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21140000000081

第81章 病大虫薛永

梁山好汉绰号带有“病”字的,见有三人,那就是病关索、病尉迟和病大虫薛永。

用“病”作为绰号字眼,是不多的。

所谓“病”,有两解:一从《国语·晋语》所注“病”作“短也”解,即不足、不够格的意思。大虫,即老虎。也就是说薛永这只“病大虫”,只能算是准老虎、预备级老虎,并非真老虎。《水浒》作者大概循“病关索”、“病尉迟”之“病”,以杨雄“面貌微黄”(第四十四回)、孙立“淡黄面皮”(第四十九回),自貌相取绰号,由此创造薛永乃是一只并非有“病”的“病大虫”。过去通常误识“病大虫”为“生病的老虎”,视为是对薛永的揶揄。此人等而下之,宁为鸡首,毋为牛后,病虎连雄犬也不如,当系望文生义,显然这并非作者所取绰号的本意。

二是宋人的口语。据龙潜庵说,“那个‘病’字,是赛、竞等义,有比得上、赛得过等意。这是宋人的口语”。他还以《古今小说》卷三十六有个王秀,诨名“病猫儿”为例,解释说“‘这汉走得楼阁设赛,起个诨名,唤做病猫儿’。可见是称誉他比得上猫儿那样,有飞檐走壁的武艺了”;又以《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里有“病爷老剑器”和“病和采莲”等目为例,“‘爷老’即曳刺(兵士),病爷老剑器,是说比得上兵士那样舞剑器;‘和’亦作‘禾’,指农民、农妇,‘病和采莲’,是说比得上农村姑娘采莲那样的表演,可见这是宋人口语”《寻常巷陌——穿梭宋元话本之间》(香港中华书局1988年6月版)。

按,唐宋时中华多虎。民间崇虎之威力,对勇武有力者多颂之为“大虫”。《传灯录》:“百丈问希远见大虫么?远便作虎声。”即是。见于史传的,诸如《旧五代史·翟璋传》,璋“好勇多力,时目为‘大虫’”。《宋史·姚内斌传》说,姚出任庆州刺史时,“在郡十数年,西夏畏服,不敢犯塞,号内斌为‘姚大虫’”。又《宋史·卞衮传》,“衮性惨毒,掊克严峻,专事捶楚,至有‘大虫’之号”。《宋史·高登传》,“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盖“大虫”绰号为中性,善恶者冠之不一,且取为绰号也颇见时髦。薛永绰号亦可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