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21119000000038

第38章 luò

洛阳纸贵——风行一时。骆驼背负——不重不走。

骆驼吃树叶——张嘴就来。

骆驼的鞍子(驼峰)象的牙——生就的骨头长成的肉。

骆驼的鼻子——棍儿别着。

骆驼的脑袋——高昂。

骆驼的脾气——蔫拱。

骆驼拉磨——不如驴。

骆驼死了变毛驴——没驮够。

骆驼站在羊群里——太显眼了。

骆驼长翅膀——飞沙走石。

骆驼走路——昂首阔步。

骆驼走路——一步一个脚印。落地的山梨——熟透了。

落凤坡的庞统——军师也有失算的时候。

落花红满地——多谢,多谢。

落花流水——有去无回。

落架的凤凰——不如鸡。

代表和平与希望的凤凰

凤凰也叫做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与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

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有着一身无与伦比、光辉灿烂的羽毛。凤凰一般在太平盛世才会出现,因此常常有帝王将是否出现凤凰当成上天是否认为自己是圣贤之君的方式。

据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鸟》的注解,凤凰的特征是:

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先秦重要典籍《山海经·图赞》中说,凤凰身上有五种像字纹一样的图案:

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凤凰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其种类繁多,不同的种类其象征意义也不同。传说中凤凰共有5类,分别是赤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鸾、黄色的鹓鶵、白色的鸿鹄和紫色的鸑鷟。

凤凰也叫“不死鸟”。这是因为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槃”。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

凤凰不仅能够死后再生,相传也能知天下之治乱兴衰,是我国历史上王道仁政的最好体现,是乱世兴衰的晴雨表。古人曾分出5个等级,以凤凰的5种行止标志政治上的清明程度。于是历代帝王都把“凤鸣朝阳”和“百鸟朝凤”当成盛世的象征。

我国的“五帝”之首黄帝也期盼过凤凰的出现。我国杂编古籍《韩诗外传》记载说:

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唯仁是纡,宇内和平,未见凤皇。唯思其象,夙昧晨兴,乃招天老而问之曰:“凤象如何?”

天老是黄帝的辅臣,相传他见多识广,熟悉各种祥瑞之物。于是,他为黄帝描述出的凤凰,也就成了后人对凤凰的最初的印象:

夫凤之象,鸿前,鳞后,蛇颈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颌而鸡喙。

天老不但描绘了凤凰的长相,还告诉了黄帝凤凰送来祥瑞的5种现象。黄帝马上反省了自己:“原来是这样!以我的所作所为,怎么配得上凤凰出现呢!”于是,黄帝便穿上黄袍,戴黄色冠冕,祈求凤凰的到来。

没多久,凤凰便遮天蔽日飞来。黄帝叩头再拜,说:“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凰便栖于黄帝宫殿东园的梧桐树上,以竹为食。

其实,黄帝见到凤凰的传说在河图洛书之前就有。据说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6个字。

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

与《韩诗外传》记载相近的,亦有相传。轩辕黄帝统一了3大部落,72个小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黄帝打算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在原来各大小部落使用过的图腾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图腾,这就是龙。

龙的图腾组成后,还剩下一些部落图腾没有用上,这又如何是好呢?黄帝的妻子嫘祖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女人,嫘祖受到黄帝制定的新图腾的启示后,她把剩余下来各部落的图腾,经过精心挑选,也仿照黄帝制定龙的图腾的方法:孔雀头,天鹅身,金鸡翅,金山鸡羽毛,金色雀颜色,组成了一对漂亮华丽的大鸟。

造字的仓颉替这两只大鸟取名叫“凤”和“凰”。凤,代表雄,凰,代表雌,连起来就叫“凤凰”。这就是“凤凰”的来历。

我国文化对凤凰的崇敬从文字演变上也可以看出来。在甲骨文中,“凤”与“风”两字是同一个字,其字形是一只头顶“辛”形符号的飞鸟。

我国古代的东夷族崇拜鸟,舜帝时期就以鸟为官名。但这个“鸟”的实质指的是与雨水有关的风,也就是凤。尽管不一定有风就有雨,但云雨必须依靠风来行走天下,风是输送云雨的自然力量,因此同样会被渴望雨水的古人所崇拜。

由于风没有具体形象,无从刻画其形状,聪明的古人便借用飞鸟的形象来描述风。自然中的“风”与鸟类的“凤”有4点相似之处:

其一,鸟善鸣,风也善鸣,风是许多自然声音的创造者。其二,风与鸟都会移动;其三,有些鸟为候鸟,季节性迁徙,风也有季节性。其四,鸟生活在草木茂盛的地方,突然飞起,转眼消失,风也是来无踪去无影。

所以,甲骨文“凤”或“风”字表示这样一个概念:其一,它供天驱使;其二,它的声音是拂过耳旁的风声;其三,它的形象类似于飞鸟,来去无踪;其四,它的功能是接受天的旨意行云布雨。

风既有柔顺的一面,也有威猛的一面,柔则清凉拂面,怒则飞沙走石、毁屋折树,而凤凰作为百鸟之王,可以象征祥瑞,也是上天旨意的传达者,同样值得敬畏。

由于凤凰是百鸟之王,因此常常也用来象征女性中的杰出人物。我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相传在她出生之后,曾有条乌龙摇头摆尾地向西山飞去;几乎是同时,一只凤凰也伴着彩霞飞来,在东山顶上长鸣一声,然后向北方飞去。这叫龙凤呈祥,是出贵人的预兆。

广元城中的凤凰山上坐落着一座凤凰楼,高42米,楼阁14层,与凤凰山连成一个整体,远看形似一只凤凰回首。到夜间,楼阁上彩灯通明,又恰似一只闪闪发光的金凤凰,被誉为“川北第一楼”、“川北明楼”。

这座凤凰楼也与女皇武则天有关。据说,624年武则天出生时,有一只凤凰绕房一周,然后向东山飞去。武则天的父亲当时是利州都督,马上将东山更名为凤凰山。

武则天在14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因此凤凰楼只修了14层,而且凤头回望南方,象征武则天想念家乡。唐高宗继位,武则天执掌朝政42年,因此这座凤凰楼高42米。

凤凰楼的风格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华贵。它远眺恰似凤羽,色泽金黄光亮。楼内梯步呈方形,盘旋而上,直至楼顶。楼层分南北错落各半,因此,从楼里下部仰视,凤凰楼则是25层。

从外面看,那自上而下逐渐由北而南翘起的檐角,形成既往北飞、又回首南望的美姿,给人以灵动飘逸的感觉。象征着武则天虽北入唐宫,却又难舍故乡蜀地之意,是造型独特,宏伟壮观的天下名楼。

落井投石——乘人之危。

落片树叶怕打破脑壳——胆小过分了。

落石下井——坑害人。

落水的油滴——浮在上面。

落雨背蓑衣——越背越重。

落雨出太阳——假情(晴)。

落雨天打麦——难收场。

落雨天的芝麻——难开口。

落雨天寻牛——看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