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跟孩子谈钱
21117900000003

第3章 金钱不是万能的

缺乏正确的金钱观,再完善的理财计划,也无法让孩子累积财富。缺乏正确的金钱观,还会影响孩子将来的事业与人格发展,甚至会走上歧途,陷入作奸犯科的罪恶深渊里,影响不可谓不大。

青少年时期是决定人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每天,我们都能从各种报刊或电视上,获得青少年犯罪的消息。面对这样的社会新闻,你作何感受呢?是替这些青少年感到惋惜?还是庆幸自己的孩子不是其中之一?或是担心有一天,自己的宝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不管是惋惜、庆幸还是担心,都不得不承认,青少年的价值观是成年人给予的。社会上经常灌输给大家:开什么样的车子,住什么样的房子,才是成功的男人;穿什么样的名牌服饰,拥有什么样的脸孔与身材,才是成功的女人。

既然评价一个人是以外在的包装为标准,青少年怎么能不受影响呢?怎么能不会以此为羡慕与追求的目标呢?

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观。有些女孩居然振振有词地说:“这都是为了要提早成功。”她把非法得来的钱存起来,以后投资赚更多的钱,或者早点儿拥有车子、房子,以便生活可以升级。为了满足高涨的消费欲望,得到同伴的虚幻的赞赏,许多青少年还来不及等到确立好价值观,就已经在花花世界中沉沦迷失了。

为了不让孩子迷失在金钱里,你必须进一步加强孩子的金钱教育,引领他去认识真正的财富,去追求真正的财富,进而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教育专家们纷纷指出:早在儿童(6~12岁)这个阶段,就应该着重在观念上建立理财计划。想想现在的情况,父母、老师们都倾其所能地传授给孩子种种知识,惟独疏忽了金钱教育。因此,很多孩子到了青年,甚至到了成年时,还搞不清楚钱的真正意义与用途、怎么样买东西才算是合理的消费,吃了亏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毫无支配与管理金钱的能力,不是寅吃卯粮,就是成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家长们应该警醒,对青少年的金钱教育,家长所应负的责任非常大,因为家庭生活正是金钱教育的现成教材。你为了家庭生计而努力工作,以及为了维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都能传达给孩子很好的价值观念。只不过家长们对这些事习以为常,忽略了孩子有明白的必要,白白丧失了一个又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所以,家长必须及早为孩子建立起一套正确的金钱观。如果再迟疑下去,或想把责任推给学校,那么,当孩子成年走入社会之后,所有的坏习惯和错误的观念一旦定型,到时候想纠正就困难了。

对于父母而言,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钱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应如何正确地对待钱财,不义之财绝不可龋对于一些年龄很小的孩子,父母应联系实际生活给孩子讲解,多引用一些事例;年龄大的孩子,可以跟他们专门讨论钱方面的问题。

2.教育孩子怎样去花钱

其实,孩子的消费行为是由被动慢慢升为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教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找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随着年级升高,要让孩子学会先认真思考再花钱,而且逐渐养成习惯,避免盲目消费。让孩子当一日家、当一周家、记收支账,显然,这是培养孩子学会理财和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

3.“物质刺激法”不是好办法

有些父母常常以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干家务的所谓积极性。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是孩子会选择性地劳动,给钱干,没钱不干!同时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任何事情都应该得到物质上的回报,极可能让孩子只注重物质索取,而淡化孩子的责任意识,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明智的父母会激发孩子的责任心,让他们像小主人一样自觉自愿做好家务活儿,在健康之路上成长。

4.教育孩子金钱不是万能的

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例如:知识、健康、友谊、幸福、情感、名誉、事业、贡献等,聪明勤劳的人是金钱的主宰者,只有智慧与劳动才能创造一切。

5.告诉孩子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亲朋好友中有令人羡慕的“大款”,也可以让孩子与这些人接触,了解他们创业的艰辛,了解他们的自信心和发展事业的创造精神,而不应只看到他们“财大气粗”。当孩子有机会步入高消费场所时,应借机教育孩子,是因为父母、亲朋敢于创造,努力拼搏,开拓事业,才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才有资格去消费。而这一切是需要付出智力和体力的巨大代价的,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可以启发孩子考虑自己的理想和个人发展方向,不局限在浅层的物质享受和追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