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21125500000034

第34章 上党战役大盘点(4)

可是,事情过后,已经掌握了****中央领导权的教条主义领导人,认为******这样做是在敌人面前“张皇失措,退却逃跑”。他们在根据地里开展了一场残酷的斗争,把******和毛泽覃、谢维俊、古柏四位坚持正确主张的同志当成了斗争对象,错误地进行了“批判”******没有放弃原则,在会议上,在申明书中,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一来,教条主义领导人更生气了,给他扣上了“机会主义”的大帽子,还撤销了他的职务。

后来的事实证明,******等人执行的是******的正确路线,而“批判”他们的那些人才是错误的。

这是******在革命道路上遭受的一次挫折,但是他实事求是的作风并未改变。他更加成熟了。

(四)抗日功臣开国元勋

因为错误路线的指引,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红军开始了长征。******和战友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历程,到达了陕北。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实行了第二次合作。陕北的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开赴了抗日战场。******先是担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又到一二九师当政治委员。一二九师的师长正是赫赫有名的将领刘伯承。从此,******和刘伯承一起合作,指挥着这支部队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人们习惯地称呼的“刘邓大军”,就是指他们的队伍。******自己也说:

“人民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个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与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里是很愉快的。”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刘邓率领一二九师进入太行山区,创立了太行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他们在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942年以后,日寇对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采取杀光、烧光、抢光的办法,使根据地遭受了很大损失,部队供给也遇到困难。******根据中央指示,领导大家精兵简政,开展生产节约活动,他自己和战士们一样省吃俭用。有一次,供给处的同志给刘邓首长做了一套细灰布棉军衣,却被他们退回了。******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支起纺车,带头纺线。这样,部队很快扭转了困难局面,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解放战争又开始了。刘邓大军占据着重要的战略要地,打了好几次大胜仗,迎面挡住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最令人难忘的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就是刘邓大军创立的。1947年6月30日夜晚,刘邓率领十二万大军迅速南下,出其不意地渡过了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腹地进军,进入了大别山地区。大别山离南京很近,******惊慌不安,连忙调集大军对付刘邓。刘邓大军吸引了大量敌军,处境十分危险。******对指战员们说:

“一副担子,有重的一头,有轻的一头。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其他部队和地区就能大量歼灭敌人和深入开展工作。这对全局有利,我们再削弱再吃苦也要坚持住!”果然,全国各个战场捷报频传,终于迎来了大决战。在伟大的淮海战役中,******担任总前委书记,和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一起指挥,取得了空前的胜利。随后,他们又指挥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和华东地区,再进军西南,解放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十几年中,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出生入死,指挥过多次重大战役。他是抗日的功臣,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五)总书记十年

全国解放以后的1952年,******到中央工作,出任******副总理等职。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当选为****中央总书记,和******、刘少奇、******、朱德、****一起,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他在总书记的位置上工作了十年。

这十年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很快,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由于经验不足,也出现了严重失误。1958年以后,在“******”和“人民公社”运动中,出现了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的错误倾向,国民经济受到损失,加上天灾又多,紧接着就开始了“困难时期”。******亲自到农村调查,提出要纠正一些错误的作法,努力发展生产。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整错的同志,他也提出要平反,特别强调要发扬**********的优良传统。

1962年7月,他在一次会议上,对当时的形势作了一个估价,提出了看法。他说:

“现在政治形势大好,经济形势大不好。农业要恢复和发展,主要从调整生产关系上解决,承认多种多样的形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恢复和发展生产要尊重群众的意愿,用群众愿意接受的形式,才能有好的效果。这样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可是,******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话,后来竟遭到“批判”,在“**********”中成了把他定为“最大走资派”的重要依据。“黄猫黑猫”的说法,也被歪曲解释成他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

(六)“就叫我老邓吧”1966年6月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不久,******和刘少奇一起,被说成是“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受到错误的“批判”。刘少奇是“头号”,******是“二号”。后来,刘少奇被“开除”出党,迫害至死;******则被免去了一切职务。

1969年10月20日,一架飞机载着******和他的妻子、继母飞往南方的江西省。几天以后,他被送到了新建县望城岗的一所小楼里住下。一个功勋卓著的老革命家,从此开始了“老老实实接受改造”的生活。当时,******已经是六十五岁了。

******没有丧失信心。他以坚强的意志对待这个变化,每天抢着做清扫拖地、劈柴砸煤的重活。冬天到了,屋里没有暖气,常常结冰,他索性用冷水擦身,适应环境。春天来了,三位老人在小院里开出菜地,种种白菜、苦瓜、辣椒……******每天都去菜地挖土、浇水。

到新建后不久,******就主动要求到工厂和工人们一起劳动,后来被安排到拖拉机制造厂。每天从住处到工厂,要走二十分钟的路,他都按时上班,做钳工的活。当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他就干过钳工,现在又重新操起旧业,一丝不苟地干着。工人们看到他干的活,都说真像样。可怎么称呼他呢?大家有些为难。******说:

“就叫我老邓吧!”

渐渐地,工人们和老邓的关系密切起来,有些人索性叫他“老头儿”。听说老邓爱喝米酒,有的师傅给他送来做米酒的酒药,还帮他家磨米粉。

有一天,******上工的时候,被泥泞的路滑了一跤。工人们知道了,立刻连夜把路修好了。又有一天,******在劳动的时候突然发病,面色苍白,冷汗直流。工人们忙扶他躺下,给他冲糖水喝,然后用拖拉机把他送回了家。

******在江西劳动了三年,不但没有垮下去,身体反而更结实了。而且他更切实地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大家的愿望。他和人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那些日子,他经常在傍晚时分默默地围着小院子散步,走完一圈又走一圈,沉思着什么。他是在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忧。后来,当地人把******每天上工走过的路和他散步的路,就叫“******小道”。

(七)重新工作

1971年9月13日,被定为“接班人”的****,在发动“武装政变”、暗害******的阴谋败露以后,仓惶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中国的政治形势再次出现了大转折。而这时候,******年事已高,******又患了癌症,中央最高领导层里缺乏有能力有经验领导全局的人物,人们自然地想到了******。

在******和******的促进下,******终于有了重新工作的机会,在1973年恢复了******副总理的职务,协助总理工作。

他很快就以旺盛的精力和非凡的能力赢得了全国上下的信任,******也很满意。1975年初,在******总理病重住院的情况下,******又出任了****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要职,开始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实际上,他成了仅次于******、******的中国领导人。

但是在当时,江青、******、******、******“******”还窃据着重要职务,把持着宣传等部门的大权,推行着极左的路线。这给******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以大无畏的气概对待这些。他看到“**********”以来各条战线上遭受了重大损失,十分痛心,对同志们说:

“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

于是,他果断地开始了一场全面的整顿,让一大批有经验的干部出来主持各项工作,把各项事业引入正轨。很快,全国的局面有所改观,特别是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原来一直混乱的铁路运输也正点了,科技和教育工作有了起色。“**********”带来的混乱初步得到了纠正。全国人民看到这一切,都很满意,对******抱有很大希望。

正在病中的******总理知道了,也很高兴。在一次手术前,他特意问:

“******同志来了吗?”******走上前,周总理当着******和******的面,拉着他的手说:

“你这一年干得很好,比我强得多……”

(八)又一次被“打倒”

但是“******”这伙在“****”中得势的人,对******恨得要命。******的整顿打中了他们的要害,打乱了他们的“队伍”,他们怎么会甘心呢?于是,“******”借“批林批孔”运动的机会,又开始“批判”起来,把矛头指向了******,甚至含沙射影地攻击******,还多次无理挑起争端。特别是江青,仗着她的特殊身份,经常指手划脚,不可一世地胡批乱批。

有一次,江青在一份材料上得知远航船“风庆轮”的副政委对她和她的同伙很不满,就气急败坏地打开她惯用的“帽子工厂”,把吓人的政治“帽子”戴到人家头上,还批道:“交通部是买办资产阶级专了我们的政!”简直是一派胡言乱语。王、张、姚也跟在她后面,胡批了一通,说什么要批判“洋奴哲学”、“卖国主义”。

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结束的时候,江青故意问******对“风庆轮”这件事的看法。******严肃地说:

“对这个材料还要调查一下呢!”“你对批‘洋奴哲学’是赞成还是反对?”江青又气势汹汹地问。

******气愤地反驳说:

“这样还能合作吗?强加于人,一定要写出赞成你的意见吗?”

“******”见******不支持他们,就密谋策划,到******那里告他的状。

******一开始是支持******的,还批评了“******”。可后来,他发现******要纠正他亲自发动的“**********”的错误,又转过来批评******,发动了一场“反击****翻案风”的运动。

由于******有绝对的权威,形势对******不利了。“******”利用他们掌握的舆论工具,攻击******是“不肯改悔的走资派”,使刚刚好转的形势又乱了套。

1976年1月8日,******总理不幸逝世,******的处境更加困难,实际上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力。这年4月,悼念周总理、反对“******”的“天安门事件”爆发。“******”又恨又怕,竟诬蔑这是“反革命事件”,还硬说******是“总后台”。结果,******又一次被撤销了一切职务,遭到错误的公开“批判”。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下台”了。

(九)新时期的“总设计师”

1976年9月9日,******逝世。江青等人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中央及时采取措施,逮捕了“******”及其爪牙。

中国终于结束了“****”的十年浩劫,人民欢欣鼓舞。今后的中国向何处去呢?大家都在关心这个问题,同时都盼望******再出来主持工作,因为只有他最有能力领导中国。

1977年7月,******果然恢复了领导职务。他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首先是拨正了长期以来的混乱了的思想和路线。他指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极左路线。

不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大家敢说心里话了,敢独立思考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显示了出来。

紧接着,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和他的战友们决定要把全党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力量。从此,我国一个历史的新时期开始了。

在新的时期中,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首先在广大农村实行的改革几年之内大见了成效,各行各业也都出现了新的面貌。改革十几年,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家感激******,把他称为新时期的“总设计师”。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游行队伍中,一群大学生走到天安门城楼下的时候,突然打开了他们自己写的一幅大字标语:

“小平您好”!

顿时,城楼上下,一片欢腾。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站在天安门城楼中央的******身上。他也高兴地向人们招手。

这幅标语道出了人们的心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可他不是高居于人民之上的“神”,而是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实实在在的人。

(十)乐观豁达的人******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经三落又三起。特别在“**********”中,两次被“罢官”,遭“批判”,受打击,震动了全国全世界,真是惊心动魄。可他不但经受住了巨大的磨难,而且更加坚强和老练了,终于在晚年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的胸怀非常宽广。“******”被打倒以后,全党全国都希望他担任最高领导。他却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应该让年纪轻一些的同志挑重担,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他是一代领导人的核心,可并没有担任党、国家和政府的最高职务,后来还主动退出了中央领导机构,带头破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非常喜爱体育活动。人们说他是“全方位的体育爱好者”。他喜欢游泳,特别是到大海中游泳;他80岁那年还能一次游九十分钟,所以身体健康。他还喜欢打桥牌,多次获得冠军。这也有利于头脑的清醒。

1992年一二月,八十八岁高龄的******到南方的深圳、珠海等地视察,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很高兴。同时他又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的这次南巡讲话,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改革开放的步子加快了,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不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

陈赓(略)刘忠北战南征——中将刘忠刘忠福建上杭人。

1929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司令员,一野第62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此时的刘忠,心中非常清楚:即将来临的是一场艰苦的堵击战,能不能歼灭北逃之敌,关键在于手中的这一个团能不能堵住敌人(略)上党大捷,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一次辉煌胜利,受到了******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