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21140000000136

第136章 轰天雷凌振

凌振是国家级打炮手。在《水浒》中,火炮也算是新式武器了,但它是在超前意识指导下超前使用的。

轰天雷就是以从事的特殊职业所起的绰号。轰天雷或源自“震天雷”。金正大九年(1232),蒙古兵围金都城,金军的守城之具,“有大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火起炮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燕围半亩之上,火点着者,铁甲皆透”(《金史·赤□合喜传》)。此处所叙“震天雷”,并非是有炮筒炮架等的大炮,它是一种抛火器。史学家陈登原以为,“震天雷者,近于手榴弹”(《国史旧闻》)。此亦一说。

凌振绰号轰天雷,当也可作如是观。

盖凌振时代的“轰天雷”,应是用抛物器发射的某种火器。此时它虽美其名为炮,也有炮架子,但仍是以巨竹运石的弹力机。此间虽杂有火药抛筒,却不是用管筒发射的。它是应用杠杆原理发射的。

南宋末期,开始出现以巨竹为管筒的竹木炮。元至元十年(1273),元军用亦思马因所造巨炮轰塌宋襄阳谯楼。火炮就在此前后出现了。十五世纪初,安南传来炮器,是用熟铜或生、熟赤铜相间铸造,也有用铁(建铁、西铁)铸造,取名为“神机炮”,且特别配制炮架、炮车用以装载;它使用火药,却仍是前膛炮。明正德十二年(1517),明军开始使用巨腹长颈,内贮火药的佛郎机炮(葡萄牙铜炮),这种炮长达五六尺,射程达300米。宋应星《天工开物》也记有神烟炮、神威大炮、九矢钻心炮。但这些炮,都不是《水浒》凌振所操纵得了的。盖真正的火炮须具备三点:(一)系管形射击火器;(二)利用火药在筒膛里燃烧产生气体压力发射弹丸;(三)管筒口径大。

凌振轰天雷所放的炮,是《水浒》作者把元末明初的火炮作为道具搬到了宋代战场。

因此《水浒》中凌振的炮准确地说是石炮,应写作“砲”、“礮”,字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