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跟孩子谈钱
21117900000095

第95章 给孩子建立一个银行卡

在金钱方面的教育,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将多余的零花钱及时储存起来,而不是将钱乱花掉。这样,既能保证孩子在需要花钱的时候能够有钱可花,也能够培养孩子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当孩子长期攒钱,数额比较大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将钱存到银行去。

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金钱教育,不要认为孩子小不需要这么早了解与钱有关的事情,从小培养起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把自己积攒起来的钱拿到银行存起来,当孩子到6岁的时候,就应当懂得银行并不是“拿走”了他们的钱,而是帮助他们安全地保管自己的钱,并且还会支付给他们利息。以孩子的名义在银行开一个账户,让孩子自己保管存折,如何使用存折上的钱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

为孩子在银行开设一个理财账户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一来,当孩子在过节收到红包时,父母就可以陪同孩子把钱存到他的银行账户里。这样即有助于孩子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又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张涛是个大一新生,父母在他8岁的时候就为他在银行开设了一个理财账户,让他自己学习理财。

从那时起,张涛每次过节收到红包以后都不会乱花,而是很自觉地将钱存到银行的理财账户上。在平时,张涛也非常节俭,他经常将父母给自己的零花钱节省下来,积攒到一定数额时就将零花钱也存到银行的理财账户上。就这样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张涛的账户上竟然已经存入了2万多元,这让张涛非常高兴与自豪,因为他上大学的费用就是用这笔钱支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张涛非常感谢父母对自己进行的理财教育,让自己学会了节俭,更学会了合理地花钱。

教会孩子“打理”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就好像是帮孩子规划自己的“前程”一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地消费,另一方面可以教会孩子用积攒下来的钱进行资金的积累。让孩子真正拥有自己的压岁钱,家长“代管”的效果并不好,这会使孩子养成随便花钱的习惯,因为他们会形成“存下来只会被大人‘没收’”的错误认识。

父母应该启发孩子管理好自己的金钱,交给他们一些理财工具和理财技巧,让孩子建立理财意识。比如,压岁钱可以用灵活储蓄的形式送给孩子,告诉孩子可以随时支取,但是支取得越晚利息就会越多。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孩子积累资金,“100元存1年可以多3元”的诱惑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不小的。

当孩子通晓为将来的开支而存钱的观念时,当他们可以清楚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时,当他们已经存下一笔可观的金额时,父母就可以带着他们去银行体验存钱了——用孩子自己的名字开户。

在去银行之前,父母必须向孩子讲解一些基本的银行业务原理,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父母解释不清楚,那么就应该让银行职员花点时间为孩子讲解开户存钱的程序。

根据调查:我国大中型城市6~15岁的孩子,拥有自己可支配的日常零花钱和春节时的压岁钱总额已达到56亿元,数额十分可观。由此,引导孩子合理支配自己掌握的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是许多父母所承担的重要教育任务。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用钱基本没有什么控制。他们认为孩子还小,还不需要让孩子这么早学会理财,等孩子长大一些之后,就会考虑让孩子学会节俭和存钱,目前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成绩好什么都有了。可以说,这种观点代表了许多家长的观点,实际上,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一种理财误解。

在理财的过程中,要让孩子看到理财的成果,让孩子体验积少成多的喜悦。财富增长的过程,会给孩子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为今后的人生理财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矗在国外,父母会监督孩子每周制订简单的开销计划,8岁之后,就会打工赚钱,两年后就开始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时使用。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许多银行都推出了各自的培养孩子理财良好习惯的金融工具,让孩子亲自进行一些简单的账户操作使用,了解一些金融知识,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有的银行为孩子配备了专门的收支账簿,账簿中生动清楚的图示取代了原本枯燥繁琐的文字信息,让孩子清楚自己的收支状况,父母还可以通过信用卡的主卡,掌握孩子的开支情况。

父母要让孩子参与到理财的计划当中,告诉孩子如何打理账户才能让资产增长得更快,为孩子树立一个理财的目标和规划,并帮助他去实现。要培养孩子的理财兴趣,关键在于让孩子通过理财尝到甜头,家长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理财收益,让其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这样孩子对理财就会有更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