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21125500000043

第43章 上党新貌(7)

该陵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太行太岳的优秀儿女,经1946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作出决议后建立的。1948年始建,1951年落成。园内主要有烈士纪念塔、纪念堂、陈列馆、烈士公墓等,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最早建立的一处有革命意义的建筑。陵园总面积为9.4万多平方米。园中心耸立着高达20米的表贴洁白大理石的纪念塔。塔身全部由青石砌成,塔身正面用刚劲的魏体镌刻着“太行太策烈士纪念塔”9个大字。背面是******同志的题词:“人民永远纪念着你们”。塔底部,四面分别刻着刘伯承、徐向前、杨秀峰、李达等领导同志的题词和薄一波同志写的碑文。塔北,是三座成“品”字型的烈士纪念堂。其中,有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等5位将军,还有长征时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的周平烈士和活捉侵华日军驻山西总顾问少将铃木川山的太行一等杀敌英雄赵亨德……纪念堂后是烈士,其中还有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武士敏将军墓。烈士英灵在这里长眠,鼓舞着后人前进。整个陵园,松柏遮天,花草覆地,庄严肃穆,令人起敬。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位于武乡县城西凤凰山麓,依山傍水,蔚为壮观。武乡是原****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司令部曾长期驻扎的地方,该馆于1988年落成,是全国第一座系统展出八路军在太行山区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地方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449平方米,分序厅、展厅(四个)、题词厅、音像厅、贵宾休息室等5个部分。穿越馆前草坪,拾级而上,便步入宽阔的序厅。大厅正面以三角图形组成象征太行山崇山峻岭的背景,衬托着大厅中央褐色的巨型立体“八”字,一尊八路军战士浮雕胸像,在“八”字上端显得气宇轩昂。

象征着八年抗战,八路军与太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祷起了一座不朽的太行丰碑。由序厅向左走便进入了第一展厅,“挺进太行,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标题跃入眼帘。该厅介绍1937年7月至1938年4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三师之众,东渡黄河,出师华北,重创日军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建立晋冀豫根据地等情况。

第二展厅反映了1938年4月至1940年10月,八路军深入太行各地宣传抗日救国,组织工、农、青、妇、武等抗日团体,建立民兵自卫队等地方武装,粉碎了日军第一次“九路围攻”,打退了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第三展厅叙述了1941-1943年太行根据地军民咬紧牙关,度过极端困难时期,军民团结,为华北敌后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展厅反映了1944-1945年八路军连续克敌制胜,收复一大批沦陷城镇,根据地迅速扩大,朱总司令连续发布总攻命令,太行军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充分表现太行军民的革命精神和对革命的巨大贡献,在结尾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简介了发生在太行的两次大的战役——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

全馆收藏珍贵历史照片700多张,展出483张,其中反映百团大战的现场照片36张系在全国首次展出。

文物800多件,展出523件,其中红军长征时用的行军锅,外国朋友用的外文打字机等珍品26件,题词厅悬挂着******同志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题写的馆标和******、徐向前、聂荣臻、薄一波、秦基伟等40多位中央领导的题词。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通过大量的照片、地图、图表和珍贵的革命文物,展示了太行抗日原貌,宣传了八路军的功绩,再现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填补了全国八路军博物馆的空白。

1988年9月3日,****中央、中央军委委托****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秦基伟和李德生、陈锡联、何正文组成军委代表团重返太行,参加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开馆剪彩仪式。开馆后参观者络绎不绝,成为各界人士瞻仰八路军丰功伟绩,怀先烈创业艰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位于黎城北部45公里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军工厂将榆社韩庄修械所迁到黄崖洞水窑山进行扩建。半年后发展成700多人的兵工厂。生产步枪、刺刀、掷弹筒、五零炮等各类武器和弹药,年生产量可装备16个团,成为华北抗日军调集5000余兵力,大举进犯黄崖洞兵工厂。

守备兵工厂的八路军总特务团和当地民兵密切配合,在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政委郭林祥的指挥下,经过八昼夜的浴血奋战,歼敌千余,胜利地保卫了兵工厂。

1942年9月,为纪念在保卫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水窑山中修建了一座烈士公墓并建起一座7米高的纪念碑,碑文上刻着43位烈士的英名和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撰写的碑文。1971年又修建了“黄崖洞保卫战殉国烈士纪念塔”。1985年省、地、县三级政府对黄崖洞进行大规模的修整,修复了兵工厂厂房,新建了牌楼、纪念塔、展览馆、镇倭塔及一些风景建筑。牌楼雄伟壮观,正中是原****中央********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黄崖洞”三个遒劲的金色大字。纪念塔正面工笔隶刻“黄崖洞殉国烈士永垂不朽”。

展览馆收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和实物。展览馆前依次竖立了14块石碑,分别刻写着薄一波、李雪峰、陈志坚、欧致富等领导人的题词。1991年山西省国防工办在兵工厂旧址处建造了一座军工亭,共青团山西省委在陵园入口处树起一座水泥质红色火炬,将此列为全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黎城四桥

分别位于黎城县的柏峪乡柏峪村与上遥镇上遥村等地。1942年,太行抗日根据地旱情严重。

****太行区党委积极组织全区军民开展“生产自救,抗灾度荒”运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指战员和涉县、黎城人民共同兴建了漳南、漳北两条水渠,总长47华里,引漳河之水,浇灌沿途土地4000多亩。1943年7月,当地军民将两条渠上的四座石桥分别命名为“小平桥”、“伯承桥”、“秀峰桥”和“省贤桥”。

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命名的桥高14.6米,宽3米,跨度长7米;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委******命名的桥高8米,宽3米,跨度长3.5米;以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和修渠中牺牲的****村民工程省贤命名的两座桥都横跨在两条渠上。至今,这四座桥仍完好无损。在“小平桥”南的五仙山下还建有纪念亭,亭内石碑上刻有杨秀峰,薄一波、戎子和等领导人的题词:“自力更生,抗旱度荒”;“群策群力,人定胜天”;“创造丰衣足食的生活”。今天,这4座桥已成为向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

位于武乡县城东35公里的山区。1939年10月11日,八路军总部从砖壁进驻王家峪,1940年10月5日返迁砖壁,共驻360天。总部在王家峪期间,司令部借住在张昌绪家院内。朱德总司令住东房,彭德怀副总司令住西房,左权副总参谋长住南房。朱、彭指挥根据地广大军民开展生产自救运动,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进一步巩固了太行抗日根据地。1961年3月4日,王家峪被国家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对外开放,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北高庙烈士陵园

位于长子县城北关。1945年8月,阎锡山军入侵长子之后,北高庙便成为其据守长子的据点。同年9月,上党战役打响后,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在指挥解放长子城战斗中,把夺取北高庙作为攻克长子城的关健。战斗打响后,阎军凭借北高庙这一有利地形负隅顽抗,致使担任主攻任务的八路军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连续4次冲锋受挫,数十名战士在这里英勇献身。之后,第七七二团改变战术,昨夜迂回守敌侧背,乘敌疲惫睡觉之时摸上山顶将阎锡军全歼,有力地支援了登城的各兄弟部队,使长子县城获得解放。

为了缅怀先烈,****长子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46年元月在这里兴建了长子县烈士陵园。陵园主要建筑以其地势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建有陈列室和纪念亭,在苍松翠柏中安葬着烈士的忠骨。上层筑有烈士塔,塔高9米,六角形,斗拱飞檐,描梁雕柱。塔内竖石碑16座,分别记载着全县500余名死难烈士的姓名及生平。原太岳行署主任牛佩琮在烈士碑上亲书了“一切为着人民利益的精神不死”13个苍劲大字。1986年,陵园经扩建整修后,更加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