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放下电话,顾祝同对杜谈了何基沣、张克侠“叛变”,徐州险些被解放军乘虚而入,他今天整天忙于将临城、韩庄李弥兵团调回徐州巩固防务,并令邱清泉兵团且战且退到徐州集中等情况。顾说完后,杜以惊奇的口气问:“为什么徐州附近我方主力不按‘徐蚌会战’计划及早撤退到蚌埠呢?”顾以为杜在质问他,很生气地说:“你讲得好,时间来不及啊!李延年兵团未撤回来,****就发动攻势了。”杜感到不好再问下去了,便转了话题。谈话中,顾一再委婉地劝杜参加次日总统官邸汇报后,就到徐州指挥。杜答了句“明天再说”,便回中山北路办事处了。
杜聿明了解以上情况后,不禁心烦意乱,一阵悲凉涌上心头。
在他去东北前,按照他的想法,以四大兵团主力,进军山东,向我华东野战军出击,应该是胜算在握的,不料黄百韬第7兵团很快被围,徐州前途未卜,使得他大吃一惊。他想,蒋氏决定将主力转移到蚌埠附近决战的方案,为什么至今还未执行?这样,“徐蚌会战”计划实际上已成泡影。眼看大势已去,一种恐惧感直袭杜聿明的心头,使他觉得徐州战场好像一个“刑场”,到了那里,自己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本想称病去住医院,既怕失信于蒋氏,又怕别人笑他胆怯避战。可又想到,徐州已经形成未战先溃的局面,去了也不过是白白送死,还是不去为好。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脱身的妙计,只是希望自己的老婆今晚就能从上海赶到南京,明天让她出来打掩护,说自己腰腿疼下不了床,不能去徐州。
杜聿明一到办事处,就问他的弟弟杜子丰:“秀清什么时候到?”子丰说:“三嫂说她不来了。”杜聿明既失望又难过,呆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子丰又说:“听说张治中先生来南京,同邵力子先生主张和共产党和谈,你明天去见见张先生探探情况。”杜聿明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忙说:“好,你打电话约好时间后我去。”
10日,杜聿明上午会见了国防部长何应钦,谈了东北蒋军覆灭完全是蒋氏一意孤行的结果。何应钦对此也慨叹不已,但仍劝杜聿明到徐州指挥,并表示支持杜聿明的作战主张。杜聿明碍于何应钦曾是他早年黄埔军校总教官,且一直与他相交的私人情面,便不再推托,只请何应钦拨他一辆新吉普车,以供战场上指挥之用。何应钦马上慷慨应允,竟将他的座车送给了杜聿明。
午后,杜聿明会见了张治中将军,陈述了东北国民党惨败的经过,徐州也十分混乱,不能再战。张治中也认为不应再战。杜聿明问张治中:“听说都是老师(张治中曾任黄埔军校军官团团长)和邵先生主张和谈,不知有无眉目?”张治中说:“我和邵先生对蒋谈过这个问题,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认为到了和谈的时候了。但是蒋说,那么就是该我下野了。我们一看出现这种情况,无法再谈下去了。”杜聿明说:“既不能战,又不欲和,怎么办呢?”张治中没好气地说:“他要打呀!”杜聿明的希望又落了空,与张治中怏怏而别。
一路上,杜聿明心里翻来覆去的就只有这一个念头:
徐州战场局势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之快。
面对危局,杜聿明一再推托,实在不想接这个烂摊子,但国民党统帅部和******、何应钦等人坚决不允,他们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杜聿明身上,希望他能力挽狂澜。最后杜聿明只得无可奈何地踏上了徐州之行。
大敌当前,一向“忠实可靠”的徐州“剿总”主帅猪将军刘峙这次却表现出了少有的不听话,为了巩固徐州,他不仅没有按照国民党国防部的作战方针做,反而向******发电说:“徐州以西的****,力量还很强,他们的作战企图不过是为了牵制邱兵团,策应其东兵团作战,我们应该采取攻势防御,先巩固徐州,以有力部队行有限目标之机动攻击,策应黄百韬兵团作战,再争取时间,集结兵力,击破一面之****。”但他马上就遭到了******的训斥:所呈之作战方针太过消极,务必按国防部所示的方针,集中全力迅速击破运河以西的“****”,以免7兵团先被击破。
其实刘峙此人,人们只见其庸不见其智。他的庸在于只顾眼前,不顾大局,让他守在哪里就把兵死死地抓住不往远处放。他的智则在于善于内部斗争,在官场中进退自如,谁也拿他没办法。
刘峙很善于扬长避短,善于以缓制急,以慢制快,以愚制智,看似含混不清,其实你条理再清楚在他面前都说不清楚。你找他要人要枪,他装糊涂;你找他交涉,一个电话起码半小时才能跟你说完,直到把你的正当理由统统淹没在废话里面。他只要不想办的事,就会在工作程序上作文章,先后颠倒,主次不分,直到搞乱了为止,任谁也插不上手。你如果指责他,他不在乎,而且还虚心接受:
“我这人嘛,你老兄是知道的了,哪里有不周的地方尽管指出,我是知错必改,知错必改……”他那里笑声朗朗,让你一点招也没有。他从不发脾气,过后还是依然故我。
杜聿明心情沉重地来到了徐州,立刻就着手筹划东援解救黄百韬的计划。刘峙兴冲冲地接来了杜聿明,一见到他,就向他通报了当前的战况。杜聿明只好安慰刘峙说:
“刘老师,请你放心,我一定协助你将黄百韬的7兵团救出来。”刘峙回答说:“光亭,你来了我就放心了。”杜聿明毕业于黄埔军校,刘峙曾经在黄埔军校当过教官,故杜聿明称其为老师。
刘峙一直和白崇禧难以相互协调,因此他在人前说过和杜聿明一定能很好配合的话。当杜聿明听了黄百韬兵团被困,但主力尚存的消息,心里踏实了不少。
12日,杜聿明以第13兵团的第8军、第2兵团的第5军、第57军,共三个军向东发动进攻,由于我解放军的顽强阻击,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对黄百韬兵团的处境十分关心,几乎达到无暇他顾的程度。
15日,顾祝同又和郭汝瑰奉******之命飞往徐州,督促杜聿明东进,以解黄百韬之围。顾祝同和郭汝瑰来到徐州,立即召见了杜聿明和刘峙,向他们传达了******的命令。杜聿明却不慌不忙地对顾、郭等人说出一番话来:
“目前徐州方面的作战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保住徐州,并救出第7兵团;中策是牺牲第7兵团,保住徐州;下策是第7兵团救不出来,徐州也保不住。”其实他是故意绕了个圈子,东进解救黄百韬兵团是下策才是他想说的话,他的所谓上策实际也没有,不过是提出来做陪衬,反对向东进攻而已。
刘峙也是一味叫苦,他说要解救出黄百韬兵团,除非尽徐州全力。对此,顾祝同和郭汝瑰表示赞同,但杜聿明却沉思不语。他心里十分清楚,真按照这个意见行事,很有可能他的上策就会变为下策,既没保住徐州,也没救出黄百韬兵团。连日来的劳累,使杜聿明显得十分疲惫,眼睛里面布满了血丝,情绪也非常低落。
迫于南京国防部的压力,杜聿明只好下令让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全力以赴大举向我军阵地发动进攻。
11月12日,我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第4、第6、第8、第9、第13纵队)组成突击集团,开始围攻碾庄圩地区的黄百韬兵团。王建安、谭震林指挥第7、第10、第11纵队由候集、林佟山至大许家地区进行正面防御,以第2、第12纵队、鲁中南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等部队,由韦国清、吉洛指挥,逼近徐州东南,侧击东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第1纵队位于单集地区为预备队。
就在黄百韬兵团碾庄圩之时,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数十万将士,渡过运河,紧追而来。
刘伯承和他的中原野战军2纵、6纵、1纵12旅在牵制着黄维兵团,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1948年11月5日,******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致电中原野战军的陈毅和******,说你们现在何处?敌人已经知道蒙城的重要性了。11月4日,孙元良率兵团部已经由宿县到了板桥集,估计11月5日就可到蒙城。孙兵团的99军(即原69师)已到蚌埠接防,原驻蚌埠之军(即原45师残部),由蚌埠东移淮关。该兵团之41军、47军,估计有一个军随孙往蒙城,另一个军则留宿县。因邱清泉兵团现在全部在砀山、徐州(均不含)间及丰县,刘汝明则移砀山及其以西,前闻邱清泉兵团以一个师开宿县似未实行,如此则孙元良兵团必有一个军驻宿县。是否如此,望你们速查明。
为了配合华东野战军全歼黄百韬兵团,中央军委要求中原野战军刘、陈、邓,利用杜聿明全力以赴支援黄百韬兵团,无暇顾及宿县地区的防务之机,立即发动攻击宿县的战斗,切断徐蚌线,从南面威逼徐州。
在我军的战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攻城打援”的战例,而且每一次都是攻敌必救,敌人老老实实被我军牵着鼻子走。
津浦线被******称为淮海战场上的“生命线”。徐蚌线就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徐州至蚌埠段,是纵横贯通黄淮平原的交通动脉,也是徐州国民党几个兵团进行补给的命脉。
在淮海战役爆发前,国民党曾有计划将徐州守军从徐蚌线上撤回淮河以南。国民党统帅部一直把徐蚌线作为防守的重点,因为守住了徐蚌线,进可攻,退可守。
在徐蚌线上,有几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点,其中首当其冲的是离徐州不远的宿县,是徐州通向南面的第一个重镇。
宿县是一座古城,人称“南徐州”,它位于徐州以南、蚌埠以北,扼南北交通要冲,是徐州和蚌埠这两个重镇之间的中转站。如果宿县被攻下,我军不仅可以斩断徐蚌之敌的联系,切断徐州之敌的后方补给线,而且也可以从南面威逼徐州,使徐州成孤立态势,首先从心理上威胁徐州之敌。这样,徐州之敌不仅不能倾全力支援黄百韬,而且自身也难保。所以,攻取宿县成为淮海战役中决定性的一着。
西柏坡。
大战在即,******已几夜未眠。
几天来,******一直在看淮海地区的地图。地图上,宿县已被******画了个大大的红圈。连******推开房门进来,他也没发觉。
11月10日,******电示陈、邓:
“你们主力是否已达宿县附近,并开始向宿县攻击?
你们务须不顾一切,集中四个纵队全力攻取宿县,歼灭孙元良等部,切断徐蚌路。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亦应用于攻击徐宿段,至要至盼。”
陈毅在中原野战军指挥所看完******的电报,开怀大笑:“主席要是有时间下围棋,一定赢。本来嘛,老蒋只有徐蚌线这惟一的补给线,该在这里补手棋。他不补,我们当然就当仁不让,在这个要害部位打入了。主席和军委的这手棋好!我完全赞同。”
******看完电报,一连几天绷得紧紧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把电报递给站在一旁的陈赓,对陈毅说:“我不懂棋,但从打牌的角度说,这副牌我们差一个赢墩,怎么得到这个赢墩呢?按照主席和军委的打法,就是挤牌,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挤掉******的赢牌。看来,这副牌我们又赢定了。”
陈赓高兴地说:“老总,看来你是得啃刘峙这根骨头了!”
邓小乎说:“等彻底消灭了刘峙集团,你们再比谁会啃骨头。陈赓,你负责组织黄口阻击邱清泉兵团的部队撤下来,稍作准备,轻装快速,立即向宿县进发。”
陈赓响亮地回答:“是!”立即跑出了指挥所。
11月10日,刘伯承率中原野战军前线指挥部从豫西东进,连夜赶到淮海前线,在河南省拓城和陈毅、******会合。一见面,他们只是简单地相互问候了一下,就开始在一起研究和部署攻打宿县、孤立徐州的作战行动,并且商议继续牵制黄维兵团东援。经过反复推敲,刘伯承、陈毅和******于次日下达了作战命令,要求各纵攻取宿县、切断敌人在徐蚌之间的联系,并决定在12日发起徐蚌会战。
为了统一作战行动,具体部署作战计划,刘伯承、陈毅、******召集各纵队的领导人在一起开会。******首先开口发言,他言简意赅地说:“切断徐蚌线,占领宿县,可以北拒徐州,堵住徐州之敌南逃的后路;可以南阻蚌埠,斩断南线敌人北援之交通;制止孙元良兵团东援,夹住黄维兵团北上,黄百韬兵团只有束手待歼,******称为生命线的津浦铁路,就要被切断了!”
刘伯承接着******的讲话,形象地说:“斩断徐蚌线,是我们关门打狗的要着。当前的目标是拦腰切断敌徐州集团的后方补给线,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徐州以南,减轻其主力东援黄百韬兵团的压力。最终的目标是隔断徐州战场与国民党南京大本营的联系,彻底孤立敌人,以便各个歼灭。”
待刘伯承说完,******稍稍提高了声音,铿锵有力地说:“只要消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原野战军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是可以取得全国的胜利,这代价是值得的!”当时会场里静静的,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在心里体味着这番话的分量。话音刚落,各纵队的领导们纷纷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的话虽然不长,但很有感召力,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11月12日,各参战部队按照预定计划开始行动:中原野战军4纵队、华东野战军3纵队、两广纵队,沿津浦线宿县、徐州段向东向北攻击,钳制邱清泉、李弥兵团东援;以我3纵队和9纵队一部攻取宿县县城;9纵队主力及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沿津浦线固镇蚌埠段向南推进,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1纵队位宿县西北为预备队。
各纵队听命令统一行动。
这时,在西柏坡的******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按照他的既定方针,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两路大军在疆场驰骋纵横。
攻击,再攻击。
九、直出宿县
宿县这个小小的地方,在徐蚌线上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军事重镇。对于这样一个战略要地,任何守军都不会掉以轻心,更不会轻易放弃。
宿县守敌的最高指挥官是津浦护路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张绩武,城内守敌的主力是25军的148师,战斗力强,装备精良,基本上每个士兵都配有美式卡宾枪和加拿大式手枪。部队还有装甲列车和装甲车等重武器,城里的总兵力加起来差不多有13000余人,其实力不容低估。
据说,张绩武曾经向******打过保票:“****屡次攻击受挫,南宿州可保无虞。”虽然敌人喜欢说大话,但是宿县之战,无疑是一场极其艰苦和激烈的攻坚战。
攻打宿县,对我军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11月12日,徐蚌线战斗打响,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直奔宿县,陈赓率部一马当先赶到了宿县以北,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消灭了向徐州靠拢的孙元良后卫部队第41军军部和122师3400余人,然后马不停蹄地进至徐南的曹村,对徐州城造成威逼势态。徐州守敌刘峙顿感如芒刺在背。
中原野战军进至徐州以南以后,刘峙连忙从邱清泉的第2兵团抽调了两个师的兵力,趁陈赓立足未稳之际,从徐州以南发起进攻,和陈赓的第4纵队打得热火朝天。
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接受攻打宿县的任务后,副司令员刘昌毅向部队传达了刘伯承、陈毅、******等首长的要求:攻,攻必克;守,守必固!
陈毅又专门打电话详细询问刘昌毅攻城的部署:“兵力够不够?”
“够了。”刘昌毅回答道。
“要不要增加兵力?”陈毅问。
“不要了。”刘昌毅坚定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