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间,还发生一些事件,也引起******的高度关生。4月27日,他在一份电报中指出,某部到南京的第二天,擅自派兵进入司徒雷登住宅一事,必须立即引起注意,否则可能出大乱子。他要求将经过情形速即查明电告,以凭核办。在接到有关这个部队未经请示擅自处理有关外交事件等报告后,他又立即批示转发,要“各军、各师以资警惕”,并说,从这个部队“在南京数天内所犯无政府无纪律错误行为看来,你们过去在准备渡江时期,对于外交政策及其他许多事项(例如军队在城市中看戏、看电影、洗澡、坐电车、坐公共汽车等事必须和各界人民同样买票,不许特殊,以及未得上级许可不得接受人民慰劳等)似乎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没有规定,你们应速规定,通令各军一体遵行。”如果过去已有规定,这个部队故意违犯,“则除检查该军工作做出结论通令全军外,应向全军重申前令,引起注意,不许再有违犯。”
尽管各项准备工作一直在抓紧进行,但由于渡江战役的军事进展超过预期的速度,使得城市接管的准备工作未及同步完成。
4月30日,总前委在给中央的一份复电中称:根据南京经验,我党我军未做适当准备时,仓促进入大城市必然陷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就军事上说,杭州、上海很快就可拿下;就政治上说,我们许多重要准备工作都未做好,加以干部尚在长江北岸。人民币因火车拥挤不能及时运到。煤的问题因缺乏运输工具则更难克服。粮食在南京无大问题,估计杭州也无大问题,上海还不知有无存粮。而在部队本身困难亦多,政策及入城守则尚未深入教育,进城后一定会发生许多问题……我们考虑,以尽可能推迟半月到一月入上海为好。
中央军委同意总前委的建议,******在5月3日的一封电报中要求各部队利用进军上海前的“十天内”“学习政策和接管城市事项”。
攻沪方案:“两翼分兵,钳击吴淞口”
在进至苏州之前,粟裕等已在常州、武进召开了两次上海市军事接管委员会会议,由部队、地方抽调近5000名干部组成上海军管系统。军事接管委员会由唐亮、刘瑞龙、张震、钟期光、余立金、张崇文、谢胜坤、陈锐霆、张凯、张爱萍、蒋天然等组成,粟裕兼主任,唐亮、刘瑞龙为副主任。接管委员会内分为军事部、政工部、海军部、空军部、后勤部、训练部等6部。
与此同时,上海战役的作战方案也在加紧制订。
粟裕与张震等人经过几日的权衡研究,分析了打上海的三种办法:
其一是围困。这是一种不费枪弹、从物质和精神上摧垮对方的有效手段。解放战争期间,这种方法在许多内地城市都采用过,也曾收到过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却很容易使被困城市的市民受到较大伤害。国民党军手中有枪,天上有飞机接济,他们总能支撑得更持久些。
就上海而言,这种围困的战法更是不利。上海是一座近600万人的大城市。又是国际观瞻所在,吃的、用的主要靠外地运入。长期围困,粮、煤断绝,水也成了问题。而国民党军控制有海上通道,无法围死。另外,全国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国民党残敌,长期围困,分兵费力,显然为全国解放形势所不许。
多方考虑利弊,粟裕自己摇头了。
其二是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苏州河以南实施突击。从这里进攻,可避开敌人防御的重点,从弱处开刀,攻击将会更顺利些,部队的伤亡可能会少一些。但问题在于这将不可避免地会把国民党军主力吸引过来,使市区成了主战场。这不符合中央军委关于“既要打一场城市攻坚战,而又不能把城市打烂,要将上海完整地接过来”的指示。在军事会议上,粟裕解释说,当年“八一三”淞沪之战,日本人用这种战法曾把闸北区打了个稀巴烂。日本人不心疼,我们心疼。粟裕又否定了这个打法。
其三是两翼迂回,重兵钳击吴淞口。即宋时轮兵团由东线和叶飞兵团由西线分进合击,分别从上海郊区东西两个方向向吴淞前进,会师吴淞口。这样可以封锁敌人海上退路,并迅速切断敌人抢运上海物资的通道。如果敌人要坚守下去,必将为保护其惟一的海上退路而集中兵力在吴淞口周围与我军决战,如出现这一情况,就可避免在市区进行大规模的战斗,使城市少受破坏,达到完整接管的目的。吴淞周围是敌防御的强点,因而采取这种战法,将是硬碰硬的一场艰巨的攻坚战,一场激烈的反复争夺战,我军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但我们是人民军队,为了保存城市的完整,保护上海人民的生命财产。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必要的,值得的。
粟裕把三种方案同时上报中央,同时谈了自己的倾向性意见。
北平,******及中央军委认真研究后。同意了第三种万案。
******甚至更想用和平方式解决上海问题。此前,中哭情报部门已获悉“上海可能发生共产党领导下的大规模武装起义”,甚至将起义的时间、地点、部队、起义将领等都详细报来。******得知这一情况后,自然对和平解放上海表现出极大的热心。
后来,“大规模武装起义”因故未能实现,还是依靠军事手段为主解决问题。
为了军事上的绝对把握,第三野战军前委与****上海地下党取得密切联系,商请他们在战役发起前和战役过程中,为解放军提供敌人设防部署情况。不久,上海地下党转来最新的上海守敌防御部署要图。张震即令复制,下发第9、10兵团。
5月5日,中央军委指示“陈饶粟”:据上海吴文义(即吴克坚)几次报告,敌人正撤走上海物资,我们判断撤运物资是确实的,在短期内似难以撤走很多物资,但时间拖长,则撤走物资可能较多。
此种情况下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在5月10日以后先行占领吴淞、嘉兴两点,切断敌人吴淞、乍浦两处逃路,然后从容布置,待你们准备好了的时候再占领上海。
5月6日,军委再次发电:请粟、张即行部署于辰灰(5月10日)以后,辰删(5月15日)以前数日内,先行占领吴淞、嘉兴两点,封锁吴淞口及乍浦海口,断绝上海敌人逃路,使上海物资不致大批从海上运走。
在这份电报中,中央考虑:在占领嘉兴以后,应继续占领嘉善、金山、平湖、乍浦、金山卫诸点,但青浦、松江、奉贤等地暂时不要去占。中央还电令迅速向杭州以南前进的第7兵团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在占领绍兴、宁波等处时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中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以利我们拉住这些资本家在上海和我们合作,或者减少他们的捣乱行为。”
中央指出,占领吴淞、嘉兴并不放弃推迟占领上海的计划。******特别请粟、张注意:预先告诫部队,在占领吴淞时,尽力注意避免和外国兵舰发生冲突。
5月7日。粟裕和张震等人研究后,正式向中央军委上报作战方案:由叶飞、韦国清的第10兵团(辖第26、28、29、33军),配属炮兵第5、6团和工兵一个营,从苏州、常州地区由西向东,首先向太仓、吴淞方向实施主要突击,攻占吴淞、宝山,封锁黄浦江口,断敌海上退路;尔后即从西北方向向上海市区突击,协同第9兵团解放上海。由宋时轮、郭化若指挥的第9兵团(辖第20、27、30、31军),配属炮兵第4团,自硖石、桐乡地区北上,首先向黄浦江东岸之敌实施攻击,协同第10兵团封锁黄浦江口,断敌海上退路;尔后由东、南、西三面向上海市区突击,与第10兵团协同解放上海。
5月8日,中央军委复电粟裕、张震:(一)同意7日已时电部署,请即照此执行;(二)和攻占吴淞、嘉兴等处之同时,派足够兵力占领川沙、南汇、奉贤,将敌一切逃路封闭是很必要的。
5月9日清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起草完成第三野战军《淞沪战役作战命令》。
于是,一场解放大上海的战斗终于要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