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21119500000013

第13章 道观相继崛起的晋代青城山

在晋代,青城山中道教渐盛,极盛时有道观70余处,但大部分都被毁废了。存留下来的其中之一就是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的第一峰的半山坡上,始建于晋代,后来又经过了唐玄宗修缮和五代期间王衍再建,但是明末又毁于火灾。存留下来的殿宇是后来建于清代。在上清宫山门外西侧石壁上,刻有“天下第五名山”和“青城第一峰”的石刻。

上清宫的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配殿和玉皇楼等。上清宫的宫门是石砌券洞,上有门楼。

老君殿内供奉的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的两旁分别是供纯阳祖师和三丰祖师。殿后是三清大殿,大殿中供奉的是三清神像,在殿的两旁则供奉着三清的弟子,即“十二金仙”。

大殿右侧的道德经堂前有鸳鸯井,又称为“八卦鸳鸯井”。相传是在五代中的前蜀国所凿。两井一方一圆,象征男女,其泉源相通,但却一清一浊,一浅一深。

道德经堂有楠木板壁,上刻《道德经》八十一章全文。

大殿左侧有长廊通向“文武殿”,内祀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神座下有九龙浮雕,甚为精美。天花板画有墨龙和二十四孝图及三国故事。在老君殿和文武殿之间廊下是“麻姑池”,相传麻姑池是麻姑的炼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一年四季,不竭不溢。

与上清宫同是在晋代所建的还有祖师殿。

祖师殿是一小巧玲珑的四合院。初建于晋,明末毁败,后来清代乾隆五十七年万本圆重建祖堂,存留下来的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祖师殿原名洞天观和清都观,因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名为真武宫,又叫祖师殿。

另外,有名的建福宫也是在晋代修建起来的。

建福宫坐落于青城山丈人峰下,前山山门的左侧。传说这里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宫观原名丈人观,后来在南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建福宫”。

建福宫历史悠久,存留下来的建筑仅剩下两院三殿,而前面的两殿是近年来青城山道教协会筹集资金新建的重檐楼殿。第一殿供奉道教护法尊神王灵官及财神,内侧供奉慈航真人。第二殿名为“丈人殿”,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及广成先生杜光庭,也称“杜天师”。

建福宫后院颇清静,有200棵上百岁的仙人松,枝繁叶茂。后殿内塑有3尊彩像,中间是太上老君,道教尊为教主。左面是东华帝君,即华阳真人王玄甫,是全真道北五祖的第一祖。右面是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刻有张三丰祖师的诗。

建福宫后院大殿檐柱上,悬有长达394字的青城山著名长联,此联被赞为“青城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