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21145000000022

第22章 舌诊(6)

(五)名词解释

1.正常人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大络脉,称为舌下络脉。

(六)问答题

1.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络,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皆为血瘀的征象。

2.让患者张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勿用力太过,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暴露。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曲折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

第三节 望舌苔

知识点:舌苔

(一)单选题1.A

(二)双选题1.AB

(三)多选题1.ABC

(四)是非题1.对2.对

(五)名词解释

1.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产生。

(六)问答题

1.正常舌苔一般是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

一、苔质

知识点:薄、厚苔

(一)单选题1.A 2.A 3.B

(二)双选题1.AB

(三)多选题1.ACDE

(四)是非题

1.×舌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舌苔者,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五)名词解释

1.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称为厚苔,又称不见底苔。

2.凡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之苔称为薄苔,又称见底苔。

(六)问答题

1.辨舌态薄厚可测邪气的深浅。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未伤胃气,舌苔亦无明显变化,可见到薄苔。舌苔厚或舌中根部尤著者,多提示胃肠内有宿食,或痰浊停滞,主病位在里,病情较重。故《辨舌指南》曰:“薄苔者,表邪初见;厚苔者,里滞已深。”

辨舌苔薄厚可析病情的进退。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舌苔由厚渐化,舌上复生薄白新苔,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的征象。但舌苔的薄厚转化,一般是渐变的过程,如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气极盛,迅速入里;厚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薄苔,为正不盛邪,或胃气暴绝。

2.薄苔提示胃有生发之气,常见于健康人;或见于正气不足,邪亦不盛的患者。厚苔多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湿、食积。《辨舌指南》说:“苔垢薄者,形气不足;苔垢厚者,病气有余。”

3.厚苔是由胃气夹湿浊、痰浊、食浊、热邪等熏蒸,积滞舌面所致。主痰湿、食积、里热等证。

知识点:润、燥苔

(一)单选题1.A 2.B 3.C 4.D 5.B 6.A 7.B 8.A 9.A 10.D 11.E12.E

(二)双选题1.AB

(三)多选题1.BCD

(四)是非题1.×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称为滑苔。

(五)名词解释

1.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称为滑苔。

2.苔质粗糙,扪之涩手者,称为糙苔。

(六)问答题

1.润苔:舌苔润泽,多属正常。若疾病过程中见润苔,提示体内津液未伤,如风寒表证、湿证初起及食滞、血瘀等证均可见润苔。

滑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寒、主湿。如脾阳不振,寒湿内生,或痰饮停肺,水津失布,都可出现滑苔。

燥苔:提示体内津液已伤,如高热、大汗、吐泻后,或过服温燥药物等皆可见燥苔;或为痰饮水湿遏伤阳气的征象。

糙苔:可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多见于热盛伤津之重症;苔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邪久踞中焦。

舌苔由润变燥,表示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反之,舌苔由燥变润,主热退津复,或饮邪始化。

2.燥苔的形成可因高热、大汗、吐泻后,或过服温燥药物等,导致津液不足,舌苔失于滋润所致;亦有因痰饮、瘀血内阻,阳气被遏,不能上蒸津液濡润舌苔而见燥苔者。

3.舌苔由润变燥,表示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舌苔由燥变润,主热退津复,或饮邪始化。

知识点:腐、腻苔

(一)单选题1.A 2.C 3.B 4.A 5.E 6.B 7.B 8.C

(二)双选题1.DE

(三)多选题1.ABCDE

(四)是非题1.×腻苔提示阳气被遏。2.×腐苔多为阳热有余,腻苔多为阴邪内盛。

(五)名词解释

1.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中较厚,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其状如豆腐渣堆积舌面,透过疏松之苔可见到舌质。

2.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融合成片,中间苔厚,周边苔薄,紧贴于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者,称为腻苔。

(六)问答题

1.腐苔的舌象特征为: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中较厚,刮之易去,其状如豆腐渣堆积舌面,透过疏松之苔可见到舌质。腐苔的形成,一般为邪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聚积于舌所致。腐苔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若病中腐苔渐退,续生新苔,为正气胜邪之象;若腐苔脱离舌体,而不能续生新苔,为病久胃气匮乏,属于无根之苔;如内痈或邪毒内结,苔如脓腐,是邪盛病重的表现。

2.腻苔的舌象特征为: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融合成片,中间苔厚,周边苔薄,紧贴于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其状如油腻覆盖舌面,舌质常被舌苔所遮盖。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所致,主湿浊、痰饮、食积。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者,多为食积,或脾虚湿困,阻滞气机;舌苔白腻而滑者,为痰浊、寒湿内阻,阳气被遏,气机阻滞;舌苔粘腻而厚,口中发甜是脾胃湿热,邪聚上泛;舌苔黄腻而厚,为痰热、湿热、暑湿等邪内蕴,腑气不畅。

知识点:剥苔、类剥苔

(一)单选题1.B 2.C 3.C

(二)双选题1.DE

(三)多选题1.ABDE 2.ABE

(四)是非题1.×剥苔属于先天者不属病态。

(五)名词解释

1.舌苔剥落殆尽,舌面光滑如镜者,称镜面舌。总因胃气阴大亏,不能上潮于口,致使舌苔不能化生而成。

2.苔多处剥落,舌面仅斑驳片存少量舌苔者,称花剥苔。多为胃气阴两伤所致。

(六)问答题

1.舌红苔剥多为阴虚;舌淡苔剥或类剥苔,多为血虚,或气血两虚。镜面舌多见于重病阶段,镜面舌色红者,为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舌色白如镜,毫无血色者,主营血大亏,阳气将脱,病危难治。舌苔部分剥落,未剥落处仍有腻苔或滑苔者,多为正气已虚,湿浊之邪未化,病情较为复杂。此外,剥苔的范围大小,往往与胃之气阴或气血亏损的程度有关,剥苔部位有时与舌面脏腑分部相应。如舌苔从全到剥,是正气渐衰的表现;舌苔剥落后,复生薄白之苔,乃邪去正胜,胃气渐复的佳兆。

辨舌苔的剥落还应与先天性剥苔加以区别。先天性剥苔是生来就有的剥苔,其部位常在舌面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多因舌器官先天发育不良所致。

2.镜面舌有两种,一是镜面舌色红绛者,为胃阴枯竭,胃乏生气之兆,属阴虚重证;二是舌色白如镜,甚则毫无血色者,主营血大虚,阳气虚衰,病重难治。

3.花剥苔、镜面舌、地图舌、类剥苔的舌象共同点为舌苔皆剥落。舌苔多处剥脱,舌面仅斑驳残存少量舌苔者,称花剥苔;舌苔全部剥脱,舌面光洁如镜者,称为镜面舌;舌苔不规则地剥脱,边缘凸起,界限清楚,形似地图,部位时有转移者,称为地图舌;舌苔剥脱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舌****可见者,称为类剥苔。

知识点:偏全苔

(一)单选题1.A

(二)双选题1.BC

(三)多选题1.ABCDE

(四)是非题

1.×偏苔为舌苔分布上的病理现象,并非剥苔之本来有苔而剥落,以致舌苔显示偏于某处。2.对