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21140000000170

第170章 飞将军李师师

李师师名字好记又好叫,更易招峰引蝶。但并非只有她的名字重叠,有唐以来,官妓多有重叠名的,见于当时人的记载,唐有白素素、张盼盼;宋有费盼盼、赵鸾鸾、许冬冬、毛惜惜、唐安安;元有班真真、于盼盼、和当当、汪怜怜,《青楼记》还记有名妓荆坚坚、李心心、于心心、冯六六、顾山山、孙秀秀、刘关关、魏道道、刘匾匾、刘宝宝;明有张燕燕、李惜惜、薛翠翠、李翠翠、薛素素、柳依依、徐翩翩、陈玄玄、陈圆圆。又《东京梦华录》还记有私妓李惜惜、吕双双、胡怜怜、沈盼盼、普安安、徐双双。

挂一漏万,当然还有。于此也可见一斑。

李师师确有其人,而且是北宋末年都城的一颗红得发紫的歌星兼舞星。她有很多追星族。

美人也要文人捧。李师师善于附和风雅,她频频向大词家周邦彦、晁冲之等秋波传情,赔着身子结交文豪,让他们乖乖地呈上自己的诗词杰作,这样她就能闻名遐迩,后来果然连皇帝也闻知其名。《青泥莲花记》说,“东京角妓李师师,住金钱巷,色艺冠绝。徽宗自政和后,多微行,乘小轿子,数内臣导从,往来师师家”。据传为了掩人耳目和便于偷香窃玉,还在从皇宫到李师师闺房的地下挖掘了地道。后来,宋徽宗赵佶干脆拉下客商的假身分,公然把她召进皇宫大内,册封为瀛国夫人或李明妃。

李师师因和皇帝有特殊关系,于是好事者便编造出她是非常之人,能做非常之事,还封了她一个“飞将军”的绰号:

“李师师闻金人逼近京师,乃募游勇练武艺以应边急,师师自号飞将军,尝改唐诗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为:‘但使凤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燕山。’”(萧湘波《〈人烬余录〉注》)

“李师师慷慨飞扬,有丈夫气,以侠名倾一时,号‘飞将军’”(张邦基《汴都平康记》)。

这些当然是饭后茶余的闲谈。但也蕴含着一层皇帝权贵不如妓女爱国的隐义。要说法国莫泊桑有《羊脂球》之作,其实中国早有“李师师传奇”了。

好景不常,峰回路转。未几,赵佶因金兵威逼,禅位给太子赵桓,自己躲进太乙宫作逍遥游。李师师失去靠山,被“废为庶人”,地位一落千丈。“靖康之年,尚书省直取金银,奉圣旨:‘赵元奴、李师师,曾经抵应倡优之家,逐人籍没,如违并行军法’”(《三朝北盟会编》)。也有说是她自知富有财宝,难逃抄家之祸,乘着金兵扰乱河北,“乃集前后所赐之钱,呈牒开封尹,愿入官,以助河北军饷”(《李师师外传》)。无论是抄家还是主动缴纳,经过这次大变故,李师师是一贫如洗了。

靖康元年(1126),金兵第二次围攻汴京,破城,俘虏徽钦二帝、后妃宗室、官吏工匠等,携之北返。李师师的去向,又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南宋末佚名《李师师外传》说金兵破汴,主帅挞懒索要李师师:“金主知其名,必欲生得之。乃索之多日不得。”降臣张邦昌等找到师师,献于金营。师师骂道:“我蒙皇帝眷宠,宁愿一死,决不屈节。朝廷赐予你们高爵厚禄,你们为何恩将仇报?”于是脱下金簪自刺咽喉,不死;又折金簪吞之,乃死。但后人对此多持异议,鲁迅把它辑编于《唐宋传奇集》,称之为传奇。邓广铭《东京梦华录注》称此篇,“一望而知为明季人妄作”。刷作家宋之的说,“《外传》的作者所写的是传奇,恐怕是感慨多于事实,作者大概是想借李师师的忠义以讽世的”(《皇帝与妓女》)。

南宋诸家笔记也有说李师师流落民间。《青泥莲花记》说,“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墨庄漫录》说,“李生流落来浙,士大夫犹邀之所听其歌,然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记述宋江故事的《宣和遗事》亦同,唯添加了“后流落湖湘间,为商人所得”。因而宋刘子晕《汴京记事诗》有证:“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金檀板今无色,一曲当年动君王。”

因为李师师是知名度极高的妓女,记载她下落的版本,自明清以来也多得惊奇。有说当时金帅挞懒是按张邦昌等降臣提供的黑名单索取皇宫妇女的,李师师早当上了女道士,自不在此例,所谓“师师必先已出东京,不在求索之列,否则决不能脱身”。也有如丁耀亢《续金瓶梅》说,李师师被俘,逼嫁与一个老军为妻,耻辱地了结一生的。还有说她与浪子燕青卿卿我我,乘一叶扁舟,莫名其妙地学西施随范蠡浪迹于江湖的。大概由于她的事迹太有广告效应,以致《瓮天脞语》有“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李师师”等语。《水浒》或即据此说,编造了宋江和她搞公关,走她后门的情节,就此演出一场顺利招安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