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21116900000015

第15章 诗书画三绝合一传美名

郑板桥的书法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他自称这种书法的名字叫作“六分半书”。郑板桥以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笔致来增强文字的气势,并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他的书法变化与立论的依据。郑板桥的书法、诗词与画是统一结合的一个整体,这三者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被郑板桥创作于宣纸上。

我国古代,士大夫往往在画图、题画诗中表露清高、坚贞、虚心之意,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这些士大夫对人生的挫折、社会的不公往往采取远离生活,逃避现实,隐遁山林,寄情于自然丘壑的态度,作品大都是以闲情寄兴、自娱娱人的为多,即使有感而发的题诗也是泛泛而谈,有它的局限性。

但也有例外,“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的题画诗却有所不同,他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与“诗发难画之意”,再加上郑板桥独树一帜的书法,立刻使得他的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

郑板桥出身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50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的县令。

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郑板桥,在他的头脑中有着“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而“难得糊涂”这4个流传广泛的字就是郑板桥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郑板桥书、诗、画三绝,最擅长画竹、石、兰、松、菊。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诗道: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现”,这题诗,不再是无感而发的题诗。通过画和诗,使我们联想到了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门里处所的竹声,联想到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情感链系在百姓身上。

这时画中的竹叶有了形象的扩展,郑板桥开仓赈贷,救济灾民的场景一幕幕地浮现在人们脑海里,“凝固的瞬间”在读阅者的脑海里变成了无限延续的故事,好似极富感染力的小说那样,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寥寥几笔竹叶,简练几句题诗,强烈如同天空惊雷一般的字迹让人倍感作品中蕴藏着的深刻的思想、浓浓的情意。再有几幅是郑板桥被贬官后离开潍县,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临行前后作的画,其一画竹图题道: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

借竹抒发了他弃官为民、淡泊名利、享受人生的平静心态,其二《竹石图》中题诗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画幅上三两枝瘦劲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然直立,坚忍不拔,遇风不倒,郑板桥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类似的还有,如《墨竹图》题道:

宦海归来两鬓星,春风高卧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江南一片青。

另一幅竹图题道:

我被微官困煞人,到君园里长精神。清香一片萧萧竹,里面阶层终绝尘。

这几幅墨竹图,都是借竹子抒发他遭贬官后,越发洒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感。

题画诗在郑板桥的笔下,除了在内容上有思想性、抒情性以外,在形式上更具有艺术性、趣味性。题画诗能充分体现“书画同源”、“用笔同法”的艺术趣味。

传统书法家的题款跋文,大多题于书帖或者字画的空白处,与画面起平衡作用,但是郑板桥的题款已脱传统国画以及“文人画”题款、题诗的窠臼,特别是郑板桥将书法与画糅合在一起,还成了共同表现形象的特殊手法,彼此关系不可分割。

在很多郑板桥的画幅上,他题诗的形式是变化多端,不守成规,不拘一格,自然成趣,达到书佳、行款得体,画亦随之增色。

所谓行款得体,即是视画面实际,进行构思,讲究构图的形式美,因而他将题画诗或长题于侧,或短题于上下,或纵题、或横题、或斜题、或贯穿于兰竹之间、藤叶之间,断断续续地题,观其形态,参差错落,疏密有致。

郑板桥的诗书画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书也是画,画也是诗,诗也是书,欣赏每幅画中题画诗,既是绝妙的书法再现,也是将书画相映成趣的综合艺术,书题与画面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统一的诗情画意,给人以综合的完美的艺术享受。

郑板桥的作品突破了传统花鸟画藩篱,他的作品不是自然景物的“再现”,不是前人艺术的翻版,也不是远离生活的笔墨游戏,是有着独特个性,有创新精神的。因而,后人无不赞叹他是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最佳创作者。

郑板桥是历史上将诗、书、画三种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诗、书、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分别对待,否则将会失去对郑板桥作品灵动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