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
21127000000073

第73章 近代部分(18)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为了向外扩张,争夺海上霸权,多次颁布《航海条例》,试图以此打击海上贸易的敌人,独占殖民地贸易。这些《航海条例》的实施,对北美13州殖民地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1660年的《航海条例》直接限制北美殖民地经济的独立发展,对南部殖民地经济打击很大。南部殖民地的主要农作物是烟草,主要销售市场是欧洲,主要运货主是荷兰人。《航海条例》规定将烟草卖给荷兰人运输为非法,使得弗吉尼亚等级较低的烟草断了销路。另外,1667年的飓风灾害,毁坏了大部分烟草作物,使成千的烟农破产,许多人流浪街头。弗吉尼亚的殖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规定所有居民不论贫富,一律征收人丁税,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另外,弗吉尼亚的法律对选举权限制很严,不仅黑奴和契约奴,甚至没有不动产的贫穷白人也被剥夺了选举权。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1676年由培根领导的弗吉尼亚反英起义。1676年8月,培根领导一支以贫苦农民、自由民、契约奴和黑奴为主体,包括少数种植园主和一部分妇女参加的起义军,向詹姆士城进军,他们提出了争取民主权利的口号。起义军占领该城以后,迫使弗吉尼亚议会通过了一些决议,扩大了自由民的一些民主权利。起义军取得了初步胜利。但这时培根病逝。弗吉尼亚总督调来军队镇压了起义军。殖民统治者对参加起义的人进行血腥镇压,将37位领导人残酷杀害,还有一些人被剥夺了财产。培根领导的这次起义是北美殖民地时期最大规模的反英起义之一。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推动了北美社会的发展。

尼姆维根条约

法王路易十四(1643—1715)为攫取西班牙属地南尼德兰并与荷兰争夺海上贸易权,1672年发动了对荷兰的战争。法国与英国结为同盟,在英国舰队的支援下,法国军队127人通过南尼德兰进攻荷兰,并很快进入荷兰腹地。荷兰军队在执政威廉的领导下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西班牙、丹麦和德意志的一屿王国参加荷兰方面作战。威廉下令掘开防海堤,使大地成为汪洋,以阻止法军前进。在海上,荷兰海军重创英法联合舰队。1674年,英国退出了与法国的联盟,而与荷兰结为同盟,共同对法作战。法国被迫撤出荷兰。德意志皇帝站在荷兰一边对法国开战,进逼法境。路易十四先发制人,占领了弗朗什——孔特,并侵入西属尼德兰。在陆地上,法国孔代亲王所率军队打败了荷兰军队。在海上,法国舰队在1676年击败了荷兰海军。1678年8月,双方讲和,在尼姆维根签订停战和约。根据条约,法国从西班牙手中取得了永远占领弗朗什——孔特的权利,并获得了弗兰德尔和埃诺的大部分土地。但法国想要取得南尼德兰的计划没有实现。荷兰没有失去土地,并迫使法国降低了对荷兰商品的关税率。尼姆维根条约加强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荷兰的势力受到打击,西班牙进一步被削弱。

匈牙利反奥起义

17世纪时,匈牙利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匈牙利人民遭受民族的和阶级的双重剥削和压迫,特别在利奥波德一世统治时期,其****统治更加严酷。不甘忍受匝迫的匈牙利农民纷纷逃往东部边境地区,一些不蒲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匈牙利贵族也来到这里。这些逃亡者自称“库路茨”(拉丁文“十字军”之意),其中以农民为主体。1678年,“库路茨”在其领袖特克利·伊姆雷领导下,举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义旗,开始了长达7年的反奥战争。“库路茨”起义后,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人民从各方面对起义军给予支援。起义军人数达到2.5万之多。起义开始后,特克利领导“库路茨”对奥军发动进攻,取得一些重要的胜利。不久,从特兰西里瓦尼亚的边界到伽拉拇的大片土地都在“库路茨”控制之下。特克利建立了政权,自任首领。奥地利统治者面对“库路茨”的进攻,被迫调整了政策,试图缓和矛盾。但起义军不为所惑,坚持斗争,并取得重大战果。在胜利的形势下,特克利不注意发动群众,而指望法国和土耳其的支援。当1683年法国同奥地利言和以及土耳其在欧洲联盟打击下惨败后,特克利政权立即动摇。奥军在1683年转入反攻,土耳其统治阶级为了同奥地利和解,将投靠自己的特克利逮捕,想以此作为同奥地利谈判的条件。1685年,特克利虽被释放,但其政权被奥地利消灭了。这样,长达7年的反奥农民战争最后失败了。奥地利统治阶级对“库路茨”进行了无情的镇压,但匈牙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并没有停止。

排斥法案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以后,查理二世逐步准备复辟封建****制度,引起了议会内部反对派势力的不满。反对派利用人民群众的支持,在1679年的国会选举中取得了压倒多数的席位。反对派利用国会和国王围绕王位继承权问题展开了斗争。1679年5月5日,反对派提出“排斥法案”,要求取消信奉天主教的查理二世之弟约克公爵詹姆士的王位继承权,永远禁止其回国,否则,以叛国论处。“排斥法案”提出后,在国会中引起激烈斗争,最终形成了两大党派——托利党和辉格党。托利党主张实行****制度,反对“排斥法案”。辉格党拥护议会制度,主张取消詹姆士的王位继承权,以防止天主教徒复辟。1679年7月,查理二世为阻止国会通过“排斥法案”,强行解散了国会,宣布重新选举。但10月选举的结果,辉格党人仍占国会多数。国王采取拖延国会召开时间的办法从中作梗。但是,当1680年国会开幕后,下院仍然通过了“排斥法案”。查理二世再次利用强制手段将国会解散,并利用种种阴谋手段迫害辉格党人。由于国王和托利党人的阻挠,国会上院否决了“排斥法案”。当1685年查理二世逝世后,詹姆士继承了英国王位,是为詹姆士二世。围绕“排斥法案”的斗争,表明复辟时期英国政局的不稳定。

托利党的形成

1660年,查理二世登上英国王位,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复辟时期。查理二世为恢复君主****制度,千方百计想在英国恢复天主教的合法地位。查理二世无子嗣,依照王位继承的惯例,其弟约克公爵詹姆士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詹姆士信仰天主教,如果他继承了英国王位,天主教的恢复将是势在必行。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詹姆士继承王位,并因此同国王展开了斗争。1679年5月15日,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在国会中提出《排斥法案》,要求取消詹姆士的王位继承权;并永远禁止其回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在国会讨论《排斥法案》的过程中,内部分成两派,拥护该法案的一派被称作辉格党,反对的、振称作托利党。“托利”一词原指同英格兰军队作战的爱尔兰天主教游击队。托利党代表封建僧侣和贵族的利益,拥护君主****制度。在对待《排斥法案》的态度上,托利党支持国王,对抗辉格党,双方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斗争。国王在托利党的支持下,千方百计阻挠国会通过《排斥法案》,并多次解散国会。在国王和托利党人的阻挠下,虽然国会下院在1680年11月5日通过了《排斥法案》,但最终被上院否决。托利党后演变成保守党。

辉格党的形成

英国复辟时期的国王查理二世在位时期,实行一系列违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策,妄图恢复革命前的封建****制度。为此,查理二世积极准备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地位。此事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查理二世无嗣,依照惯例,其弟詹姆士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詹姆斯是天主教徒,一旦他继位,就意味着天主教在英国的恢复。为杜绝这种可能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国王围绕着詹姆士的继承权问题展开了斗争。1679年5月15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国会中提出了一个《排斥法案》,要求取消詹姆士的继承权,并永远禁止他回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在国会讨论《排斥法案》的过程中,形成了两个党派。拥护该法案的一派被称为辉格党,反对派称为托利党。“辉格”一词原指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与国会缔结《庄严盟约》,共同反对国王的苏格兰长老会派。它代表大、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拥护国会,反对君主****。围绕州《排斥法案》,辉格党同国王和托利党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斗争。在讨论《排斥法案》的过程中,辉格党人为防止国王的迫害,在1679年5月27日,促使国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院的传票,不得随意捕人,被捕人在受审前的拘留期不得超过规定期限。这个法案是辉格党在同国王斗争中取得的成果,对于保护人身自由具有重要意义。国王利用他对上院的影响,阻挠国会通过《排斥法案》,1680年11月15日,国会下院通过了《排斥法案》,但被上院否决。国王并对辉格党人进行弹劾。辉格党在国会中失势。后该党演变成自由党。

赫尔尼克的《重商主义九条规程》

——奥地利重商主义

18世纪,奥地利的工业已经进入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阶段。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在位期间(1658--1705年),贝希尔、施罗德和赫尔尼克都曾为皇帝效过劳。他们被称为奥地利重商主义的三巨头,他们则自称是财政管理家。赫尔尼克于1684年出版了《奥地利将凌驾一切,只要它愿意》一书,成为奥地利经济政策思想的纲领。赫尔尼克提出了经典的重商主义九项原则,内容如下:第一、必须对国家做缜密的研究和了解,“不要留下一寸荒地”,竭尽一切努力“来利用国内的资源”;第二、现有原料应在本国国内加工制造,第三、必须“把一切创造发明介绍给居民知道,教给他们技术和手艺,鼓励他们学习技术和手艺,必要时聘请外国教师”;第四、金银不应做为出口物品,不要把它们“收藏在箱柜里面,而要使它们经常流通”;第五、必须教育居民尽量满足于本地的产品;第六、一切被认为必须输入的物品,应该以货物交换,不支付黄金;第七、如果仍需输入商品,只应进口原料,在国内加工制造;第八、应该“昼夜不停地”致力于在全世界寻求新的销售市场;第九、国内能够制造的商品,无论如何不应进口。虽然纲领在奥地利比较缓慢地实施,但是,毕竟赫尔尼克纲领的大部分被实现了。

南特敕令的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