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21140000000022

第22章 花花太岁高衙内

花花太岁作为绰号,多见于元人杂剧。

关汉卿《望江亭》:“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普天无处不闻名,则我是权豪势宦杨衙内”(第二折)。

武汉臣《生金阁》:“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闻着名儿脑也疼,只我有权有势庞衙内”(第一折)。

高文蔚《燕青博鱼》:“花花太岁我为最,浪子丧门世无对,满城百姓尽闻知,唤做有权有势杨衙内。”

三出折子的道白,几乎如出一辙。盖元杂剧所写多此等丑角;而这种丑角也几乎全是一个印板打下来的,就是那些高官子弟,仗势欺人、鱼肉百姓的“衙内”。

按,衙内原系唐朝禁卫官简称,此处均指有权势的高官子弟。《水浒》高衙内,虽不见于现存元明杂剧,但其行为、品性,均可相通。而黄裳先生认为京剧《艳阳楼》的高登,就是高衙内。高登起场有四句摇板:“我父在朝为首相,亚赛东京小宋王;人来带马会场上,顺者昌来逆者亡。”

高俅是否因无子而收养叔伯兄弟为干儿子,当然不是。据史传记载,高俅见诸于文字的就有三子:高尧康、高尧辅和高柄。据《宋会要辑稿》卷七十九,高尧康、高尧辅都靠着父亲门路,升授京官;在宣和四年(1122),高柄更由于高俅开府,封为昌国公。由此高俅不需要因继嗣事找干儿子。此是《水浒》为强化高俅乱伦丑相而写的。盖奉行此事几多为乱臣贼子,如石敬瑭,“重允,高祖(石敬瑭)弟,高祖爱之,养以为子”(《五代史·晋家人传》)。李守节乃李筠之子,守节卒,“无后,以刘氏(筠妾)所生之子为嗣”(《宋史·周三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