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21140000000028

第28章 白衣秀士王伦

《水浒》梁山人物坐得交椅的,前后有一百一十人。但其中两人最后不见于石碣留名,那就是梁山第一任大头领王伦和第二任大头领晁盖。

王伦是心地狭隘的形象符号,更为落第秀才、小人得志的写照。

王伦由此绰号为白衣秀士。白衣,布衣百姓代号。宋时应试秀才,率用白衣,礼部知贡举诗,有“三百俊才衣似雪”之句。唐宋人多有以白衣称呼的,如唐末令狐绚执政,其子滈用事,人称为“白衣宰相”。何群性刚,同舍生目为“白衣御史”。北宋丁谓贬官珠崖,作诗有“且作白衣菩萨观,海边孤绝宝陀山”,等等。又元明杂剧平话,常见有“白衣秀士”。《西厢记》五本四折:“夫人世不招白衣秀士,今日反欲罢亲,莫非理上不顺”;元马致远《岳阳楼》剧二:“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才、未遇书生”;《永乐大典》:“龙王闻之大怒,扮着白衣秀士,入城中”(卷一三一三九)。

两宋确有王伦其人。

一是北宋王伦(?—1043)。此王伦系为山东反宋的一次武装斗争首领,“庆历三年(1043)五月,虎翼率王伦叛于沂州(山东临沂东南)。七月乙酉,获王伦”(《宋史·仁宗纪》)。据欧阳修说,这次暴动开始仅有几十人参与,但还是有声势的,“打劫沂、密、海、扬、泗、楚等州,邀呼官吏,公取器甲,横行淮海,如履无人。比至高邮军,已及二三百人,皆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其王伦仍衣黄衫”。“王伦号黄衣秀士,其实一军健耳”(《欧阳文忠集》卷九八)。王伦活动还见于《东都事略》、《麈史》等书记载。此王伦起事,参与者不过二三百人,时间也仅两个月余,可是他公开亮出反宋的旗帜。《水浒》作者也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反叛宋王朝的好汉,在封建正统观是非伦理的丑角,由此易“黄衣秀士”为“白衣秀士”。盖“黄衣”是犯讳的,而“白衣”不仅是泛指布衣、平民百姓,且唐人传奇和宋元平话常见有妖精绰号叫“白衣秀士”的。

二是南宋初王伦(1084—1144)。此人也是山东人,出身无赖,曾三次充任和谈使者奉命赴金,参与和议与迎奉梓宫等事宜。王明清《挥麈录》说他,“家贫无行,不能治生,为商贾,好椎牛酤酒,往来京洛,放意自恣,浮沉俗间,亦以侠自任,周人之急。数犯法,幸免。闻士大夫之贤者,倾心事之”。此王伦为人倜傥,早年也浪迹江湖,似也可找到《水浒》王伦早期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