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跟孩子谈钱
21117900000008

第8章 理财观念重于理财技巧

有位朋友谈过这样一件事。她刚上小学的儿子很想参加一个小记者班。朋友就为他交了学费。某一天,小记者班将要到户外举行采访拍摄活动,儿子兴致勃勃地向妈妈要活动费,可这位朋友很郑重地告诉她的儿子:“要去参加活动,费用自理!”

小朋友傻眼了:“我的压岁钱早就用光了呀!”于是朋友就开始诱导他:“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干家务活了,要不这样,从今天起,你负责饭后的洗碗。每次的报酬为1元钱,怎么样?”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太想去采访拍摄了。

接下来他就上岗了。考核制度挺严厉的,因为打碎了碗是要罚款的!这机械而繁重的活让他感到很不适应,可是他为了攒钱,还是坚持了下来。尽管其间他曾抱怨过工资太低了,妈妈就向他分析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需要什么技能就可以做到,所以报酬低。但是如果你做的事是需要动一些脑筋,不是所有人都能随便做到的话,那么报酬就会高起来的——这就需要你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了。”小朋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终于他攒够了钱参加活动去了。

然而,在购买胶卷的问题上,又发生了争执。他执意买了一卷36张的,而没有听从妈妈的劝告买半卷。结果,冲印的时候,自己的钱不够了,只能借了。他有点难过,因为辛苦赚的钱这么快就用光了,而且还不够用。这时候他“总结”说:“其实那么多照片很多都差不多,拍出来也是重复,还要浪费冲胶卷的钱呢!早知道我应该买半卷的!”这位小朋友终于开窍了!

这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是能给你一点启发?看来,可以利用孩子的兴趣,好好培养一下孩子的“赚钱”意识。只有学会了自己赚钱,才能真正做到“会花”,所谓“能挣会花”嘛!一个人如果不善于预算消费,就会入不敷出,他就无法自立,也就根本谈不上成功之类。

但是,在培养孩子的赚钱意识时,也要注意把握分寸,让孩子在自食其力的同时,也逐渐懂得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无偿的为他人提供服务、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等人生道理。否则,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有这样一个例子。周女士带上初一的儿子去听了一次理财教育专家的课程。谁知道,几天后周女士在家里叫儿子到楼下买瓶酱油,儿子竟说:“我不去!除非你给我一元钱。”周女士瞪大眼睛问:“帮妈妈干点事还要给钱吗?”儿子说:“当然,我帮你干活就是为你付出了劳动,就要得到报酬。我已经想好了,到楼下买东西一次一元,洗碗一次一元,扫地一次五角。你放心,我不会乱花钱,我已经做了一个记账本。每天的收支都会登记……”

上面两个正反的例子反映的是理财观念和理财技巧的区别。广州师范学院教学与师范教育研究所所长唐迅副教授表示,青少年理财教育应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理财价值观的教育;二是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处于少儿时期的孩子不具备固定的收入和成熟的金钱和经济方面的意识,也不具备熟练的理财能力,过早地给他们灌输理财的技巧则很容易导致未谙世事的孩子在金融理财上产生误区,出现金钱至上的现象。为此,对少年儿童进行理财教育的重点应在于理财观念而不是理财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