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珍宝:天然珍珠宝石
21120000000007

第7章 色彩之王——碧玺

碧玺拥有自然界单晶宝石中最丰富的色彩,可称为“色彩之王”,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十月生辰石”。

碧玺在我国备受推崇,碧玺在古籍《石雅》中出现时有许多称谓,文中称:

碧亚么之名,中国载籍,未详所自出。清会典图云:妃嫔顶用碧亚么。滇海虞衡志称:碧霞碧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纪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称碧亚,或作璧碧,然已无问其名之所由来者,惟为异域方言,则无疑耳。

而在之后的历代记载中,也可找到称为“砒硒”、“碧玺”、“碧霞希”、“碎邪金”等之称呼。

相传,谁如果能够找到彩虹的落脚点,就能够找到永恒的幸福和财富,彩虹虽然常有,却总也找不到它的起始点。

1500年,一支勘探队发现一种宝石,闪耀着七彩霓光,像是彩虹从天上射向地心,沐浴在彩虹下的平凡石子在沿途中获取了世间所囊括的各种色彩,被洗练得晶莹剔透。

不是所有的石子都有如此幸运,这藏在彩虹落脚处的宝石,被后人称为“璧玺”,也被誉为“落入人间的彩虹”。

1703年的一天,海边有几个小孩玩着航海者从远方带回的碧玺,惊讶地发现这些石头除在阳光底下能放射出奇异色彩外,还有一种能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或草屑的力量,因此,将碧玺叫作“吸灰石”。

碧玺的碧是代表绿色,“玺”是帝王的象征,可见碧玺作为宝石的称谓可能源于皇家。

碧玺谐音“避邪”,寓意吉利,在我国清代皇宫中,存有较多的碧玺饰物。

碧玺的颜色有数种,其中最享盛名的是双桃红,红得极为浓艳;其次是单桃红,稍次于双桃红。桃红色是各种玺中身价最高者;其他还有深红色、紫红色、浅红色、粉红色等。

红色碧玺是粉红至红色碧玺的总称。红色是碧玺中价值最高的,其中以紫红色和玫瑰红色最佳,有红碧玺之称,在我国有“孩儿面”的叫法。但自然界以棕褐、褐红、深红色等产出的较多,色调变化较大。

绿色碧玺,黄绿至深绿以及蓝绿、棕色碧玺的总称,显得很富贵、精神。其通灵无瑕、较为鲜艳者,甚至可与祖母绿混淆。

蓝色碧玺为浅蓝色至深蓝色碧玺的总称。

多色碧玺,常在一个晶体上出现红色、绿色的两色色带或三色色带;色带也可依Z轴为中心由里向外形成色环,内红外绿者称为“西瓜碧玺”。

另外从外观上看,还有碧玺猫眼,石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管状包体时,磨制成弧面形宝石时可显示猫眼效应,被称为“碧玺猫眼”。

变色碧玺为变色明显的碧玺,但罕见。

在清代,碧玺是一品和二品官员的顶戴花翎的材料之一,也用来制作他们佩戴的朝珠。

碧玺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的最爱,如有一枚硕大的桃红色碧玺带扣称之为清代碧玺中极品,带扣为银累丝托上嵌粉红色碧玺制成,此碧玺透明而且体积硕大,局部有棉绺纹。

银托累丝双钱纹环环相套,背后银托上刻有小珠文“万寿无疆”、“寿命永昌”,旁有“鸿兴”、“足纹”戳记,中间为细累丝绳纹双“寿”与双“福”,此碧玺长5.5厘米,最宽5.2厘米,碧玺中当属透明且桃红为珍品,在清朝时期更显珍贵。

据记载,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8两,约5092克以及西瓜碧玺做成的枕头。由于碧玺性较脆,在雕琢打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隙,因此,自古以来能成型大颗的碧玺收藏品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