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跟孩子谈钱
21117900000010

第10章 培养孩子高财商

很多父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就会具备一些支配金钱的能力。但是父母决不能就此掉以轻心,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些合理的支出计划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金钱。

正如一位经济学家说:“孩子不能在金钱无菌室里培养。”在当代社会,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金钱是个人和社会一切生活的必要手段。因此,应该正视现实,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确认金钱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懂得金钱的价值、使用技巧、正当投资、节俭等正确的积累方式及金钱与人格的关系等,树立健全的经济意识,成为有着精明的经济头脑和管理能力的人。

要教会孩子辨别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比如,在孩子买东西之前让他必须想清楚是否真正需要这个东西,可以让孩子在心里问自己:“这个东西我需要多久?”“如果不买的话会有什么不利的情形?”“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替代?”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有效辨别支出是否合理。

教孩子学会正确的花钱方法是记账。美国有位富豪从小就有记账的习惯,自己花的每一笔钱都记在手册上。定期发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就会计划用钱。让孩子每次花钱买东西都要一笔不漏地认真记录下来,然后一月一次或一周一次定期总结分析,和孩子一起坐下来一笔一笔仔细研究。哪一笔花得合适,哪一笔不尽如人意,还有没有浪费现象,孩子就能够从实践中逐渐学到理财以及购物的技巧,以后就更能合情合理地有计划性地使用有限的零花钱了。

寒假开学后,丁丁突然问妈妈:“我每年收的压岁钱哪去了?”

妈妈很意外,于是问:“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呢?”

丁丁回答:“学校的同学们把‘压岁钱’作为炫耀的资本,比谁的‘压岁钱’多。可是我的压岁钱每年都被妈妈拿走了。”

妈妈突然意识到如果继续包揽“压岁钱”,对儿子可能没好处。于是妈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给儿子设一个小账本,公开压岁钱数目。除了学费、车费和早餐费等必要开支由家里出外,其他的支出都从这个账本上取,每一笔支出都要记账,如果有收入也可记入。如果一年过去了,余额还有当年压岁钱的95%,家里会奖励10%作为第二年的压岁钱;如果余额还有90%,则奖励5%;如果余额少于90%,则没有奖励;如果有浪费的行为,就收回小账本。

儿子欣然同意了。其实,妈妈早就计算好了,当年压岁钱的10%,大约就是儿子全年的零花钱。

丁丁渐渐长大了,“小账本”也就升级成了银行的存折,当丁丁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存折上的金额也达到了近3000元钱。

有一天,丁丁问妈妈:“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钱变多一点?”妈妈随口说了一句:“那买国库券吧。”

哪知丁丁真的找隔壁阿姨问起国库券来,并从存折上取了2000元,购买了国库券。此后,国库券的行情逐年看涨,于是丁丁决定卖掉国库券。这一次,他赚了近1000元钱。这使丁丁成了院子里的“小明星”,此后他更注意利用存折里的钱了。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树立安全健康、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说:“当前,青少年高消费会对青少年自身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观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树立起健康的消费观。”

父母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制订支出计划,然后再帮助孩子修改,在修改时指出什么样的消费是合理支出,什么样的消费是不合理支出。要教会孩子尽量避免不合理支出。这样慢慢培养孩子合理支出金钱的能力。通过父母的指导和监督,孩子自然就会提高理智消费的能力,就能够有所节制地花钱。

另外,教会孩子在买东西之前应该列一个购物清单,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购物时间,而且可以避免不合理的支出。在孩子的消费观念问题上,正确与否往往与家庭经济条件的好与坏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使家里很有钱,父母也要让孩子懂得节俭。提倡节俭并不是反对孩子消费,而是提倡让孩子学会合理消费。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多给孩子制造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去买菜,交水电费、电话费等,让孩子知道自己家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都用在了什么地方,让孩子知道维持一个家庭的必要开支,体验生活的艰辛。

另外,父母出去购物时可以带着孩子,在不断地比较、挑选的过程中,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理解金钱的用处,养成合理消费、爱惜金钱的好品格,从而懂得生活应当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