好地改变自己,变得不再拖延。

“将钟表拨快一分钟!”这句话是一个最惊人的自动启动器。任何时候,当你正在拖延任何一件事的时候,就应该想起这句话,使自己变得更积极,立刻行动!

如果你要做的事情太多,那么就从你碰见的任何一件事着手,这件事是什么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已经将你的钟表拨快了,你已经变得不再拖拉了,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惰性还会使你想拖延下去,你仍然不想动手去做。

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了苛刻的工作期限时,不要反驳,不要抱怨。将心比心,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像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让工作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完成。因此,假如你渴望成功,那么,就以老板苛刻的工作期限为基础,主动给自己再制定一个新的工作期限吧!要让自己的钟表比老板的快一分钟!

把钟表拨快一分钟!你拨快的钟表才能真正凸现出它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示出立刻行动的高效率。巴莱托定律告诉我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

记住这个定律,并把它融入工作当中,对最具价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时间,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感到安心,你会一直觉得陷于一场无止境的赛跑里头,永远也赢不了。

你若希望自己能以“办事利索”的形象获得老板的青睐,那就赶快把自己的钟表拨快一分钟,摆脱拖延的习惯,即刻去做手中的工作吧。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摆脱拖延的恶习,将自己从“明日再做”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一旦你成为做事迅捷的人,你也就成为老板心中的得力干将。因为对于凡事立即行动的人,老板在布置工作之余,无需再辛苦地鞭策督促。

将自己的钟表拨快一分钟,立刻行动吧!

也许,在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做到“立即行动”很不容易,因为这样难免发生失误。但最终你会发现,“立即行动”的工作态度,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当你养成“立即行动”的工作习惯时,你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秘诀。当你下定决心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做事时,你就朝自己的成功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面对人生逆境或困难时所持的信念,远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我们必须信仰某些事物,但是假如我们没有就如此信仰去采取行动,一切仍然无用。只有信心而没有作为,是无济于事的。

在美国密苏里州独立市的雷特街,有一个名叫雷纳·川吉的先生。1928年,他继承了一笔价值10万美元的产业。但到了1938年,他却宣告破产。事情是这样的:

雷纳·川吉的父亲不但事业有成,而且为人极为慷慨。在他上高中时,只要用钱,父亲都允许他随时用银行的账号开支票。到他上大学时,他更是精于此道。他这样的生活方式一直到他父亲去世。

父亲去世时,给川吉留下一大片而且十分值钱的土地,土地就在密苏里河下游靠近莱新顿一带。他开始以农夫自居,但没过多久,大萧条横扫全美各地,他第一年的财务便出现严重赤字。于是他抵押了一片土地去偿还债务和填补银行贷款,但始终不景气,使他不得不把那片抵押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卖出。因为他仍需钱用,便又以同样的方法陆续把田地低价卖出。最后,算总账的日子终于来了,他已一无所有。

雷纳·川吉如果想继续活下去,就必须面对现实,去找一份工作。这时,他除了面对自己的困境之外,也开始寻找自己究竟信仰什么。以前他一直人云亦云地认为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度,只要努力便能达到目标。现在,虽然正逢萧条时刻,工作机会不多,但他个人仍有一些长处。他的健康状态良好,有大学文凭和一些商业知识,并且还有从失败和错误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他现在需要采取行动。于是他开始不让自己颓废下去,强迫自己用信心来替代恐惧和疑惑。他相信在这个充满机会的世界,只要有决心,每个人都可以争得一席之地,就是这份信念,使他不轻言放弃。

终于,雷纳·川吉在堪萨斯市的一家财务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并在那里愉快地工作了4年。后来他辞去职务,再度回到农场。这次事情进行得相当顺利。他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用,并逐渐扩大自己事业的范围。他买进卖出,获得了一些利润。

他曾经失去的产业,都被他再度赚了回来。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传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这比给他们丰厚的财富更有价值。

雷纳·川吉从一个被娇宠、不知责任为何物的男孩,一夜之间认清了自己不但需要信仰,并且要采取行动来印证它:正是由于他对美国有信心,因此使他能像成人一样面对现实。

每个奇迹都孕育着始终如一的信念,坚信自己的信念,这是走向成功的法宝。

让我们记住安东尼·罗宾的这句话:“面对人生逆境或困难时所持的信念,远比任何事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