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存实验(王晋康自选集·中)
21144400000003

第3章 七重外壳(2)

他略为沉吟,平缓地说:

“你要知道,一个智慧生物若处于封闭系统中,很难对自身所处环境作出客观的判断。比如当宇宙飞船达到光速时,时间速率就会降为零,但光速飞船内的乘员感觉不到这个变化,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在正常地吃饭、谈话、睡眠、衰老。再比如,我们说宇宙在膨胀,也能用光线的红移来测出膨胀速率。但这种膨胀只是天体距离的膨胀,天体本身并未膨胀。如果所有天体连同观察者本身也在同步地膨胀,我们能拿什么不变的尺度来确认宇宙的膨胀?绝无可能。”

甘又明笑道:“我信服你的理论,但进入虚拟环境中的人并未完全封闭,至少他们的思维是在虚拟系统之外形成的,自然带着它的惯性。我完全能以这种惯性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环境的真实性,就像刚才用水面的倾斜来判断车辆是否加速。”

斯托恩·吴凝眸看着他,良久才笑道:

“我没有看错你,你的思维确实非常明快,一下子抓到了关键。但请你相信,我们也不是笨蛋。我们已能把被试者的思维取出来,并即时性地反馈到虚拟环境中去。比如说,尽管我们的虚拟系统与全球信息网络相通,可以随时汲取几乎无限的信息,但它肯定不能囊括你的个人记忆:你母亲20年前的容貌啦,你孩提时住的房舍啦,童年时的游戏啦,你对某位女同学的隐秘爱情啦,等等。但是,”他强调道,“凡是你在自己的记忆库中能提取到的东西,立即会天衣无缝地织进虚拟环境中,所以你仍然没有一个可供辨别的基准。”

甘又明微笑不言,对自己的智力仍然充满信心。吴中也不再赘言,简捷地说:

“我的话已经完了,你记着,我们将让你在虚拟世界中跳进跳出,反复进行。何时你确认自己已回到真实世界中,就向我发一个信号。如果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你就会怀揣一万美元回国。”他又加了一句,“不要轻敌,小伙子。呶,已经到站了,下车吧。”

他们在地下甬道里走了一段路,碰到的工作人员都尊敬地向吴中致意,这使甘又明又一次掂出了姐夫在这儿的份量。他们来到一座空旷的大厅,四周是天蓝色的墙壁和屋顶,浑然一体,大厅中央有两把测试椅。这幢大厅不算豪华,但建筑做工十分精致,每一处墙角,每一寸地板,都像象牙雕刻一样光滑严密,毫无瑕疵。吴中拿上一个遥控器,带甘又明来到大厅中间,说:

“先让你对虚拟世界有一个感性认识。让你看看哪种环境呢?”他略为思考,说:“你先看看我们的电脑鱼缸吧。”

他按动电键,大厅中瞬时间充满清彻的海水,波光潋滟,珊瑚礁壁立千尺,有的成伞状,有的成蘑菇状。一只一米长的蛤蜊垂直嵌在珊瑚里,半露的身体犹如彩色的丝绒。还有彩色的螯虾、五条手臂的星鱼、漂亮的石斑鱼。突然前边冒出一只巨大的八足章鱼,它的小眼睛阴森地盯着前边,行动诡秘地缓缓爬过来。甘又明本能地蜷起身子,但章鱼熟视无睹,缓缓从他的身体中穿过,消失在幽蓝的深海中。甘又明喘口气,笑问:

“激光全息仿真技术?确实可以乱真。”

吴中点点头,按一下快进,眼前又立刻变成深海海底景色。火山口冒着浓烟,就像地狱中的烟囱。两米长的蠕虫在海水里轻轻摇动着,管端血红色的羽状触手缓慢地开合。熔岩上铺着一层细菌,犹如白色的地毯。一只奇形怪状的细菌蟹贪婪地一路吃过去,有时还去啃食蠕虫的肉质触手。这是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底依靠硫化氢为生的太古生物群。甘又明看呆了,虽然他明知这是个虚拟世界,但似乎能感受到那深海海水的阴冷和重压。

忽然幻觉消失了,在一刹那间消失得干干净净。甘又明一时跳不出视觉的惯性,呆愣愣地立在那儿。斯托恩·吴淡淡地说:

“这只是虚拟技术的开场锣鼓。下面我要为你套上所谓的外壳,使你与虚拟环境融为一体。跟我走。”

他们走进大厅旁的一间屋子。甘又明第一眼就看到一个光脑袋的女性人体模型,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它周围忙着。看见他们进来,那个人体模型竟然扭过头来——原来是一个真人!

甘又明傻望着这个脑门锃亮的裸体姑娘,解嘲地说:

“我已经进了虚拟世界?这种景象我只在青年的绮梦中见过。现在这个一丝不挂又毫不羞涩的漂亮姑娘到底是真是假?”

斯托恩·吴微笑着没有接腔,别人听不懂他的中国话独白。几个工作人员开始小心翼翼地为那个姑娘套上“外壳”,那是一件色泽纯白、很薄很柔的连体服。她把双腿蹬上后,工作人员小心地展平外壳,使上面的神经传感****与她的身体完全贴合。吴中低声解释,这些****将把虚拟信号传到相应的感觉神经,比如你“踩”上火炭时,脚底神经就送去烧灼感的信号。外壳已套到肩部,只有头盔还未带上,它比较笨重,与黑色的目镜相连。姑娘在套上头盔前微笑道:

“我叫琼,琼·比斯特。很高兴作你的向导。”

甘又明疑问地看看吴,吴中点点头:

“对,这是你在虚拟世界里的向导,心理学和逻辑学博士,会三国语言,包括汉语。需要了解什么信息尽管问她。但她是完全超脱的,绝不会帮助你做出判断。现在请你脱光衣服,剃光头发。”

一个自动理发机无声地移过来,几秒钟内把他变成脑门锃亮的和尚,同时把发茬吸走。工作人员为他穿上那件洁白的衣服。这件衣服又薄又柔,弹性极好,穿在身上几乎变成了自己的皮肤。两人来到大厅,对面坐在两只椅子上。听见送话器中斯托恩·吴用英语说:

“虚拟系统即将启动,请你瞪大眼睛寻找它的漏洞吧。你想从哪儿开始?是海洋,太空,还是台风眼中?我们都可以为你办到。”

甘又明稍稍想一会儿,说:“还是从海水中开始吧,既然这一切都是由那个电脑鱼缸所引发。而且,我没有告诉你,我是北京高校百米自由泳纪录保持者。”

斯托恩·吴在屏幕中笑笑:“在虚拟世界里不会游泳并不是一个问题,电脑很容易为主人公加上令人信服的校正。不过,就按你的意见办吧。现在我要按下电钮了。”

【第三章】

甘又明在一刹那间被抛入水中。他看见自己和那位琼姑娘都穿着潜水衣,身后背着两个小小的黄色氧气瓶。他用力浮上水面,透过面罩远眺,海面十分广阔,只有后方隐约可见一线海岸。海浪轻轻地推揉着他,透过潜水服,能感到海水的浮力和温暖。他在水中作了几个滚翻,他的前庭器官感觉纤毛依旧精确地给出重力变化的方向。他知道这些都是假象,他身上穿的是白色的“SHELL”而不是黑色的潜水服,他是坐在空旷的大厅里而不是在水中。但由那件“外壳”传给他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效果太逼真了,实在太逼真了,使你没办法不相信。

他取下头盔——他真的感觉到把头盔取下了,能呼吸到海面上略带咸味的空气,感到清凉的微风。琼从他旁边冒出来,甩着水珠,他喊道:

“琼!这儿是什么地方?”他笑着有意强调,“或者说,这是模拟的什么地方?”

琼也取下头盔,抖抖长发。长发如瀑布般散落,发出耀眼的金黄,这和他记忆中的光脑袋姑娘形成强烈的反差。他随口问道:

“这是你的真实形象么?”

琼奇怪地问:“你说什么?”

“你在剃光脑袋进入虚拟世界之前,就是这个模样么?”

琼笑笑,只回答了他的第一个问题:

“我想这儿就在我们基地上方。这儿是阿查法拉亚湾附近海面,离墨西哥不远。近年来这儿贩毒活动很猖獗。”

不远处海面上有一艘快艇,上面没有人——按照虚拟系统的逻辑,这当然是他们带来的。他忽然看见南边海面上出现一个三角形的背鳍,划破水面迅速逼近,他惊慌地喊道:

“鲨鱼!”

琼挺直身子看看,笑道:“不要慌,这是海豚。”

他们戴上面罩潜入水中,果然看到十几只海豚。它们的皮肤是鸽灰色的,十分光滑,嘴里有整齐的白牙,呼哧呼哧地喘息着,喷水孔一张一合。它们排着队向西北方向游去,很快掠过两人的身边。他们甚至能感到海豚所搅起的湍流。甘又明兴致勃勃地追过去,一边笑道:

“琼,如果是在虚拟世界里被鲨鱼吃掉,会是什么后果?”

“你当然不会真地死去,但系统会‘死机’,只能重新进行冷启动。另外,你会真的感到鲨鱼利齿切断身体的痛苦。所以劝你不要尝试。”

在那群海豚之后,甘又明忽然又发现两只。它们的体形相当大,在飞速游动中严格保持着相对方位。当海豚靠近时,甘又明发现它们身上套着挽具,身后拖着一个流线型的容器,他大声喊:

“看哪,海豚邮递员!”

琼在水下通话器中听到了他的喊声,也看到了那对海豚,它们像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军马,目不旁鹜,以极快的速度掠过他们的身边。琼饶有趣味地说:

“我看过一些资料,说军方在着力培训海豚蛙人,让它们咬断敌方通信电缆,或者给深海作业的潜水员递送工具。海湾战争中就征调了海豚部队去排除鱼雷。噢,对了,听说贩毒集团也开始利用海豚和信鸽越境贩毒,这是最廉价又最难发现的方法。”

甘又明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他想琼这几句话一定是预定情节中的台词。他嘻笑道:

“要不,咱们追过去?”

“好的。”

他们迅速爬上快艇,瞅准那片背鳍追过去。海豚的速度很快,甘又明看看速度表,已超过每小时10海里。它们有时也潜入水中,好在海豚必须浮上水面换气,所以他们一直保持着追踪。马上就到岸边了,前边有一个狭长的海岛,海岸警备队的快艇远远向他们驶来。那两只海豚忽然昂起头——甘本能地感觉到它们是在作一次深呼吸——便潜入水中,倏然不见。琼急急地说:

“恐怕它们不会再浮出水面了,下水追踪吧。”

两人迅即下水,听见海岸警备队快艇上在大声喊叫着,似乎是在命令他们呆在船上听候检查,但两人没理会。海豚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失去踪影了。两人在岸边的红树林中和乱石中徒劳地寻找十几分钟,终于失望了。琼懊丧地说:

“找不到了,回航吧。”

就在这时,甘忽然发现前边有一个狭窄的洞口。那两只海豚正一前一后从洞口钻出来,径直向大海游回去。它们身上已没有挽具和那个流线型的物体。但甘分明觉得它们就是原来那两只。从它们从容不迫的神情看,似乎已经完成了邮递任务。甘又明拉着琼游近观察,洞穴非常幽深。他问琼,“进洞看看?”

琼犹豫着,甘又明又鼓动道:

“不会有危险的。既然海豚能游进去又能游出来,何况咱们还带着氧气瓶。”他笑着补充,“何况只是虚拟世界。”

“好吧。”

两人把面罩带上,费力地钻进洞穴。进口相当狭小,但里面越来越宽,也越来越暗,几乎成了漆黑一团。他们继续前行,大约两公里后,前边出现了暗蓝色的微光。再往前游一会儿,海水逐渐变成清彻的天蓝色,浮光摇曳,色彩斑斓的各种鱼儿在蓝光中遨游。琼惊喜地说:

“太美啦,我在这儿当向导已经五年,一直没发现这个神奇的蓝洞。”

蓝光逐渐变淡,两人同时钻出水面,摘下面罩,好奇地打量着。这儿很像一个天井,水面离岸有几米高,头顶上方仍然是岩顶,岩洞四周卧着两三幢小房子。忽然有人高喊:

“水下有人!”

立即响起凄厉的警报声,十几个人一下子冒出来,从岸边探下身,端着枪向他们瞄准。两人知道这儿不是说理的地方,迅速戴上头盔,一个鱼跃,疾速向水下潜去。后边如开锅一样,无数子弹搅着海水。琼在通话器中气喘吁吁地说:

“一定是贩毒分子!否则不会不问情由就开枪的,我们快返回!”

他们尽力向来路游回去。眼看快到洞口了,忽然刷拉一声,一个秘密栅栏门从洞壁上伸出来,把洞口封得严严实实。甘又明用力摇撼,粗如人臂的铁栅栏纹丝不动。琼惊惶地喊:

“后边!他们追来了!”

十几个蛙人已经悄无声息地逼过来,他们手中的长矛和水下步枪闪闪发亮,有如鲨鱼口中的利齿。他们透过面罩阴森森地盯着两人,慢慢把包围圈缩小。在这生死关头,甘又明忽然长笑一声,大声喊道:

“暂停!吴先生,场上队员要求暂停!”

眼前的景象忽拉一下子消失了,两人仍坐在椅子上。甘又明抬起胳膊想去掉头盔,两个工作人员急忙过来帮助他。头盔取下后,面前仍是那所空旷的大厅,两人仍穿着那件白色的外壳。他大笑着站起身:

“太奇妙了,太逼真了!我虽然明知道它是假的,但却看不出一丝破绽。我能感受到海水的波动、子弹的尖啸和死亡的恐惧。那个蓝汪汪的洞穴实在美极了,还有那两个勤奋尽职的海豚邮递员!吴先生,真难为你编出这么生动的情节。”

琼也取下头盔,笑问:“你在哪儿看出了破绽?”

甘又明微笑道:“你不要拿我的智力开玩笑。这是个非常逼真的故事,可惜没有开头——我们是突然跌入海水中的。稍有逻辑判断力的大脑,自然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从控制室出来的斯托恩·吴一直没有说话,笑着看他。这时才问一句:“什么蓝洞?”

甘又明惊奇地说:“你是开玩笑吧,你们构思的情节,你能不知道?”

斯托恩·吴微微一笑:

“你太小觑我的系统了。告诉你,系统的信息来源是完全真实的,也几乎是无限的。但究竟把哪点信息用于这一次的虚拟环境——比如你在海水里看到的是海豚还是噬人鲨——却是完全随机的。电脑根据这些信息随机地进行构思,所以系统内的情节绝不会重复。”他开玩笑地说,“我说过,我一直不忍心把这套技术公开,我怕它砸了所有小说家、剧作家的饭碗。”

“那么,我们在虚拟世界里游逛时,你并不知道我们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