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21106400000001

第1章 序言 道是殊途同归

李叔同和南怀瑾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多才多艺,都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都是半路学佛以至于精通,都被誉为“大师”,都领风骚于一时,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然而,两位大师的出身、修行方法、做人风格、处世态度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异,甚至可以说,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李叔同出身于高官巨富之家;南怀瑾出身普通耕读之家。

李叔同从小喜好文艺;南怀瑾从小喜好武艺。

李叔同学佛出家;南怀瑾学佛不出家。

李叔同对自己、对别人都严格要求;南怀瑾对自己、对别人都很宽容。

李叔同斩断亲情,心无挂碍;南怀瑾重视亲情,齐家有道。

李叔同凡事认真,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南怀瑾无所偏执,在有心无心之间,通达大道。

李叔同性格内向,不苟言笑,说话惜言如金;南怀瑾性格外向,和善可亲,说话滔滔不绝。

李叔同不喜应酬,常独居静处,“知心无几人”;南怀瑾喜欢热闹,常高朋满座,“相识满天下”。

李叔同生活清苦,常以自苦求清静;南怀瑾生活恬淡,常以自乐怡性情。

李叔同以人世的精神,做出世的事业;南怀瑾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

如果一一列举,两位大师的不同点还有很多。他们既是不同的两种人,修行方法也不同,为什么能取得比肩的成就呢?因为他们的目标相同:为众生忙——这是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师们共同的价值观。只要目标相同,无论哪一类人,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无论借助怎样的工具,无论采用怎样的行进方法,必然走到一起来。这就叫殊途同归。

在生活中,多数人都想创下伟业,想在这个世界上“立德,立功,立名”,想证明生命的不凡价值。尽管有的人宣称自己只想活得开心一点儿、平凡一点儿,但多少有点儿言不由衷的味道。假如他能立功名于后世,一定不会拒绝的。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其中一些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生命有巨大价值,根本没有发掘意愿;其中一些人,只想为自己忙,不肯往“为众生忙”那个地方走。同理,古今名家、大师总结出了很好的成功之道,不知借用,一味“跟着感觉走”,岂能超越他人呢?

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的人生经验中,亦有很多可借鉴处。当然,我们在借鉴时,还须依自己的性情、学养、潜能而选择,不必勉强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