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珏山
21108500000008

第8章 珏山节日

珏山上,过大年

农历新年,穿新衣服,燃放鞭炮,拜年贺岁,敬祖祭神,吃团圆饭,乡村城市,好不热闹。道教也有五腊良辰的信仰,《云笈七签》说:“正月初一为天腊,五月初五为地腊,七月初七为道德腊,十月初一为民岁腊,十二月初八为王侯腊,是谓五腊良辰也。”“腊”的意思是猎取野兽祭祀祖先。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五天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百神。正月初一是道教的天腊之辰,这天,按照道教传统要在宫观中设醮祭祀天神,祈祷福寿,祭告祖先,以求得荫庇。

在晋城地区,每年的正月初一,四方善士信徒都会登珏山,进香、祭神、祈福,以求来年平安顺利、吉祥如意。新年登高,还预示着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因此,数百年来,流传不息,且愈来愈盛。就算不是信徒,趁新年这良辰佳日,或举家来游,或结伴同行,登高、望远,看天地之悠悠,观山川之锦绣,告别旧岁,迎接新年,不亦乐乎?

破五来,接财神

在晋城,正月初五叫“破五”,迎接破五的鞭炮甚至比除夕之夜接年的鞭炮还要密集,因为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和接财神,都跟钱财有关。在破五这天,首先要“送穷”,也叫“送五穷”、“送穷土”、“送穷灰”等。其实,所送出去的“穷土”、“穷灰”都是从大年初一以来积存的垃圾,一直不倒出去,以为这样可以积财,倒掉就破了财气。然而等到了破五这天,这些垃圾便由财富的象征转化成了“穷土”、“穷灰”,又成了穷的象征,各家纷纷将它们倒掉,象征将穷气送出。在送穷时往往还要燃几柱香,磕几个头,口中念叨:“穷鬼去,福星来。”

三月三,朝珏山

珏山主奉真武,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真武诞辰日,是珏山一年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节日,要举行隆重的祭祀****。

三月三,朝珏山的历史非常久远。过去,每年的农历二月底三月初,在整个晋东南地区的广大乡村里社,社首们都要组织一伙人到珏山朝山敬香,简称朝顶。其内容多为敬神还愿,并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平安、万事如意。

朝顶的队伍,不管人数多少,必须有一支乐队带头。每进一村,先整顿好队伍,根据人当选多寡,排成一路、两路纵队,队伍前头打一横幅,上书“某县某乡某村朝山队”,横幅两边,各打一杆三角形(约五尺)龙凤大锦旗,旗上白飘带上写的字与横幅内容一样,一般是龙旗在左,凤旗在右,煞是威风壮观。之后,即八音会粗细音乐,先奏粗乐(鼓、锣、钹、镲等),后奏细乐(唢呐、横笛、笙、箫、丝弦等),粗乐如万马奔腾,细乐如昂首高歌。

朝顶的队伍通常是逢村必进,进村必奏,所以行程并不快。有时候,一些村民为了多听一会儿音乐演奏,有好事者便端出一条板凳,当街拦住朝顶队伍。此时,朝顶队伍不仅不恼,还十分高兴,因为这表示了对他们的一种尊敬与信任,于是他们演奏得更加起劲。演奏完毕,乡亲们总是会给他们端上茶水饮料,拿出核桃、柿饼、红枣等山果,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每位香客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布条和布施钱带上,一路上把自己准备的红布条系在山坡两侧的灌木丛枝条上,这叫舍灾祸。然后,再趁人们不注意时,把别人系的红布条解下几条,装到身上,这叫偷吉利。将来回家后,把“偷”回的红布条,系在自己家的门环上,拴在牲口笼头上,拴在各式农具上,都是图个吉利。

朝顶习俗,历千年不衰。直到现在,每逢三月三,山上处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还要搭建临时舞台,有丰富精彩的文艺演出,来参加****、朝山进香者多达成千上万人。届时,道士们还要抬着庙里的真武金身“游神”,而且必须要抬到戏台前请神看戏。****上除了道家的诵经、祭祀、祈祷等仪式外,人们还要烧高香、拜大礼,隆重异常,热闹非凡。

在过去,过了三月三,人们便准备春耕夏种了,又开始新一年的忙碌。珏山也要随之封山,不再接待香客。现在一年四季都对外开放,不再有“封山”一说。

中秋节,祭月神

中秋节是我国三大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其时正值金秋方半,爽气宜人,天高云淡,恰是赏月的好时节。在我国,中秋祭月之俗早已有之,《太平广记》曰:“(月宫)仙女数百,皆素练宽衣,舞于广庭(即广寒宫)。”民间更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月中既然有神仙,那么对月亮的崇敬与祭拜自然也由来已久。清代《燕京岁时记》说:“每届中秋……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

珏山的祭月、赏月习俗由来已久。届时,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南北东西,人们纷至沓来,赶庙会、登胜境、祭月神、观吐月,年复一年,年胜一年。参与珏山中秋节活动的人士,官员、商人主要以祭月、拜月为主,文人则以咏月、玩月为主,而百姓则主要是祭月祈神。

祭月、拜月是珏山中秋活动的主题。按当地习俗,每逢中秋之夜,当皎洁的月亮冉冉升起时,要在珏山举行大型祭祀月亮神(即月婆婆)的活动。珏山集体祭月活动自古由道姑主持,先在祭场中央设大香案,案上献上圆圆的月饼,通常为二份:粗月饼(蒸月饼或烤月饼)、细月饼(即精制的提糖月饼)各一盘,还要献五盘水果,一般为柿子、毛豆、西瓜、苹果、葡萄等。其中月饼和柿子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但是不能用梨(因为“梨”与“离”谐音,不吉利)。香案的摆放要朝着月亮升起的那个方向。当月亮升起时,红烛高燃,焚香诵经,开始祭拜,祭月通常焚香三炉,三炉香焚罢,参与者应随主祭者一起跪拜。祭拜完毕,大家在月光下,分食祭品,小饮浅酌,沏茶品茗,轻歌曼舞,竟夕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