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21140000000050

第50章 阎婆惜

阎婆惜是个悲剧人物。

如果在今天,她也许是能歌善舞的双栖明星。何况像她那么“能看曲本,颇识几字”,足可傍着大款充小星兼秘书,如不如意,凭着漂亮脸蛋跳槽,大可不必再躲在乌龙院里朝夕想念那小张三了。可是时代不一样,阎姑娘的命运也就多舛。

几百年来,阎婆惜在民间也是属于“著名”人物之列的。她因与张三郎通奸、喜新嫌旧而被定为风流****模式,也因被宋江杀死而知名,但也不能不说她的名字取得别致,令读者过目易记,而流传于世。

阎婆惜何以称“婆惜”?

每个时代自有它所属的流行色,每个时代也有它的不同阶层职业女性所认同的名字。“婆惜”两字就多为宋元行院歌女和娼妓所取用。

《东京梦华录》说:“崇观以来,京华瓦肆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黄雪蓑《青楼集》也说:“陈婆惜,善弹唱,声遏行云。刘婆惜,滑稽歌舞,回出其流。则元时娼妓名婆惜者多矣。”此处,徐婆惜为北宋时人,正与《水浒》文化背景同时,因而清程穆衡认定,“按徐与李并称,必系街院中出色妓女,正与阎同时也”,而“婆惜”之名,沿袭至元尚颇时髦,可见《水浒》作者印象之深,由此塑造了姓阎名“婆惜”者。

按,“婆惜”,原意应是小名、俗名,从字义解释,就是“婆所怜惜”。但它并非专为女性命名。宋洪迈《夷坚志》:括苍人何湛,淳熙丁未(1187)赴礼部应试。发榜前夕,何湛与朋友同“登三桥听响卜(听别人讲话以卜吉凶)”,听到河畔一妇人叫道:“婆惜所得。”这是三吴地区人士发怒要打架的话,并非吉兆。何湛大喜,说:“可贺我矣!我的小名正是‘婆惜’。”后来果然高中。“按当时以此为名者,盖如今人祖爱之类”。所以,《南宋杂事诗》有“响卜已占婆惜得”句。

由此也可、正,“婆惜”本是佳名,既有歌女娼妓所爱作名字,也有文人名士所引为己用。只是见于“阎婆惜”的出名,后世就多为人弃用了。

《水浒》旁白阎婆惜为宋江外室。宋江未娶妻子。此处乌龙院时期,宋江出场,年已过三十,他在浔阳楼上叹道:“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以“无后为大”论,宋江应当有明媒正娶的妻子。

在《水浒》成书时期,元明人有著述说宋江有妻子。

元陈泰说:“余童卯时,闻长老言宋江事,未究其详。至治癸亥秋九月十六日,舟过梁山泊,遥见一峰,□嵲雄跨,问之篙师,曰:此安山也,昔宋江□事处,绝湖为池,阔九十里,皆蕖荷菱芡,相传以为宋妻所植”(《所安遗集补遗》)。此说鲁迅颇为注意,“案宋江有妻在梁山泺中,且植芰荷,仅见于此;而谓江勇悍任侠,亦与今所传性格绝殊,知《水浒》故事,宋元来异说多矣”(《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

明吴从先曾见到《水浒》某佚本,在后记里说:宋江“刺配江州,道经淮,而梁山啸集徒众,有鸡鸣狗盗之风焉;及闻江来,众哗迎入壁,推为主寨,江固辞脱。未几,旧游有阴德之者,辇其妻孥合焉,而江遂绝意”(《小窗自纪》卷三《读水浒传》)。

由是,明许自昌传奇《水浒记》说,宋江有妻名孟氏,在宋江刺配后,曾受到张三欺凌,但她坚贞不屈。后来为梁山好汉护救上山,与宋江团圆。她与宋江同心同德,一起赞美水泊梁山,“锄强诛暴军威壮,扶危济困恩波旷。凭强梁,能如山寨,水浒有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