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经典魔术一本通
21122300000001

第1章 什么是魔术

魔术常识

魔术也称为幻术,我国民间习惯叫戏法。魔术一词是英语“MAGIC”的意译。十九世纪末叶随着西洋魔术和东洋魔术传入我国以后魔术才成为我国艺术舞台上特有的艺术表演形式。中国现代魔术的形成,是融合了古代戏法技巧,又吸收外国魔术的精华,经过广大艺人的改进和提高,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魔术是十分古老的艺术品种,它起源于人类的幻想,发端于原始人类生活,最初的魔术又往往与魔法师们的宗教行为联系在一起。而宗教行为又与神话有密切联系,神话是孕育幻术的沃土,没有神话便不会产生幻术。我国神话极为丰富,许多古籍中生动地记载了先秦以来具有幻术性的一些故事:

相传西周第六个国君周穆王在位的时候,从西极来了一位幻术师,不管是滔滔大水,还是熊熊烈火,他都能自由出入;他身能穿石,手能裂金。他用手一指能使山川倾覆,土地搬家,还能身悬半空无依无靠而不下坠。他变幻莫测,无穷无尽。

据记载,周穆王巡狩西部地区,归途中有人进献一名叫偃师的能工巧匠。穆王问他:“你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啊?”偃师回答:“我听从您的吩咐,做什么样的物品都行,不过我已经制作了一件东西,希望您先看看。”穆王很奇怪,就让他把制作的东西带来。第二天,偃师带了一个人来见穆王,穆王问他:“和你一块来的是什么人啊?”偃师答道:“这是我制作的机器人,它会演戏。”穆王很惊奇地看着,机器人的动作相当灵敏,既能快步前进,又会仰头弯腰,和真人一模一样。偃师摇它的头,就合律而歌;拉它的手,就应节起舞,千变万化,完全按照人的意图行事。

在战国时期,据说燕太子丹被送到秦国做人质,他请求秦王放他回国,秦王刁难他说:“你如果能叫乌鸦的头变成白的,马的脑袋长出双角,我就让你回去。”燕太子丹仰头一呼,乌鸦的头就变成了白的;俯身一叫,马的脑袋上长出了两角。秦王见此,只好放他回国,但却在他经过的桥上装设了机弩,准备暗害他。由于他疾驰而过,机弩没有发作。可当他逃到城门的时候,时间尚早,城门未开,于是他就学鸡叫,引得城里公鸡都叫了起来,守关的人以为天快亮了,就打开了城门,他趁机出城逃回了燕国。

上述的幻术师、偃师、燕太子的所作所为都具有魔术的意味,但究竟用什么手段使魔术的表演惟妙惟肖,人们就不得而知了。

国外魔术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在古代出现过许多著名的魔术师,就是在近代和现代魔术发展史上,更是涌现出许多很有成就的著名魔术师,对世界魔术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的古埃及就出现了《鹅头断续》的魔术表演。在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砍头术》和《割鼻子》的魔术节目。十七世纪中叶,马耳他人曼弗雷多就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变酒”魔术师,他能将喝下去的水再吐出来变成红葡萄酒。1931年,法国魔术师冯·洛金已经开始表演非常惊险的“人靶”魔术,他能用手接住或是用牙咬住由观众用枪射来的子弹。十九世纪中叶,魔术师罗贝尔·乌丹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盛大的魔术晚会,他的拿手节目是《遁手帕》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早就和外国有过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据记载,在张骞通西域时,就有伊朗的魔术和中国的戏法交流演出。但魔术正式传入我国,据说还是辛亥革命以后,河北省玉田县变戏法艺人韩秉谦等人从国外引进来的。他结合我国古代戏法的特点,对魔术的表演加以丰富,为我国现代魔术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由此可见,所谓魔术是根据机械学、化学、光学、电学、力学等原理制作道具,与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相结合进行表演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在表演过程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最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到奇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