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飞越长江,汤恩伯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在南京呆不下去了。4月25日,他辗转杭州,带着他们逃到了上海。
长江防线转眼崩溃,让他万般尴尬,更糟糕的是,江阴要塞不战而降,致使后路被断,南京左右两侧的10余万国民党军无法回撤上海。身为部队总司令,这种无能甚至可以说是失职,真让他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汤恩伯前脚刚在上海落地,后脚就传来******到上海督阵的消息,他真不知如何向******交代,要知道他汤恩伯完全是“老头子”一手提拔起来的呀!
汤恩伯,浙江武义人,早年在浙军陈仪师里当排长,后得陈仪等人资助?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当时汤恩伯曾感激涕零,跪拜于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乃陈老也。”
汤恩伯在日本学业修成后,回国后当连长,后转到南京中央陆军学校担任军事教官,继任第6期上校大队长。
1928年,******当上了民国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一度住在南京北极阁之巅的一幢公馆里,这里树木扶疏,环境清幽。征那段时间里,******总喜欢早晨起床后到山下走一走,呼吸点新鲜空气。
一天早晨,山上呼啸的寒风把******早早地扰醒了。待侍从将窗帘打开,******透过窗子发现:下雪了!他一下来了兴致,遂招呼身边的随从驱车到外面走走。
刚来到山下,就听到远处传来嘹亮的口号声。******停下车循声望去,只见前方白茫茫的雪地里,一支队伍正冒着凛冽的寒风,精神抖擞地跑步。
身边的副官报告说:“委员长,前方是军校士官生在早操。”
******兴奋地点了点头,继续向队伍走去。待走近队伍时,******注意到:带队的是一名30岁左右的军官,在这冰天雪地里,他上身仅着一件衬衣。他那五官虽算不上英俊,但其举动体现出良好的军事素养。
******停下脚步,大声喝问:“哪个部分的?”听到提问,军官立刻止步,然后立丑,敬礼,报告:“中央军校第6期3大队,大队长汤恩伯。”
******听完汤恩伯的报告,他不去观雪了,而驱车去中央军校,径直来到第3大队检查内务。然后,他又挨个儿检查了其他大队。在整个军校,惟有第3大队的内务整洁规范令他满意。就在这时,汤恩伯率领出操的队伍回来了,解散之前,就听一声利落干脆的吼:“弟兄们——冷不冷?”
“不冷!”洪亮的回答声如雷贯耳。
不久,不到30岁的汤恩伯,便直接由军校大队长提升为国民党陆海空军总部少将高级参谋;一年之后,改任教导队第2师第1旅少将旅长;1931年冬天,先后升任第2师师长、第89师师长;
1933年冬,迁任第4师师长兼第10纵队指挥官;1935年冬,升任第13军军长。以后,汤恩伯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频率也越来越快。他在担任第13军军长职务之后,很快就担任军团长、第31集团军总司令、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豫鲁苏皖边区总司令兼四省边区党政分会主任委员等要职。1945年,他又调任第三方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总司令、第1“绥靖区”司令官。
1947年5月,汤恩伯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第1兵团司令,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时,所属张灵甫整编第74师全部被歼。******对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王牌第74师的全军覆灭心痛难忍,立即电召汤恩伯到南京官邸,当着众高级将领面大骂汤恩伯“无能”。
据说上海曾有报载,汤恩伯当时被******喝令跪下,连踢带骂,他不是从房间里滚出去就是爬出去的。汤恩伯感到极度羞辱,回来即在恩师陈仪面前大哭:“我汤某这么多年跟随委员长做牛做马,结果不如一条狗。受此污辱,今后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人呢?……我不如自杀!”
陈仪对汤恩伯进行了规劝,后又极力保举,让汤恩伯当上了浙江衢州“绥靖”公署主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汤恩伯从此官运到头,却没有料到,在“党国”最危难之际,他会东山再起。
1949年1月,******下野前正式发表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
汤恩伯对******所给予的军事权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更加死心塌地地效忠******,以至后来竟向******出卖了自己的恩师陈仪——陈仪曾动员汤恩伯一起起义。
江防战事一败涂地,这使汤恩伯胆颤心惊。非常时期,老头子正在气头上,什么事不会做出来呢?
汤恩伯伯见******,然而又不得不见******。果然,******传来了召见令。
此时的汤恩伯,心里虚得很。一是不晓得******会怎么处置他,二是对战事失去了信心。如果说当初在经营江防工事之时,他汤恩伯或许尚有一丝侥幸取胜的心理的话,那么,在解放军一举突破长江防线后,池对取胜的渴望早已荡然无存。
******直截了当地问汤恩伯:“在上海坚守一个月,有没有困难?”
汤恩伯:“从最新情报分析,****有可能在5月上旬即发起外围攻势。就目前防御情况看,一个月,压力会很大。”
******的脸色骤变:“你们花那么多钱造的工事不是固若金汤吗?一个月,我只要你们守一个月!”
汤恩伯:“从不久前江防的情况看,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如果再发生江阴要塞事件……”
******脸色阴郁,大声吼道:“都是饭桶!饭桶!”
******发了一通脾气,想到眼下即将开始的上海之战,能有什么其他好的办法呢?。他深吸了一口气,又立刻摆出一付宽容的样子,对汤恩伯说道:“你回去吧,抓紧上海的防务准备。要有与共产党打下去的决心。对你,我还是信任的。”
从******那里回去,汤恩伯“咚咚”直跳的心平稳了一点,暂时打消了不安情绪,不得不强打起精神,继续忙他的淞沪决战。
汤恩伯叫嚷:“要让上海成为‘斯大林格勒’第二”
******坐镇复兴岛,亲自部署上海防御。有时******直接处理一些连汤恩伯都不知道的事情。有一天深夜,******把第37军军长罗泽凯单独召到复兴岛面谕:“你要把全军切实掌握,保持高度的机动性,要能在4小时内把全军整个转用。”蒋的意思是要罗准备随时撤走,这个指示汤恩伯并不了解。
但是,汤恩伯对蒋还是非常忠诚的,他完全按照******的意图布置上海作战。
5月11日,汤恩伯在上海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召开作战会议。与会者有第37军军长罗泽凯、第52军军长刘玉章、第75军军长吴仲直、第12军军长舒荣、第21军军长王克俊、123军军长顾锡久、第51军军长王秉钺、炮兵司令邵百昌、装甲兵司令徐庭瑶、交警总队队长马志超、补给区司令黄壮怀、淞沪警备司令陈大庆、上海防守司令石觉、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周自强等,还有总部各处处长,以及上海警察总局局长毛森。
70余人静静地坐在一问大会议厅里,等待汤恩伯的到来。
此时上海国民党军防区已经调整为五个防卫分区。
号称“黄埔怪杰”的淞沪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石觉系黄埔3期生,曾担任******嫡系第13军军长。平津被人民解放军包围时,石觉是国民党军第9兵团司令官,其所属部队负责防守北平城内的东直门至朝阳门一带。在傅作义宣布和共产党和平谈判之际,石觉和傅作义达成“君子之约”,带着一个警卫连乘专机离开北平,飞往南京,转道上海。4月15日,淞沪警备司令部接到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命令,驻防上海市区原归淞沪警备司令部指挥的主力第37、75、52军、交警第2总队和第353师,改归石觉的淞沪防守司令部指挥。
阙汉骞第54军逃到上海后,担任沪西南翔、真如间地区的防守。
其左、右两翼为吴仲直的第75军。
再往北去,是刘玉章的第52军。
从常州撤下的顾锡久的第123军驻防外围松江。
担任浏河一线防守的是由江阴撤退下来的王克俊的第21军。
与吴淞隔江对峙的防守要地高桥镇,则由汤恩伯嫡系舒荣的第12军防守。
徐庭瑶、蒋纬国的装甲兵部队控制四川路以北通住吴淞港口的要道。
汤恩伯走进会议厅时已经11时,他说:“据可靠情报,****近日已有行动,估计不出两天战斗会打响……各位都准备得如何?我想告诉你们,总裁的兵舰就在吴淞口外,他将亲自指挥上海保卫战。总裁要我务必转告各位,国军在上海一定要好好打一打,美国驻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已经表态,只要我们坚持三个月到半年,美国一定出兵!到那时,局势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汤恩伯转眼看着工兵司令傅克军:“傅司令,上海的城防工事都检查过了吗?”
傅克军回答:“按你的指示,又检查了一遍。我们修的‘钢铁阵地’,****是攻不破的。”
为了守住上海,国民党军早在1949年1月就着手修建工事。
他们在上海的四周构筑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地堡,形成暴露与隐蔽相结合的子母堡式的交叉火力网。
上海设立了三道坚固的防御阵地。
第一道阵地为外围阵地。分为浦西和浦东两大块。浦西方向,自浏河、罗店、嘉定、南翔、七宝镇至华泾镇一线以西;浦东方向,目川沙城至北蔡镇一线以南。在第一道阵地之外,派出了许多小部队进行活动,以构成对第一道阵地的警戒。
第二道阵地为主阵地。也分为浦西与浦东两大块。浦西从宝山城西北的狮子林开始向南延伸。经月浦、杨行、刘行、大场、真如、北新泾、虹桥、龙华,一直到黄浦江边一线以内;浦东从高桥开始,向南延伸,经高行、洋泾镇,一直到塘桥一线以西。
第三道阵地为核心阵地。利用上海市内的高大坚固建筑,作为他们最后的抵抗线,在国际饭店、汇丰银行、海关大厦、哈同公寓、四行仓库、百老汇、大陆银行、北站大楼等大厦之间,汤恩伯命令士兵修筑水泥地堡。在各条街道要冲,则堆积沙袋,布置木马、铁藜蒺等障碍物。
在构筑工事时,为了扫清射界,汤恩伯命令守备部队将其阵地周围1000米以内的所有建筑物、坟包、农作物等一律拆除、夷平。
并明令规定,延误者严惩;拦阻者,格杀勿论。同时,又下令将那些失去房屋产业的人一律驱逐疏散,不作丝毫赔偿,闹得上海周围哭声载道,民怨沸腾。
傅克军说完后,汤恩伯转向众将领,说:“在座各位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以其坚强有力的部队接连攻破法、俄两国大部城镇,但是,法国的凡尔登是一坚固要塞,由协约国将士坚守,德国以最精锐之太子军攻之,终因无法攻破一蹶不振而全面失败。协约国乘机反击获得胜利,凡尔登一役成为战争史上因攻击要塞而失败的第一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武装部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兵至斯大林格勒城下,当时该城大部沦陷,惟城防地带工事坚固,实行了要塞化、堡垒化,最后德军久攻不下造成重大牺牲,苏军乘机施以逆袭,从此德军节节败退。大上海四周之要塞工事是由国内专家设计。并参考斯大林格勒塔基卡原理,用最坚固之材料,择最有利之地形建筑的。”
汤恩伯叫嚷:“要让上海成为‘斯大林格勒’第二!如果上海守不住。就要搬空、打烂、炸光!”
为了鼓励士气,******、汤恩伯对部下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软的方面包括“黑官晋实”。国民党军队中有些军官是拿钱买来的,这种官叫做“黑官”。******在复兴岛上召集团长以上的人员训话时宣布:“我知道你们当中还有些人觉得自己是黑官,不安心工作,我现在宣布,你们谁也不是黑官,今后也决不会叫你们当黑官,你们现在是什么阶级,等这次仗打完一律晋实,打得好的有功还要升级,我负责指示国防部这样办,你们尽可安心工作,毋须再顾虑。”
其次是设立所谓“英雄馆”。5月12日至15日,汤恩伯总部政工处长召集政工会议,会上除讨论了宣传和****等办法外,主要就是决定同上海市政府及市参议会一起设立一个所谓的“英雄馆”,地址选定在国际饭店。规定凡各部队作战有功官兵,都可送入“英雄馆”,尽量供给吃喝玩乐等享受,并登报或张榜表扬。
除了软的手法外,硬的一手有颁布“官兵连坐法”、“士兵联保切结办法”、“保密法”、“防谍法”等,最厉害的要算“十杀令”:
一、违抗命令,临阵退缩者杀;
二、意志不坚,通敌卖国者杀;
三、未经许可,擅离职守者杀;
四、放弃阵地,不能收复失地者杀;
五、造谣惑众,扰乱军心者杀;
六、不重保密,泄漏军机者杀;
七、坐观成败,不相救援者杀;
八、贻误通讯,致失联络者杀;
九、不爱惜武器弹药及克扣军饷者杀;
十、破坏军纪及懈怠疏忽者杀。
******、汤恩伯企图逃脱覆灭的命令,把能想出的法子都用上了。
虽然******鼓噪坚守上海,但国民党军在战场上接踵而来的惨败,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内心意识到:上海是守不住的。于是,他把满腔的仇怨发泄在上海这个无辜城市的身上。他一面严今汤恩伯抢运物资,一面严令军统头子毛人凤等警察特务对上海进行破坏,开展疯狂的迫害、屠杀活动。
******对毛人凤说:“在国军撤守上海之际,保密局上海站的工作必须坚持到最后。要把上海封锁起来,把共产党的谍报统通杀光!……另外,上海还有一些实业界、金融界、社会名流、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看来他们是不想走的,你要监视他们,并马上造出名册,决不能把他们留给共产党。”
毛人凤从复兴岛回来,就立刻对毛森说:“老头子这次来上海。
情绪极坏。……说我们以往的教训就是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过于仁慈。一句话,我们杀人还太少,这次总裁特别指示,凡是有嫌疑者一律逮捕,对民盟的张澜、罗隆基等立即予以监视,待令动手。”
“请局座放心!我马上部署,保证不让一个漏网。”毛森立即答道。
在这场屠杀中,上海警察局长毛森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毛森当时有两个职务:淞沪警备总司令部情报处处长和上海市警察局局长。毛森主持的上海警察局,包括政治处、“飞行堡垒”、情报处、警卫队等部门。毛人凤秉承******旨意,专门调来300多个特务凶手,专事屠杀活动。
毛人风、毛森一伙为了在******面前干得漂亮些,为日后退逃台湾寻找资本,不惜投入了“飞行堡垒”。“飞行堡垒”是一种装备最新电讯设备、照明设备和快速机动设备的武装汽车队。这种新式电讯设备侦获地下电台的效率极高。当时在上海的不少****地下组织,有的是在敌人心脏里孤军奋战多年的无名英雄,却在解放的曙光即将来临的最后一刻,因不了解敌“飞行堡垒”电讯设备的性能而倒在敌人的枪口下。
当时名震上海滩的****地下组织“李白台”、“秦鸿钧台”先后被敌人侦破,李白、秦鸿钧、张困斋等十多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在共和国的黎明即将来临的那最后一刻,血洒刑场,青史留名。
毛森就像一个从阴曹地府里走出来的厉鬼,以少有的疯狂勾勒着自己离开上海前那丑恶的最后一笔。5月13日,毛森在虹口警察分局的聚餐会上,以疯狂和仇恨的口吻说:“上海是只玉瓶,在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打碎它,毁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