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
21105600000013

第13章 给自己一个目标激励

设立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森林中去打猎。他们到达目的地后,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猎物,还有无边的树林。”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猎物,还有无边的树林。”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猎物。”父亲高兴地点点头:“答对了。”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人如果想要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大多数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从来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人生目标的第一步。

当我们研究那些已获得成功的人物时,我们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各自制定出达到目标的计划,并且集中全部的精力和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目标是我们对于所期望成就事业的一个指向。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着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人能够成功。没有目标的人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所以,我们对于想去的地方先要有个清楚的范围才好。马立克先生能够从周薪28美元的工作,迅速提升到副董事长的职位,不久后又升任公司的董事长,是因为他用目标随时鞭策自己。他对目标的解释是:“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是最重要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一定也听说过这句话,也一定从这句话中很清楚地知道了凡是杰出的成就都是历经多年努力才能获得的道理。大约在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洛杉矶郊区有个没有见过世面的15岁孩子,拟了个题为《一生的志愿》的表格,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子;参观月球……”他把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当他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行。

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佐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洛莱兹探险。从那时起,他按计划逐个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49岁时,他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这个美国人叫约翰·戈达德。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几乎所有荣誉。

现在,他仍在努力地实现他未实现的目标。

如果我们能够像他一样,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是那个走得最远的人。目标,是一个人对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公司找一份工作,她父亲替她约好去见他的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哪种工作,我说随便吧。将军却对我说,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他目光逼人地提醒我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黑格尔曾说:“一个有品格的人心中有确定的目标,并且孜孜以求去达到他的目标……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没有人能够不瞄准就成功命中靶心。瞄准,即使我们会有一点偏失,但就是这样,也至少比我们闭上眼睛盲目射击更接近靶心。

卡内基原本是一家钢铁厂的工人,但他凭着制造及销售比其他同行更高品质钢铁的明确目标,一跃成为全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并且有能力在全美国小城镇中捐建图书馆。

萧伯纳曾说过:“我厌弃成功。我喜欢不断地进步,目标永远在前面,而不是在后面。”

许多人一辈子迷迷糊糊,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目标。他们只活在一个空间,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人生犹如一生只在黑暗中爬行,永远不会感到生命的阳光。那些从人生中收获最多的人,都是警觉性高、积极等待着机会、机会一到马上就看出来的人。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等待实现。

确切、清晰的目标能够激发我们内在的最大潜能

拿破仑·希尔曾指出:“除非你有确切、固定、清楚的目标,否则你就不会察觉到内在的最大潜能,你永远只是‘徘徊的普通人’中的一个,尽管你可以是个‘有意义的特殊人物’。”

威廉·丹佛指出:“我们必须向自己挑战。我们有一个潜藏的财富,但是也许直到现在我们还缺乏一个明确目标;我们有一支枪并配有充足的弹药,但我们一直不敢向目标射击。再不能这样了!世界已经为忧患所层层困扰,再也输不起了。现在,我向你挑战!实现我们的最大价值吧!”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浮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晦气的海滩。

前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总裁刘易斯·沃克曾接受一位记者访问。他们聊了一会儿后,记者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无法成功?”

“模糊不清的目标。”沃克说道。记者请沃克进一步解释。于是沃克说:“我在几分钟之前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别墅。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就在于‘有一天’不够明确,因为不够明确,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大。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拥有一栋别墅,你必须先找出那座山,得出别墅现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3年后这栋房子值多少钱;接着你必须决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别墅,但如果你只是说说,梦想就可能不会实现。梦想是愉快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计划的模糊梦想,则只是妄想而已。”

一位心理学家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每当节假日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生日、情人节、结婚纪念日等来临的时候,死亡率会戏剧性地降低。因为许多人都为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再多过一个纪念日,一个国庆节等等。等到这些特殊的日子一过,心中立下的目标已经实现,这时死亡率也会随之高起来。

这个例子从反面说明了目标的力量。由于明确的目标并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而已,它可以形成一股强烈的欲望,只有发掘我们内心的强烈欲望,我们才能成功。

但是认识到愿望和强烈欲望之间的差异是极为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事物——如金钱、尊重、名誉——但是大多数人仅把这些希望当作一种愿望而已。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对达到自己的目标坚守、执著并付诸努力的话,那么我们就已经在向我们的明确目标前进了。目标就是我们努力奋斗、谋求发展的方向,是掌控人生大船的舵。

成为明确目标并落实目标的3%中的一个

我们每个人都想不断地提升自己,从而能够达到更高的成就,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跟着自己的工作目标前进。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车,驴子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老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想都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并始终如一地朝着目标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由此可见,有何种工作目标就有何种人生。

但是我们却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的麻烦出在没有工作目标上。”这恰恰证明了他并没有明白工作目标的真正含义。实际上逃避痛苦走向快乐的工作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有工作目标,问题是此目标是否让我们付诸行动。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所向往的工作目标只是有如付清烦人的账单。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和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工作目标的调查,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如何实现目标。10年后,再次对上述对象进行了复查,结果令人吃惊: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97%的人除年龄增加10岁外,其生活、工作、个人成就没有多大变化,还是那么普通和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成功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对于我们人生就好像播下的种子,如果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潜能,那么我们就应该制定一个工作目标。我们会在挑战工作目标的同时体会到无穷尽的机会,这会让我们在公司中更上一个台阶。

在美国旧金山的贫民窟里,有一个小男孩,因营养不良患上软骨病,6岁时,小腿变萎缩了。

但是他从小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他立志要成为美式橄榄球的全能球员。这就是他所谓的“工作目标”。他是吉姆·布朗的狂热球迷,每当有吉姆·布朗的比赛时,他都要一瘸一拐地去为他加油。

在他13岁时,他终于在一家冰淇淋店前与他的偶像碰面了,他激动地走到吉姆·布朗面前,并且大声地说:“布朗先生,我是你忠实的球迷!你想知道一件事吗?”布朗回答道:“请问是什么事呀?”他自豪地说:“我记下了你每一次运动的每一项记录。”吉姆·布朗高兴地说:“你真不错,谢谢你。”他两眼放光,自信地说:“布朗先生,终于有一天我会打破你的每一项记录。”听完以后,吉姆·布朗微笑着回答:“好大的口气,你叫什么名字?”他得意洋洋地笑着回答:“我叫奥伦索·辛普森。”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在十几年以后如愿地打破了吉姆·布朗的每一项记录,并且创下了新的记录。

可见,工作目标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工作能力,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使一个患病的人成为一个英雄人物。

因此,要想把一个梦想变为现实,制定工作目标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的奠基石。工作目标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我们愿意一心一意地去完成它。

德国法兰克福的钳工汉斯·季默,从小便迷上音乐,他的心中自然就有这样一个工作目标——当音乐大师。由于买不起昂贵的钢琴,他就自己用纸板制作模拟黑白键盘,但他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竟把十指磨出了老茧。后来,他用作曲挣来的稿费买了架“老爷”钢琴。

有了这架钢琴后,他作曲时走火入魔,时常忘了与别人的约会,以至于许多人都骂他是“音乐白痴”、“神经病”。有一次他煮加州牛肉面,边煮边用粉笔在地板上写曲子,结果把面条煮成了粥。妻子对他很客气,不急不怒,只是罚他把糊粥全部喝掉,剩一口就“离婚”。

无论走路或乘地铁,他总忘不了在本子上记下即兴的乐句,当作创作新曲的素材。有时他从梦中醒来,打着手电筒写曲子。

终于在第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汉斯·季默以闻名于世的动画片《狮子王》的配乐荣获最佳音乐奖。

因此,当我们拥有动人的工作目标,并且注意力受到工作目标的吸引,如果我们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必然会获得成功。

始终向着每个目标努力,突破人生的隔板

曾经有人巧妙地把人比喻为一条船——在人生海洋中,大约有95%的船是无舵船。它们总是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漂到一个富裕繁荣的港湾”。他们对于风浪海潮的起伏变化束手无策,只有听其摆布,任其漂流。结果要么触岩,要么撞礁,以沉没而告终。这种结果只能是挫败。

然而,另外还有5%左右的人,他们能够发现并克服自身的危机,追求自己的成功目标。他们有方向,有目标,研究最佳航线,获得航海技巧,即使出现狂风巨浪他们也不会紧张,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把应做的和能做的都做到,那么抵达目的地就是毫无疑问的事。

因此,我们常常羡慕那些成功人士所获得的鲜花、掌声,却常常忽略这些成功背后的艰辛,我们若想成为5%的成功者,就必须拟定一个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

能够克服危机的人往往从起步就有了工作的目标。

有了目标,工作就会变得充满意义,一切将清晰、明朗地摆在我们面前,什么是应当去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去做的。

以前,美国盐湖城住了一位年轻人,他具有勤劳和节俭的美德,并因而获得人们的许多赞美。

但他的一项举动使他的朋友们都认为他疯了:他从银行取出他所有的存款,到纽约参观车展,回来时还买了一辆新车。

当他回到家之后便立刻把车停到车库中,并将每个零件都拆卸下来,在检视完每个零件之后,他再把车子组装回去。

旁观的邻居都认为他的行为实在太不正常了。而当他一再反复拆卸组装的动作时,这些旁观者就更加确定他疯了。

此人就是后来成为大企业家的克莱斯勒,而他在盐湖城的邻居们不太了解隐藏在他疯狂行为中的动机,他们从来都没有过什么明确目标,也无法理解成功的重大影响力,正因为如此,没有一家大公司或摩天大楼,是以他的盐湖城邻居之名而命名的。

因此,我们如果要想把稳自己的船舵,就要对确立的克服生存危机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执行到底。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是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为目标而努力。

我们大家是否都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惯?鲮鱼喜欢吃鲦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

人们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连续几天,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同样,我们有时候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

经常有些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定出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有些人虽然定了目标却没多久就退缩了,当然还有些人在追求目标的这条路上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可是因为欠缺毅力而在最后的时刻放弃。一个期盼立刻能看到结果的人往往放弃得也快,但是一个有毅力且能坚持到底的人终必会得到人生所要的。或许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会改变某些做法,但绝不会放弃最终所需的目标。

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但是也没实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要人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路程,那是决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但是,罗杰·班尼斯特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断言错了。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此之后的一年,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人类的骨骼结构并没有突然改善,训练的技术并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几十年前被认为天方夜谭的事情为什么变成了真实的事情?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是因为人们没有放弃努力,一直朝着目标前进。

当有人问到查尔斯·狄更斯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一生不管做什么,都是向着目标尽力而为。”

当我们养成制定目标完成计划的习惯时,已经赢得一半的成功。任何微小的工作,无论多么枯燥沉闷,都会使我们更加接近最终的胜利,这样想着的时候,即使最单调的日常琐事,也变得可以忍受了。

现在我们应当知道为什么成功总是躲避着我们。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人,最终不会做成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不断制定计划,却从不完成它们,就会像百合花一样随风飘摇,不能完成一件伟大而有意义的事情。

明确目标的最大优点就是它能使我们敞开心胸接纳,它能使我们的心态变得积极,并使我们脱离怀疑、沮丧、犹豫不决和拖延的束缚。这将有助于我们克服因无目标而陷入的沮丧、怀疑、犹豫不决。

因此,我们要把克服生存危机的目标始终看成我们自己和每个实现目标的自我意象。对于今后的工作,制定克服危机的行动计划,我们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就将立即赢得工作!

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

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是几点,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却无法确定是几点;两块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给我们一个非常直观的启发:我们不能同时设定两个以上的不同的目标。

杰克·韦尔奇对员工说得好:“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太多,这样会近乎妄想。没有人会耻笑你,而是你自己磨灭了成功的可能。工作目标不妨近点,近了就有百发百中的把握。”

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是我们成功的资本,许多时候我们忽视了这一点。

伊丽莎白·沃德说:“一个具有明确工作目标的员工,对自己在公司中的发展有了多大的把握啊!从此,一个员工有了工作的意义,他的声音、衣着、表情和行动一下子变得让人刮目相看。我想,在公司中我一眼就能认出那些忙碌充实的员工,他们焕发出一种强烈的自尊自信意识。”

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渴望从主动到卓越的人,都应当这样想:即使是最弱小的生命,一旦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一个工作目标上也会有所成就,而强大的生命如果把精力分散开来,最后也将一事无成。

精通一件事的人,在这件事情上可以比其他任何人都做得出色,即使这件事只不过是种白菜。如果他花了所有的心血和精心培植出最好的白菜,那么,他就是“白菜”专家,并将得到人们的认可。

蚯蚓被切成两段,前面一部分向前爬,后面一部分向后爬。很多目标游移不定的人就如蚯蚓一样,成功从来不会属于这种人。

因此,当我们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坚持不懈地追求一种工作时,那么我们的生命也不可能失败。拥有主动性的人们总是全力以赴、锲而不舍,提升自己,他们一锤又一锤地敲打着同一个地方,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我们周围的成功者都是那些对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做事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人。

一切有志者都想成功,憧憬着“一步登天”。因此,对于工作目标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俗话说得好,人怕入错行。选错了目标的人,会浪费大好时光。许多人偏离了生活的正路,就在于没有弄清他们的人生价值,常常把精力消耗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惟有目标和价值观完全相符,才使人的心灵得到欣慰和满足。

有位女士心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关心和照顾别人,当她发现律师的工作很符合她的心愿,便去当了一名律师。由于她干得很出色,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于是自己经营起律师事务所。虽然事务所业务蒸蒸日上,可是她的内心却并不是很快乐,因为她忙于管理,不能常和客户接触,失去了生命中最渴望的目标。

实际上,制定一个适合的工作目标,就等于达到了工作目标的一部分,工作目标一旦定好了,成功就会容易得多。成功的目标是价值观的灿烂之果。

但是要想把美好的目标转化为现实,尚需付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劳动。我们每个人都在公司工作,都要常年累月地进行训练。通过训练我们才能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力求每天都能提高一步。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实现我们的目标。

但是,当我们实现设定的目标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停下来。我们应启动下一个目标。

企业管理专家马克斯韦尔·莫尔兹博士在《员工的支柱》中说:“任何员工都是目标的追求者,一旦达到目的,第二天就必须为第二个目标的动身起程了……工作就是要我们起跑、飞奔、修正方向,如同开车奔驰在公路上,有时偶尔在岔道上稍事休整,便又继续不断地在道上飞跑。工作上的种种经历才令人陶醉、亢奋激动、欣喜若狂,因为这是在你的控制之下,在你的工作领域之内大显身手,全力以赴。”

集中自己的精力,制定适合的工作目标继而用心去做,我们就会成为主动而出色的员工。

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但是工作目标的实现,从来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善于工作的法则是要求阶段性成功,而不是盲目地为“最后的成功”而伤筋动骨。

没有工作目标的人,注定提升不了自己,更谈不上什么成功,但如果工作目标过大,我们就要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否则,很长一段时期我们仍达不到工作目标,就会让我们觉得非常疲惫,继而容易产生懈怠心理,甚至我们可能会认为没有成功的希望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如果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分阶段地逐一实现,我们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不要说“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人”,经常让自己笑一笑,分阶段的成功加起来就是最后的成功。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两年后,他又在米兰获得了意大利国院马拉松邀请赛冠军。当记者请他谈经验时,他说了同样的话,人们对他的所谓智慧迷惑不解。

他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个弯道……起跑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在现实中,人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将大目标进行分解,分段完成,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接近终点。

有的人会说:“我将来长大了要做一个伟人。”这个目标太不具体了,太笼统了。目标必须具体,比如我们想要读完四大名著,那么我们可以先定一个目标,每天必须读完20页,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内能够读完。由于制定的目标很具体,并能按部就班地去做,目标就容易达到。

有一位叫罗伯特的美国人,是一位拥有出色业绩的推销员,他一直都希望能跻身于最高业绩的行列中。但是一开始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愿望,从没真正去争取过。直到五年后的一天,他突然间明白了:“如果让愿望更加明确,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他当晚就开始设定自己希望的总业绩,然后再逐渐增加,这里提高5%,那里提高10%,结果顾客却增加了20%,甚至更高。这激发了罗伯特的热情,从此他总是设立一个明确的数字作为目标,并在二三个月内完成。

罗伯特说:“我觉得,目标越是明确越感到自己对达成目标有股强烈的自信与决心。”他的计划里包括“地位、收入、能力”,他把所有的访问都准备得充分完善,相关的业界知识加之多方面的努力积累,终于在第一年的年终,使自己的业绩创造了空前的记录,以后的年头效果更佳。

他自己做了一个结论:“以前,我不是不曾考虑过要扩展业绩、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为我从来只是想想而已,不曾付诸行动,当然所有的愿望都落空了。自从我明确设立了目标,以及为了切实实现目标而设定具体的数字和期限后,我才真正感觉到,强大的推动力正在鞭策我去达成它。”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拥有自己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成功关键就在于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积少成多,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

不管我们是怎样的员工,心中要完成多么大的工作目标,一定要学会阶段性成功的工作方法,一步一步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不要急于即刻包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