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失败是一种积蓄全集
21121400000126

第126章 眼光有多远成就就有多大

会做事的人眼光从不短浅,他们总能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有大计划、大目标、大步骤、大行动。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三位砌砖工人的工作态度。

有人问:“你们是在砌砖吗?”

第一位工人爽快地答道:“对,砌砖。”

第二位工人也跟着说:“对,我们是在砌砖。我们在做每小时10美元的工作。”

第三位工人则摇了摇头,说:“你问我在砌砖吗?不。我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告诉我们三位工人的未来,但我们能知道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会有不同的结果。很可能,前面两位工人仍是砌砖工,他们缺乏远见,他们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并没有什么动力推动他们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可以推测的是:那位认为自己是在建造教堂的工人,不会仍然是砌砖工,也许他已经成为一个工头或承包人,或者是一位建筑师。他会不断地因为他的远见卓识而得到提升。

被誉为清代“红顶商人”的胡雪岩曾经有一句名言:“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生意。”被世界各地华裔商人奉为“经营之神”的范蠡便是一位极有眼光的人,他的成功源自他的眼光和他的智慧。

范蠡是越国大夫。约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亡吴兴越。恢复越国后,范蠡高瞻远瞩,不为诱人的官位所左右,而是认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预见到官场上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便急流勇退,弃官而去。

范蠡来到齐国,隐姓埋名,带领家人,一边在海滨垦荒、种地,养殖五畜,一边看准机会做买卖赚钱。由于范蠡聪慧敏捷,理财有方,时隔不久便积累了巨额资产。齐国国君闻其贤名,欲请他当齐国的丞相。范蠡听到这个消息后,悄然隐退,并将家中财产尽数赠给亲戚朋友。

最后,范蠡来到山东定陶。范蠡认为定陶位于天下中心,交通便利,从而定居于此,自号陶朱公。因此,后人更多的只知陶朱公,而不知范蠡。

范蠡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从不只顾眼前利益,而善于用长远的思考技巧去指导日常活动,处处比别人棋高一着。

做事要想成功就必须把眼光放远。成功和失败不是一夜促成的,而是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决定给自己制定更高的追求目标,决定掌握自我而不受制于环境,决定把眼光放远,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决定继续坚持下去,这种种决定做得好,你便会成功,做得不好你便会失败。

把你的眼光放远大些,没有哪个人是因为短视而成功的。

成功箴言

成功人士通常具有战略眼光,即使他们在决定眼下需要的改革时也是如此。尽管他们的许多见解是以目标、质量或价值为导向的。但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个问题是……”,这种想法无疑为他们明确“未来”目标提供了催化剂——考虑未来目标是一种来自突破性思考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