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21140000000117

第117章 祝朝奉

祝朝奉,姓祝,无名字记录在册。

朝奉是以官阶名称替代名字,以表示对他的尊敬。此种传统称呼延续至今,如李局长、张主任皆是。

据宋官制,所设的朝奉大夫、朝奉郎,原来分别为正五品下阶文散官和正六品上阶文散官。元丰三年(1080),改为新寄禄官,朝奉大夫相当于旧寄禄官后行郎中,朝奉郎相当于旧寄禄官中行员外郎、左右司谏。按,朝奉大夫、朝奉郎都是闲官,只是给了个空衔,却没有俸禄,更无实际职权,但可以配戴相应的官帽官服,大概在开办红白喜事时,允许能享受五六品的同官阶政治待遇,出出风头。

祝朝奉是小说人物。

祝家庄也是《水浒》的祝家庄,但后人却多有考信。

据光绪《寿张县志》,“祝家庄者,邑西之祝口也”。祝口,在今山东阳谷县城南十五公里。作家苗得雨谈《水浒》遗迹说:“祝家庄在梁山北不远处,我们看到的地方在阳谷县南部黄河金堤下面和书上写的地方差不多。人们介绍说,现名叫‘祝口’,扈家庄仍叫扈家庄,李家庄今名叫‘李台’。说祝家庄邻近的莲花池是演武场,村北有一报警铁塔,当年上面有报警鸡,铁塔几年前才倒塌。盘陀路是七十二条胡同都一样,胡同口都有一石臼、一石羊、一水井、一古槐,梁山大军两打时是被七十二条胡同弄糊涂了。”(天津《今晚报》1996年11月25日)

按,祝家庄说,也见于他处,如河北沧州,在县东南和正南分别都有同名的村落。盖农耕社会聚家族而居,久之即以姓氏命名所居地的村、庄。

近年还有一说是祝家庄在长江南的江阴祝塘镇。且说当年施耐庵先生创作《水浒》,其足迹所至江阴。“曾在江阴祝塘镇大宅里富豪徐麒家坐馆,徐家与祝塘镇上祝家不和,曾交兵三次,故《水浒》写三打祝家庄。祝塘镇下辖之曾家庄、十字垻等,即《水浒》中曾头市、十字坡”(《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