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21144600000002

第2章 从浙江看地方政府制度变迁(1)

制度变迁并非一个独立的变量,地方政府制度变迁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迁,而这种“变”正是市场化的产物,又始终与市场化进程互动前行。浙江省可谓是最鲜明的例证。

第一节 地方政府改革的市场化背景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版图中,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按地理学的维度,浙江既是水系之名,又是政区之名。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被喻作“浙江”,而唐代始置浙江东道、西道两大方镇。元明之际,浙江开始成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其辖境大致相沿至今,地理空间涵盖了钱塘江流域及周边的瓯江、椒江和姚江、甬江等流域。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地理环境、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均极具特色的区域社会。

就陆域面积来看,浙江省仅10.18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内地除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之外最小的省(区、市)。地貌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即丘陵山地占70.4%,河湖占6.4%,平原占23.2%。按人均可耕地面积计算,浙江省只有0.5亩多,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境内缺乏铁、煤、石油等大宗工业原材料,一次性能源的95%靠外来输入。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5种矿产工业储量潜在价值看,浙江省仅占全国的0.09%;如果人均资源量指数以全国平均数为100,浙江省能源仅为0.5,矿产为4.9,综合指数列全国倒数第三。因此,这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的省份。不仅如此,由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海防前线,1952-1978年,浙江省累计国有投资仅占全国总数的1.5%,人均国有投资411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位居各省(区、市)末位。按常理讲,这样的省份并没有多少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省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发展“核能”。1978年,浙江省还是纯粹的农业省份,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3.57%,人均生产总值居各省(区、市)第16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第9位和第8位。但如今的浙江省已经跨入工业化中后期,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经济强省。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全国的7.5%。若排除直辖市,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均跃居各省(区)首位。浙江省跨越式发展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答案并不神秘,浙江省的跨越式发展,源自于先人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当然,中国任何一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起步的——这恰恰构成地方政府改革最基本的宏观背景。一方面,市场化带来的制度安排与环境变化,促使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随之转换;另一方面,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又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如此这般的联动中,过去近30年,浙江省地方政府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更好地剖析这一问题,还是让我们先回顾我国市场化改革所走过的路子。

我国市场化进程是中央与地方上下互动的结果,伴随着激烈的思想交锋,改革车轮滚滚前行,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有关全会成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里程碑。总体来讲,我国市场化进程经过了如下阶段:

(1)以计划经济为主的阶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当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次会议开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先河。1982年9月,****十二大又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与“**********”期间“左”的路线相比较,无疑是巨大进步,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仍然是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延续。

(2)强调商品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提法冲破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对立,向市场化改革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3)认为计划与市场具有内在统一性的阶段。1987年10月,****十三大提出,国家对企业应逐步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彻底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改革的思路。

(4)重提计划经济主导地位的阶段。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改革步伐在这一时期实际上没有进一步迈开。

(5)确立市场基础性作用的阶段。1992年10月,****十四大依据******“南方谈话”的精神,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6)迈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2002年11月,****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至此,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及其框架在理论上已经基本完成。

市场化的制度变迁,本质上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主体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迁。既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变化——民营企业取代国有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民营化过程;又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市场取代计划成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说,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发育都较全国领先,成长势头也更为迅猛,这使其市场化进程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一、多元化市场主体奠定微观基础

市场交易的实质即财产权利的交换,所以市场化的制度变迁首先在于产权变革。浙江经济被喻为民本经济,而民本多元,结果自然是千家万户成了市场主体,四面八方都在务工经商。广大人民群众纷纷作为投资者、经营者,并最终成为财富的积累者、享受者,全省形成了创业源泉充分涌流的良性局面。

有人形象地称,浙江经济是“老天爷”经济、“老祖宗”经济与“老百姓”经济的结晶体。由于自然资源劣势明显,加上农业开发层次低,尤其是温州、台州等浙南地区,光靠务农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存;另一方面,经过千百年的历史传承,浙江的民间手工业比较发达,许多人具备在农业之外寻找新的就业领域和收入来源的立身之本。既然农业不能有效地吸收农村全部劳动力,而城市和国有工业又不能为剩余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空间,唯一选择是就地就近发展多种多样的非农产业。事实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也使农民完全可以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其他经营。随着农地制度的改革,传统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枷锁迅即解扣,民营经济在浙江省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改革伊始,浙北农村主要发展乡(镇)、村办集体企业,浙南农村主要发展家庭工业,与之相应的,城镇则兴起一大批二轻企业。“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四个轮子(乡办、村办、联办、户办)一起转”,是当时多元化市场主体的生动写照。

民营经济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外的增长因素,与市场天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发展壮大过程,也就是市场机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

回顾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基本特点是乡镇集体企业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78-1990年,全省集体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6.2%上升到61.3%,个体私营经济的比重也上升了5.5个百分点。二是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基本特点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壮大,集体企业逐步改制。******“南方谈话”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一个发展高潮。1997年末,全省私营企业发展到9.2万户,比1992年增加了7倍。1990-1997年,个体私营经济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5.7%上升到33.7%,而集体经济从53.1%下降到36.7%。

三是90年代末至今,基本特点是各种所有制经济不断融合,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少私营企业从独资、合伙制转为股份制,国有企业也加快产权多元化改制,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则在竞争中逐步向规模经营、综合经营、集团经营迈进。2005年,全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民营制造企业达2851家,其中超过50亿元的27家,超过100亿元的12家;总资产超过亿元的私营企业1111家,设立民营企业集团928家,分别是2000年的15.6倍和3.5倍。在2005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省占了203家,总量居全国第一。

可以说,民营经济的兴起,从根本上调整和完善了浙江省的所有制结构。2005年,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5.1%,占政府税收收入的50.7%,占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72.4%。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浙江省私营企业达21.9万个,占全省全部企业数的70.7%,比1996年末上升47.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创造出民有、民享、民富的经济,为浙江省奠定了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基础。

二、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

在经济学看来,市场是人类经济秩序演进的结果,目前已从语义上的“空间”概念——交易场所,发展为一种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伴随着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快速成长,浙江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民营经济兴起的初始阶段,受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民营企业不可能靠国家供应获得计划内物资,也不可能由国家统购包销产品;而农业的发展又使农民在完成指令性任务之外,有了剩余农产品。在此前提下,一些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的集贸市场就自发地形成了。特别是家庭工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浙江省纷纷涌现。当然,城乡居民对质优价廉工业品的需求也是专业市场兴起的因素。继瓦市、虞师里等一批农副产品市场恢复之后,温州于1982年开放了市区铁井栏工业品市场,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工业品专业市场;随后温州地区出现了年成交额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永嘉桥头纽扣、乐清柳市五金电器等“十大专业市场”。其他地区也兴起了义乌小商品、绍兴轻纺产品、路桥小商品、湖州织里绣品等知名的专业市场。进入90年代,浙江省的有形商品市场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规模急剧扩大,而且打破省域限制,到外省甚至国外举办了分市场和展销会;不仅商品的种类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和小商品,而且随着各类生产资料交易的兴旺,使市场结构也不断趋于改善。

应该看到,浙江省的专业市场以交易某一类商品为主,具有现货批发、集中交易、摊位众多、辐射面广等特点。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促进了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确立。由于市场内经营者数量众多,竞争比较充分,单个经营者无法操纵价格、实施垄断;并且市场内搜集信息的成本较低,价格信号能够灵敏地调节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实践证明,专业市场为广大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信息和高效的交易平台,提高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从专业市场商品价格相对便宜以及价格水平的经常性波动中,我们可以感知它对供求关系与价格走向的敏感度,说明专业市场具有商品信息的集聚与发散功能,对商品市场发育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2006年,浙江省已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064个,年成交额8247亿元。其中,超过10亿元的市场125个,超过100亿元的市场13个。作为其龙头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连续16年位居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榜首。这些都使浙江省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市场大省”,较好地解决了区域资源不足与产品市场空间狭小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