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跟孩子谈钱
21117900000013

第13章 早点让孩子接触钱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一直重德不重财。《论语》中说:“君子忧道不忧贫。”《礼记》中也有:“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可见,与德相比,财是末端,并不重要。正是在这种以做人为本,取财为末的思想教化之下,人们很少把理财教育当成一个重要的内容来教育孩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纷纷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于是,对于孩子的理财教育也开始提上日程。

孩子的手里是否需要有钱呢?及早地对孩子灌输金钱意识对孩子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很多家长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感到困惑:要把“钱”与“孩子”扯在一起,是不是太世俗了呢?孩子与金钱打交道,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德育发展?对孩子谈钱,是不是太早了?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有钱的意识,有必要吗?

从父母的疑虑中可以看出,这些不想让孩子碰钱的想法,主要是担心孩子因为过早接触金钱而影响人生观。他们担心孩子会染上贪钱的恶习,希望通过拒绝孩子碰钱的方法来保持孩子的“纯真”。

父母们的担忧无疑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孩子们缺乏对金钱的抵抗力,极易被金钱带来的物质满足所吸引,很容易步人滥花、滥用钱的误区。

但是,拒绝孩子碰钱真的能起到想要的效果吗?

首先,让孩子完全拒绝金钱是不现实的。虽然手里不一定会有父母给的钱,但是孩子的心里早就有金钱概念了。孩子两三岁以后就开始与金钱打交道了。他们要吃冰棍和巧克力,知道得用钱去买;有时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其他同事发了多少钱,以为孩子小,不会在意,其实,耳濡目染,孩子也会知道金钱的价值和作用。

其次,拒绝孩子用钱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从来不让孩子沾钱,不让孩子自己买东西,不让孩子自己保管钱财,很不利于孩子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一接触到钱会不知所措,不知怎样存钱、怎样储蓄,也不知怎样买东西节省,不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个人财务保持支出合理,不欠债。许多孩子从小从未自己经手钱,等到长大后就在理财方面一塌糊涂,花钱很不合理,反而浪费了家长更多的钱财。

完全不让孩子接触钱是不可取的。不让孩子直接支配一分钱,一切用品由家长包办代替,这样做,在孩子不懂事时是可以的,当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后,家长仍把钱管得死死的就不足取了。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会花钱,但不随便乱花钱的好习惯。

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