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跟孩子谈钱
21117900000099

第99章 有计划的储蓄

一个善于理财的家庭在预算出固定和必需的开销外,通常会把收入的10%储蓄起来或是拿去投资。有经验的财务专家曾说,如果你能节省家庭收入的10%,即使每年物价都上涨,几年后你还是可以获得舒适的物质生活。

让孩子有了钱之后,还要让孩子可以花钱。如果孩子有了钱,在花钱的时候却全部都要听父母的话,那么孩子只是相当于一个储钱罐。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们花钱的行动是被动的,他们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想买与父母不让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会想方设法突破这一防线。

就像大禹治水一样,与其围追堵截,不如因势利导。孩子手头有了钱,的确是一件考验孩子的事。如果花得不好,可能浪费了一些钱。但是,为了让孩子懂得花钱的意义和价值,即使虚花了一些钱,那也是值得的。关键是要让孩子在花钱的过程中明白花钱的道理和原则。

有一个孩子叫涵涵,拿到压岁钱后,非常想买一辆自己喜欢的小自行车。涵涵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因为这个小自行车是涵涵需要的。

但是,在超市的时候,涵涵与父母有了不同的意见。涵涵一进超市,就看中一款自行车,外形也好,功能也合适,就是价格比预算的要高出很多,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压岁钱。父母给涵涵提议,多比较几家,然后再决定买不买。涵涵已经完全被这辆自行车吸引了,他坚持非买这款不可。

父母没有强行纠正涵涵的想法,而是让涵涵买下了这辆自行车。不久,父亲带涵涵去另一个超市购物,看了一下那个超市的自行车。涵涵看到那个超市里的自行车款式更多,价格更实惠,一下子后悔起来。父亲根本没有责备涵涵,但是,涵涵从那次开始,以后在购物的时候都会做到货比三家,并且还会询问父母是否有更好的提议。

在花钱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看法并不一定会相同。父母往往考虑得更实在、更理性,而孩子往往凭感觉。这种时候,如果父母听任孩子一意孤行,可能买回家的产品不实用。但是,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孩子只会产生更强的叛逆情绪。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建议,但是最后的支配权还是要交给孩子。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零花钱,他们有理由支配,而且,他们现在能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将来才能支配自己的薪水、资产。

在孩子自己支配用钱的过程中,父母要能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最初花钱时会出错,以及买东西时欠考虑都是预料中的事,父母要有宽容的心态,不要动辄打骂加身。孩子在小时候做错决定,损失的只是几十元,最多几千元,这些教训却可以让孩子明白理财的很多道理,这样可以避免长大后的理财失误。孩子在幼时理财过程中遇到挫折,在以后的理财中就会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