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21119200000185

第185章 以欣赏的姿态看对手

这里所说的敌人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说法,并不是与自己有着深仇大恨的死对头。例如商敌、情敌、棋敌、牌敌、考敌等。人为什么要为自己设下众多的敌人?为什么要对别人怀恨在心?这种整天与人为敌的人,最终会变成冷酷无情的人。

为了免于这种事情的发生,我们应该欣赏对方的优点,容纳别人的短处,而不是在心中暗自播下仇恨的种子。

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假如总是想着报复他人(敌人),最终可能会弄得两败俱伤。反之,如果以德报怨,把敌人作为你的朋友,成为支持你的力量,这才是成就大事业的胸怀。

淮阴侯韩信早年家中一贫如洗,因为没有正式职业,他便游荡度日。由于囊中羞涩,为了活命他不得不沿街乞讨。

有一天,饥饿难耐的韩信来到县城的护城河边钓鱼,河边有几个洗衣服的老妇。有一位老妇见韩信数日没有进食,都快撑不住了。老妇人生怜悯之心,一连数日给韩信带来饭食。韩信感激老妇对自己的恩惠,说:“救命之恩,日后定将报答。”老妇闻之即生气地说:“我可怜你数日没有进食,何求报答?但愿你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男子汉吧!”

韩信听了老妇人的话,心里很难受。他失望地走在城里的街上。突然,有人大喊:“韩信,站住,不准过去!”

韩信看到前面有一群人,其中有一个专横跋扈的少年,叉着腿,伸着胳膊,挡住韩信的道路。韩信无意理会,那少年竟狂妄加剧,指着韩信背上挎的宝剑说:“你身躯高大,带着宝剑,其实人大胆小,没有什么出息!”与此同时,好多人也前来看热闹。只听那少年说:“韩信,你要有胆量就杀死我;如若不敢,则从我胯下钻过去!”说完,叉开双腿摆开架势。众人一齐盯着韩信,韩信目光呆滞地站了好久,慢慢地弯下腰从那个少年的胯下钻了过去。狼狈不堪的韩信,顿时引来众人的嘲讽。

转眼10年过去了,韩信参加了推翻暴秦的农民起义,先在项羽手下,后又在刘邦部下任将军。而后他被刘邦重用,统兵百万,屡战屡胜。刘邦即得天下,论定韩信军功最大,封为楚王。韩信于是又回到了当年受胯下之辱的故乡,多方打听当年老妇人及侮辱他的那个少年的下落。当地百姓闻之,都议论道:那位老妇人该变成富人了,那少年的死期将至。韩信最终找到了老妇人和那个少年,并召来了附近的乡亲。他赐给老妇黄金千两以报当年之恩。与此同时,一位身体强壮的汉子,害怕地跪在韩信面前。

韩信指着那个男子对左右说:“这是一位壮士,当年侮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一剑刺死他。可杀死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年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忍了下来。今天,我让他担当中尉的职务,掌管捕捉盗贼的事情。”

这个决定令众人倍感诧异,那位男子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即引起了围观百姓的惊奇和称赞。而韩信的部下因此更加信赖和效忠韩信了。

知恩图报、以德报怨,韩信呈现出了一个有气度、有素养的大将胸怀。所以,人们也就能够理解,韩信为什么能驾驭千军万马,成为足智多谋的常胜将军了。

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敌人的人生很寂寞。”这位先哲口气好大,试想,谁希望用敌人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呢?其实,假如仔细想想,谁是你的敌人呢?敌人是不是伴随着人出生而出现的呢?本来敌人并不存在,而是因为某些原因才出现的。有些时候,以前的朋友反目成为现在的敌人,也许以后还会再成为朋友。

《三国演义》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曹操招降关羽后,待他甚厚,可是关羽最后还是挂印封金,离开了曹操,毅然投奔刘备。

尽管关羽离开曹操很是怨恨,可曹操依旧宽宏大量地亲自为关羽送行,并送给关羽一件红袍。

以德报怨,的确可以感化敌人,把敌人变为自己的朋友。试想,曹操后来能在华容道全身而退,就是因为关羽的“一念之仁”。不打不相识,为什么你们不能成为朋友呢?把敌人当做你的朋友,投入感情,互相礼让。若如此做了,说明你正在逐渐地提高自己,使自己心胸开阔。

以德报怨,往往能以很小的代价化干戈为玉帛,使所谓的敌人成为你又一个后盾。

何必以仇视的心态对待你的对手呢?如此,自己会身心疲惫。与其如此,倒不如以一颗友善的心去欣赏对手。

看人心经

有些人一旦对立场不坚的人心生恨意时(即便是假想敌),就会想方设法地攻击对方,直至把对方彻底打倒。还有一类人,怀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心态,要是挨了一拳,不还对方以拳脚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一来,不仅永远无法和解,更会加剧彼此之间的憎恨,最终落得两败俱伤,更有甚者还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