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炼出好男孩的100种方法
21121600000042

第42章 让男孩学会抵制诱惑

幼儿园老师做了一个关于抵制诱惑的实验:给每个孩子发一块巧克力糖,告诉他们要等20分钟后才能吃,如果按照要求做,就可以再得到1块糖。结果,有的孩子抵制不住巧克力糖的诱惑,没过20分钟就把糖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却能转移注意力,去玩游戏或看书,坚持等20分钟后再吃,最终他们得到了两块糖。

老师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得到两块糖的孩子在老师上课时极少打岔或胡乱说话,他们在兴奋、激动、生气或沮丧时都能让自己很快冷静下来,极少有鲁莽的举止,有耐心、自觉性强。而那些只吃到1块糖的孩子却没有上述优点。

经过这样一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一个人要想取得卓越成就,实现人生目标,应具备控制冲动、抵制诱惑的能力。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培养孩子抵制诱惑。通常迅速满足孩子很容易刺激孩子的欲望,使他对诱惑的抵制能力下降,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延迟满足愿望的方法,让孩子的自制力得到锻炼。

有个男孩从幼儿园一回家就想吃糖果。可是,他搜遍了柜子也没有找到好吃的。就在他失望的时候,突然发现书桌上放着一个纸盒。不过,那盒子被透明胶纸给封住了。小男孩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吃的,因此不敢打开。

于是他捧起纸盒便问爸爸:“爸爸,这里还有一盒饼干,我可以吃吗?”

然而,爸爸并没有告诉他里面是什么,只是说:“没经大人同意,小朋友不能随便拆东西,拆了就不是好孩子了。”

男孩有些狐疑地看了爸爸一眼,便又将盒子放回原来的地方。不过,他似乎不甘心就此罢休,一直挨着放盒子的桌子,不肯离开。他看着爸爸在一旁忙活,便拿来了小剪刀在纸盒上比划着。

一旁的爸爸早就知道,这个“馋虫”一定特别想打开盒子,不过,他没有作声,只是偷偷地观察儿子。

只见孩子捧起纸盒,再次仔细地看了一遍,眼里透着一丝渴望。

就在爸爸以为孩子要剪破纸盒时,他却放下纸盒拿起了一旁的一张纸剪了起来。虽然他还不时地瞄一下旁边的纸盒,可再也没有去动它。

爸爸看到儿子的行为,心中很是满意。过了一会儿,爸爸便把盒子递给小男孩,让他打开。小男孩十分惊喜,这时,爸爸开口告诉他:“这不是饼干,也不是糖果,而是一副手套,是买来送给爷爷的。

小男孩听了,脸上顿时显出了失望之色。爸爸一看,呵呵一笑说:“今晚我带你去超市让你挑喜欢的东西。”

小男孩有些惊讶,不解地问:“为什么带我去买东西,这是奖励吗?可是我今天在幼儿园没有受到表扬啊。”

爸爸摇了摇头,又笑着说:“这也是给你的奖励,因为你刚才没有私自拆开那个纸盒。”

小男孩依旧不解,问道:“如果我打开了,就没有奖励了?”

爸爸认真地点点头,告诉他:“因为你抵制住了诱惑,这样的好孩子,我一定要奖励。”

故事里的爸爸通过延时满足孩子的愿望,锻炼了其自控能力,同时也告诉了孩子这样一个道理:人是要抵制住眼前的诱惑的,抵制住了诱惑,你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而要孩子抗拒诱惑,首先就要让他先正视诱惑。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在生活中确实存着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诱惑,如果能够保持志向、洁身自好,值得思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要“抵制诱惑”列入课程表。

在社会上,人应该有强大的自制力来抵制诱惑。而抵制诱惑的能力则需要从小培养,这就要求父母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不能动摇。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诱惑,要保持志向、洁身自好,家长应该将抵制诱惑列入“课程表”。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个小和尚初次下山,老和尚生怕小和尚受到女色的诱惑,就欺骗小和尚说女人是老虎,可是小和尚一下山,遇到女人就怦然心动,心想:“世上竟然有如此妩媚的‘老虎’!”结果,他反而成了“老虎”的俘虏。

所以,要抗拒诱惑,就应当引导孩子认清诱惑,正视诱惑。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诱惑通常就是做起来痛快过后后悔的事情,只能满足一时的感官享乐,但对以后的发展不利。

总而言之,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与自控力,锻炼孩子抵制诱惑的能力,使其保持冷静的头脑,让孩子战胜人生路上的各种诱惑,为其以后的生活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意志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