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21125700000050

第50章 敌我东北军事力量变化对比(4)

六十二军原是广东的部队,1937年7月,广东绥靖公署将10个整编师改编为5个军,六十二军下辖一五一师、一五二师。1939年4月,归第十二集团军,辖一五二师、一五七师、独立九旅。1943年夏,六十二军参加长(沙)衡(阳)会战。1944年4月,六十二军辖一五一、一五八、一五七师。1945年7月,归第二方面军,在广州、海南等地接受日军投降,后改为整编第六十二师,调天津、唐山地区。

1947年8月,移驻北平,1948年9月恢复为六十二军番号,驻冀东滦县,军长林伟俦,辖六十七师、一五一师、一五七师。1948年10月,东北战事紧张,原计划将山海关的新五军调葫芦岛,六十二军接新五军防务,但新五军以刚改编、人员武器缺乏为由,拒绝北上,华北“剿总”只好改变原计划,将六十二军直接调到锦西。10月9日,乘船由塘沽运往葫芦岛,参加进攻塔山战斗,重点向大白台山方向进攻。23日,又派兵进攻锦西城北高地,均未获成功,11月9日,从葫芦岛撤回关内。

(3)九十二军二十一师

九十二军原为十一战区的部队。于1945年9月,由武汉空运到北平,驻顺义、密云、丰台等地。1947年初,移驻唐山、天津地区。秋季因东北战场兵力不足,军长侯镜如率二十一师,支援东北,前去解朝阳之围时,被阻于义县以西地区,大部被歼。1948年,又被编入东进兵团,进攻塔山,10月11日下午,到达葫芦岛,为预备队,基本没参加大的战斗,辽沈战役后撤回关内。

(4)三十九军

原为青岛范汉杰的部队。于1948年6月在烟台成立,以一○三师为基础扩编而成,军长王伯勋,副军长程鹏,辖一○三师、一四七师。为救援锦州北进,编入东进兵团。10月11日,由烟台海运葫芦岛,当时风大船靠不了码头,在海上漂了一夜,上岸时,塔山战斗已过高潮。辽沈战役后,11月9日,撤离葫芦岛去上海,后达蚌埠归六兵团建制。

(5)独立九十五师

为华北傅作义的部队。师长朱致一,自称为“赵子龙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组建之后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没丢过一挺机关枪。10月,被调往东北,编入东进兵团,为攻击塔山的主要力量。10日,到达锦西地区,12日,到阵前察看了地形,13、14日重点对塔山进行了攻击,但进攻中伤亡惨重。辽沈战役后撤回关内。

(6)暂六十二师

暂六十二师原为新六军部队。1947年2月19日,在法库被歼,1948年在锦州地区重建,驻锦西、高桥地区,在进攻塔山中,为预备队,没参加大的战斗。辽沈战役后撤入关内。

7.国民党青年军二○七师

1944年9月,面对日军对湘、桂两省的大规模进犯,******在参政会作报告,提出号召知识青年从军。10月,举行了“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会议”,决定召10万青年分两期入伍,同年底成立了8个师,即二○一师至二O八师,当时二○七师师长方先觉(后罗又伦),驻昆明。为了提高青年军的地位,青年军的干部必须经过一个月的集中训练,再分配到各师。还规定从普通师调来的军官要压低一级使用,师长到青年军只能任团长。

陈诚通过东南干训团教育长罗卓英来控制和掌握青年军。该师全美式装备,全师相当于军的实力,每师3个步兵团,2个炮兵营,1个工兵营,1个辎重营,每团3个步兵营,1个迫击炮连,1个战防炮连。1946年1月,运抵东北参战,为青年军二○七师,以学生成分为主,有一定的战斗力,师长戴朴,辖一、二、三旅。先后驻抚顺、沈阳地区。

1946年10月,在西丰县被歼1个营。国民党军第二次进攻临江时,三旅前去解救一九五师,被解放军伏击于三源浦地区。1948年2月归第六军建制(实际是空番号),辽沈战役中,其一、二旅在沈阳市担任守备任务,被解放军歼灭,三旅编入西进兵团,在辽西会战中被围歼。

二、东北野战军发展概况

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经历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3个发展阶段,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国五大野战部队之一。它是由原山东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的主力和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各一部及新四军第三师等部,及东北抗日联军等部共11万人为基础改编和组建起来的。在****中央、中央军委和******主席的领导下,东北野战军发展最快,人数最多,到全国解放最后胜利时,已发展为一支150万人(不含东北的34万多人)的多兵种的人民军队。

东北人民自治军阶段:1945年8月8日,前苏联政府对日宣战。8月9日,******主席发表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武装进行大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8月10日,延安总部向各解放区所属部队发布向日伪军大反攻的第一号令,接着又发出了第二、三、四、五、六、七号命令,令晋绥、晋察冀解放区的部队向内蒙和东北进军;命令原东北军吕正操、张学思、李运昌、万毅部,向察哈尔、热河、辽宁进军,协同苏军歼灭日军,肃清伪满残余,解放东北全境。

但是,******政府在美国的支持援助下,利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国民党政府在东北拥有行政权的规定,大举运兵北上,抢占东北。

面对形势的发展,****中央于9月15日决定:“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9月19日,****中央发出了由刘少奇副主席起草的《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党内指示,明确提出我党我军在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向北发展就是完全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发展我党在东北的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向南防御,就是收缩长江以南的战线,集中兵力,准备对付国民党军的进攻,保证我军主力向北发展。指示强调“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

****中央和中央军委先后决定,由彭真、****、程子华、伍修权、林枫组成****中央东北局,彭真任书记,各战略区共配备100个团的干部(从班长到团长、政委)迅速进入东北,决定调罗荣桓率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及山东部队主力,进入东北;调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率部队进入东北;将准备南下中原的大批干部和部队用于东北;将原派往山东工作已经到达冀鲁豫的****、肖劲光北调东北。

根据中央的指示,各解放区的部队日夜兼程,向东北急进。到1945年底,进入东北的部队达11万人、干部2万人。各部队到达东北后,以人民自治军、省联防军名义,组织发展军队。

10月9日,****中央批准,组织成立东北临时军事机构——东北军区司令部,暂以程子华任司令员、彭真任政委、伍修权任参谋长,进入东北的部队及东北人民自卫军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31日,中央决定正式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任司令员、彭真任第一政委、罗荣桓任第二政委,李运昌任第一副司令员,吕正操任第二副司令员,肖劲光任第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

11月3日,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员,肖劲光改第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设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同时原东北军区司令部取消。

各部队到东北后迅速扩充实力,但由于部队扩充太快,有的地方失控,部队成分较为复杂。山海关战斗后,我军在军力、武器等多方面与国民党军作战的条件还不成熟,面对此种情况,11月20日,中央指示,让出中长路沿线大城市,将主力迅速转向东、北、西满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11月26日,我军撤出了锦州,12月底,东北局及直属部队撤出了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