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21123400000136

第136章 学会忍

《说法经》上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相传远古时期,长颈鹿不是现在的样子,它们都很骄傲,从来都是只吃树上的叶子,而不屑于吃地上的草。按它们的话说:嫌脏。

所以久而久之,它们的脖子失去了下弯的功能。可是有一天,大自然的动物都去向王母祝寿,动物们都给王母磕头,唯独长颈鹿昂然独立。

于是王母大怒,把天下的树叶都掉光。这回,长颈鹿不得不低下了它们那高贵的头,要不就得饿死了。

寓言故事中的长颈鹿,当初它们也不是想低下头的,只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学会容忍。忍,在很多时候可能都是被形势所逼的无奈之举,但要在社会上生存立足,不懂得容忍是很困难的事情。

中国有句谚语: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是啊,许多时候,我们权势不如人,机会不如人,我们就不得不选择忍耐,做些不得不做的违心事。有志者会借此取得休养生息的时间,以图东山再起。这样才不枉当初的忍辱。

金朝时,海陵王篡夺皇位,召张浩做户部尚书。张浩正直坚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竟欣然奉命。面对他人的非难,张浩显得若无其事,私下他却对自己的家人说:“皇上残暴无道,稍有反抗者一律格杀,我之所以忍受耻辱,只为他日救国救难啊。我一死是易,可这样做又能改变什么呢?这不是智者的做法。”

张浩操心国事,海陵王见他不怨不怪,十分满意,不久,张浩又被提升为参知政事、尚书右丞。

张浩总是小心侍奉海陵王,不时向他加以劝谏。每逢海陵王大怒之时,他又保持沉默,不进一言。有时,他甚至不顾众人非议,当面向海陵王说些谄媚的好话,只为了让海陵王一笑。

一些人认为张浩可耻,十分鄙视他,有的私下怪他说:“你表面上以君子自居,可到了关键时候,却是小人的嘴脸,你的一世英名,为此丧尽,你不感到可惜吗?”

张浩一笑说:“轻易得出的结论,终是不准确的,我们日后再说吧。”

张浩外表快乐,内心却十分痛苦,一次,他夜里哭醒,家人就劝他说:“我们衣食不缺,看你这般难受,何不辞官求乐?”

张浩摇头道:“躲避是懦夫所为,于已有利,却于国有害,我怎会干这等事呢?”

张浩事事用心,海陵王开始以他为心腹,封他为蜀王,晋升他为左丞相。海陵王还当面对张浩说:“你为朕尽忠,朕记挂在心,你是不会被亏待的。”

海陵王想要讨伐宋朝,张浩加以劝阻说:“天不灭宋,陛下何能灭之?不如养兵待机的好。”

海陵王不听,问他说:“宋室势危,正见天不佑之,何能失去这大好良机呢?”

张浩耐心道:“赵构没有儿子,将来必立疏远的亲属,而这一定会产生内乱,到那时陛下不用兴兵,宋室也要臣服了,陛下时下何必着急呢?再说伐宋耗我大金国力,胜败难定,哪样结果都有弊端。”

海陵王点头称是,但仍受不住诱惑,整日部署南伐事宜。张浩几次进见,海陵王都加以拒绝,他派人传话给张浩说:“并不是朕不接受你的劝谏,而是朕伐宋决心已定,不计代价了。朕要名传后世,终要有所牺牲的。”

后来,海陵王在伐宋中兵变被杀,张浩马上向在辽阳继位的世宗完颜雍上表祝贺,他在表文中说:“逆君已死,人心大快,臣忍隐多年,终可畅所欲言了。陛下宜整治天下,清除逆党,臣誓死尽力。”

世宗完颜雍十分赏识张浩的才能,更为他的智慧心动,他嘉勉张浩说:“你是国家的元老,为国之大体,你虚与逆君周旋,不致国家有大的伤害,这都是你的功劳啊,朕要再次任用你担任丞相,望你不要辜负朕对你的希望。”

至此,时人才醒悟过来,对张浩的看法改变。人们推崇他,只怪自己的无知与偏见了。

禅悟人生

对于张浩侍奉海陵王,小心、隐忍的言语,在《金史·张浩传》中就有许多记载。也正因为张浩在海陵王身边隐忍多年,他才保全了自身及家人,也让时人最终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其智慧也算很高深了。

所以,当忍之时必须忍,毕竟忍一时之气,却可保一世平安,意义如何也就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